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

郝玉婷

因诺微科技(天津)有限公司 ,天津 300384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进一步融合,诸多行业企业实现了转型升级,在提升生产效率、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也使计算机应用系统结构变得日趋复杂。计算机的硬件系统和软件系统的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问题都将对计算机应用系统数据处理效果产生直接影响,从而导致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不同程度地降低,难以满足用户实际需求,用户使用效果不佳。加之用户操作行为多样化,随着用户数量的不断增加,使得优化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的难度进一步加大。

关键词: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应用

引言:

当前,计算机应用系统在人们的生产生活中应用的原来越广泛,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但随着计算机应用系统功能的不断扩展,其性能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针对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测试也变得更加重要。本文首先分析了性能测试技术的应用意义和重要作用,并提出了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的实践应用方法,希望为我国IT技术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思路。

1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

性能是一种指标,不同关联人员对应用系统性能的指向也有所不同。用户主要关注的是应用系统的操作响应速度,即为响应时间,从用户单击系统界面按钮到系统把结果展示给用户,消耗的时间越短,用户的体验效果越好,对应用系统性能的主观印象也更佳。运维人员除了关注响应时间外,还应关注 CPU 利用率、内存利用率、数据库状况等系统状态相关信息以及系统的扩展性、最大用户数、最大业务量等。开发人员除了关注用户和运维人员关注的内容外,还需关注对应用系统的影响因素,从源头上进行调整,以达到优化系统性能的目的。

2 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应用的意义

计算机技术的创新发展促使计算机整体性能提升,其结构也越来越复杂,为满足人们的需求,系统开发商积极进行技术开发与优化,不断提升其整体性能,提高服务质量,同时也促使当前的应用系统测试方法创新,明确系统中存在的问题,并为工作人员提供精确的参考数据,实现技术的创新。

2.1 提升系统的整体性能

对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应用,可促使当前的系统整体得到优化,并为系统的整体性能质量提升奠定基础,提供科学的依据。通常情况下,单一的功能问题仅仅影响其单项功能,并不会影响其他功能的发挥,并且系统整体运行不受影响,但如果系统存在性能问题,将直接影响使用效果。灵活应用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进行优化,做好性能测试工作,可提前解决存在的问题,提升整体系统质量,为人们提供优质的服务。

2.2 提升用户的实际体验

通常情况下,用户主要根据当前的计算机系统反应速率进行分析,并对其进行性能评价,如在实际的应用过程中,用户在发出指令后系统无法做出及时回应,将直接影响用户的办公效率,并造成体验性降低,用户对系统的认可度逐渐下降。灵活应用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可促使用户在使用计算机前对系统进行了解,明确其整体性能,并分析系统的实际状态,在应用过程中进行合理的分析,及时完善系统不足之处,满足当前的需求,提升整体性能。

3 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的应用

3.1明确性能指标计算机应用系统测试首先需要明确所测试的性能指标,具体应该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3.1.1系统响应时间

不同的计算机系统对系统响应时间的要求也并不相同,比如在常用的网络软件中比如浏览器软件响应时间可以在s级,在自动化工业控制领域,通常以ms为响应时间单位,在高频电力电子计算机控制领域需要达到ns级别,因此,计算机应用系统测试要根据实际运行需要明确系统响应时间指标。

3.1.2系统资源利用率

为了确保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稳定,必须保证系统资源有一定的空闲比例,通常称作系统资源利用率,主要包括CPU利用率、内存利用率、网络带宽利用率、硬盘利用率等几个部分,如果硬件利用率过高,容易造成系统的延时卡顿甚至由于负载过大而出现过热死机的等问题,所以,需要对硬件资源利用率进行完善的测试工作,保证利用率始终处于合理状态。

3.1.3并发访问能力

并发接入能力是系统能够同时接入(或登录)的最大连接用户数。一般而言,并不是所有接入(或登录)的真实用户都在实时进行操作,部分用户接入(或登录)系统后,暂时不做业务操作,这样的用户操作习惯要求被测系统提供额外的系统并发接入能力。该指标反映出系统对多个连接的访问控制能力和连接状态跟踪能力,这个指标的大小直接影响到系统所能支持的最大信息点数量。

3.1.4网络吞吐量

网络吞吐量是指在无网络故障的情况下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网络的数据数量。网络吞吐量指标用于衡量系统对于网络设备或链路传输能力的需求。当网络吞吐量指标接近网络设备或链路最大传输能力时,则需要考虑升级网络设备。

3.2

系统性能影响因素

在测试系统性能时,应充分考虑对测试结果有影响的干扰因素。因为不论是一个,还是多个干扰因素发生改变时,系统性能就会有所不同。例如,同一系统中当服务器的CPU个数发生变化时,虽然执行相同的测试,但测试结果中系统处理能力、响应时间、并发用户数量等指标也会随之发生改变。

3.2.1 业务因素

包括交易数据量、交易类型、并发用户数量等。在不同时间范围内,系统的交易数据量、交易类型、并发用户数量等均有所差异,系统也会表现出不同的性能特征。

3.2.2用户因素

包括用户的个人习惯、操作习惯、操作频率、操作时间等,当其中一个方面或多个方面组合在一起时,系统执行的交互和处理过程就会有所变化,对服务器产生的负载压力也各不相同,表现出不同的系统系统性能特征。

3.2.3环境因素

包括网络环境、硬件环境、软件环境等。当系统中网络、硬件、软件的版本、配置、类型以及安装方式、参数设置、连接方式等发生变化时,都会对系统性能产生很大的影响。

3.3 构建完善的性能测试模型

在性能测试过程中,可灵活构建性能测试模型,充分发挥出模型的优势,以时间顺序为基础,进行整体的阶段性划分,主要分为调研、准备、执行、报告以及总结等部分,保证其测试结果的精确性。在测试准备阶段,主要是进行测试范围确定,保证测试更具有针对性,灵活利用当前的信息优势进行完善,对交易名称、交易路径以及交易占比等进行描述,有效开展测试。如,当前混合场景测试,稳定性测试以及交易测试等,保证其有效的开展。合理对测试环境进行分析,对设备、软件、机器以及人员等进行明确,奠定良好的基础。以校本测试为例,在进行操作过程中,保证其具有明确的程序化,严格按照步骤进行开发,如合理编写,明确其录制方法,做好代码生成工作,以实际的需求为基础,建立完善的计算机应用系统测量方案,并进行参数化设置,根据当前的检查报告进行业务交易确定,满足当前的需求。在测试执行与报告阶段,应注重数据的收集,并合理进行监控,对测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分析,最后做出合理的总结,对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并进行妥善保存。

结语:

计算机应用系统的性能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如何对测试结果进行有效分析,确定系统的性能状况,并排除非正常因素对测试结果的影响,需要测试人员大量的实践积累,并要求具有软件、硬件、系统等多方面的知识。本文给出的两个模型可以在宏观上对系统性能测试的过程给出指导,但在具体工作方法等方面还需进一步的积累和完善。

参考文献:

  1. 姜亮.计算机应用系统性能测试技术及应用研究[J].信息与电脑(理论版),2018(07):10-12.

  2. 王智宇.计算机应用系统集成测试技术研究[J].科技经济导刊,2016(21):3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