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城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麻城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

程若晨    杨海洋

湖北省麻城市气象局   438300

摘要:麻城市位于湖北省东北部,鄂豫皖三省交界的大别山中段南麓,属亚热带大陆性湿润季风气候,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降水充沛,适宜于多种农作物生长。麻城盛产水稻、小麦、棉花、油菜籽,农业做为麻城市的第一产业,农业的发展有助于提高麻城市人民的生活品质,农业生产与气象条件息息相关。台风、降雨、低温寒潮、干旱等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有着不利影响。农业受天气因素影响严重,在农业生产中气象起到的作用至关重要。本文就麻城市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进行探析。

关键词:农业;气象灾害;农作物产量

引言:

农业生产直接关系到人类生产与发展,粮食产量的稳定是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产量水平成为农业可持续的一个重要衡量标准。而粮食产量除受技术、品种因素影响外,一个重要的环境条件就是气候状况,它为农作物提供物质、能量基础,又是农业技术有效实施的一个限制因素。近年来全球气候变化不稳定性更加剧烈,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影响更加突出,农业气象灾害频现。[1]

  1. 麻城市主要农业

1.1蔬菜

麻城市已经成为武汉城市圈蔬菜基地,大量的蔬菜外销给周边城市。在全市成立了多个个蔬菜专业协会,众多名菜商专门从事蔬菜营销,已建成鄂东地区面向武汉地区辐射力最强、市场覆盖率最高的大别山蔬菜市场。

1.2板栗

麻城市发展板栗生产历史悠久,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全是板栗面积80万亩,年产量1万吨。2005年,麻城市被评为“中国板栗之乡”,板栗产业成为全村脱贫致富的支柱产业,2006年该村成为全市新农村建设试点村。

1.3蚕桑产业

蚕桑产业经济带以龟山为重点,该产业带有桑园有八万余亩,共14个乡镇、246个村、5万农户从事桑蚕生产,2006年实现茧丝稠系列产值1.2亿元。2007年,麻城市“万亩生态桑园基地项目”作为国家“东桑西移”工程项目获得国家商务部正式批复立项。

1.4菊花产业

菊花产业经济带范围以盐田和为重点,现有1.7万户、5.7万花农种植菊花,产量2759吨以上。麻城福白菊基地已经成为国家农业标准化示范基地。从菊花种植、产品加工、销售到旅游服务,形成产业链。帮助贫困户脱贫致富。

2.麻城市主要的气象灾害

2.1暴雨洪涝

暴雨洪涝也是麻城市主要的农业气象灾害2016年7月,特大暴雨农业和农作物受灾严重。由于暴雨来势汹猛,时间集中,造成山洪暴发,河水暴涨,农作物受淹、水打沙压的情况十分严重,造成铁门、岐亭、宋埠、白果、夫子河、龟山、盐田河等地5680多公倾的稻田和棉花地被水冲和沙压,5260余公倾严重内涝。有近1500亩精养鱼池受损,冲走成鱼4.5万多公斤。当暴雨来临后对于中稻田块和晚稻秧田,涝害发生后立即排水,使禾苗尽早露出水面,并及时用喷雾器等设备冲洗叶片上的泥土,扶正倒苗,清除烂叶、黄叶,尽量减少受淹时间。若排水时遇高温高热天气,则应放慢排水速度,田中适当保留浅水层,防止青枯死苗。在排水后,中稻田块可适当追施尿素、氯化钾等速效肥料,以满足植株对养分的需要,提高叶片光合功能,使禾苗尽快恢复生长。[2]水稻受涝后,要注意防治病虫害植株抗病能力降低,田间小气候环境有利于病害的发生和蔓延。应注意加强涝后病虫害检查,及时进行防治,控制的发展,确保防治效果。四是对严重受灾无法恢复生产的稻田,要及时改种其他作物。

2.2干旱

2018年夏季,麻城市铁门岗乡出现高温、干旱天气,导致全乡2.2万亩水田严重受灾,旱情并严重影响该乡陶元片区3个村0.3万人口饮水困难。 面对旱情,我市水利部门和铁门岗乡党委、乡政府立即启动抗旱救灾应急预案,并将抗旱救灾保民生作为当前工作首要任务来抓实抓好,最大限度地减轻高温干旱造成的影响和损失,保障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铁门岗乡迅速召开全乡干部大会,动员全乡国家干部、乡直单位负责人、驻村扶贫工作队长入村入户全面开展抗旱救灾工作。市水利局充分发挥水利部门在抗旱救灾工作中的职能作用,组织技术人员赶赴抗旱救灾工作现场,和该乡党员干部一起进村入户组织发动群众战高温、斗干旱、抢时间, 全力以赴狠抓抗旱打水、开展生产自救,因地制宜采取堵溪截流、提蓄、打井等应急措施抗旱保苗。[3]在田间地头,积极组织人力、机械抓好渠道清淤,维修灌溉生产设施,投放移动式灌溉设备,确保灌渠畅通,设施、设备运转正常,尽最大努力做好农作物灌溉作业,努力提高抗旱效果,确保人民群众正常生产生活秩序。2019年夏季,持续两个月未下雨,连续干旱造成山区百姓吃水困难,严重影响到了农民的生产生活。

2.3暴雪

大雪天气,设施农业生产应该做好相应的防护措施就显得尤为重要。采取相应措施加强棚室保温,及早覆盖草帘,提高棚内温度,避免作物受到冻害。雨雪过后,及时清理积雪,避免草帘被雪水浸湿后无法掀起,避免棚室被积雪压塌造成损失,降雪停止转晴后,应陆续揭除覆盖物以防闪苗。需要注意的是,在不良天气下,提高蔬菜自身的抗逆能力也是应对恶劣环境、减少病害发生的重要手段之一。冬季连阴雨雪天气,棚内温度低,地温也低,根系活性差,吸收养分的能力减弱,容易导致植株缺乏营养,生长不良,可通过叶面喷施来补充营养。

[4]

3.防范措施

3.1提高气象观测技术

增加当地气象专业人才,提高气象服务的质量和水品,及时对气候灾害做出预警,加强和农户的联系。建议基层气象部门加大投入,通过人工影响天气等方法,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借助工具对大气或者局部区域进行干扰,避免减少自然灾害对农业的影响,利用气候特征,合理科学的种植。

3.2气象服务多元化发展

气象部门不断加大优化服务模式,通过互联网将气象信息信息化,智慧气象助力农业增收,农用天气主要是指从农业生产角度分析、考虑和应用天气数据,着重强调对农业生产活动和作物生长影响较为显著的天气现象或者天气过程。农业呈数字化、智慧化和精准化发展趋势,气象数据也从周尺度、月尺度、季尺度、年尺度的温度、降水、风向风速、日照时数等空间分布,发展到精细化、格点化的多时间尺度农业气象要素等预测。

3.3作物产量预报

主要是基于作物生长过程与气象条件之间的相互关系,构建模型预报作物最终产量,在产量预测过程中,影响作物生长的天气气候条件分析、预报方法选择对预报准确性至关重要。作物产量模型预报方法主要有数理统计预测、作物生长模型模拟和遥感模型估算。

3.4气象灾害服务

主要包括灾前预警、灾中跟踪和灾后评估。灾前对可能的灾害区域进行预报预警、发布干旱、渍涝、低温冷害、霜冻、冻害、低温阴雨、寒露风、干热风、高温热害等灾害性天气的中长期预报并进行农业风险区划;灾中对灾害区域进行监测跟踪;灾后建立灾害区域的灾害风向评估模型及气象灾害指标,分析灾害风险等。

总结:

农业是在自然条件下进行的生产活动,而自然条件是多维、多变的,气象只是众多因素中至关重要的一个。随着精准农业发展的新需求,农业气象大数据挖掘、农业气象灾害监测与风险评估、作物生长状况综合监测评估、农业应对气候变化等将成为农业气象服务未来发展的重点。

参考文献:

[1]许红霞,邹莹.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的影响分析[J].农家参谋,2019(23):118.

[2]李义兰,龙国军,徐婷婷.浅析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J].种子科技,2019,37(12):124-125.

[3]周晨.浅谈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J].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9,31(05):65-66.

[4]田晨,李志军,秦栋.农业气象灾害对农作物产量的影响[J].农业与技术,2019,39(10):131-132.

作者简介:程若晨(1990-)女,汉族,湖北省麻城人,本科学历,工程师,从事研究方向或职业:气象服务与应用气象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