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2

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分析

祁海全

青海禹兴水利水电设计有限公司 青海西宁 810000

摘要:近年来,我国的国民经济得到了大幅度的提升,其中农业发展做出了不容忽视的贡献,对于农业来说,其在水利灌溉过程中对于水资源的利用率可以说是非常低的,且我国属于一个水资源短缺的国家,因此,导致农业发展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制约,想要落实可持续发展理念的指导,推动农业行业的不断进步,就必须要普及节水灌溉技术,基于此背景下,本文针对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做出了简单的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节水措施;农业水利灌溉;应用

1 农业水利节水灌溉的重要意义

1.1 节约水资源

对于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来说,其核心价值之一即为节约水资源,这也是节水措施应用的最主要目标,我国幅员辽阔,可水资源却分布不均衡,甚至存在污染严重,水源短缺问题,节水灌溉措施能够有效满足农业生产发展的用水需求,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发展的进程,在农业发展中,传统的灌溉方式一般为大水漫灌,这过程中,且不提水资源的吸收率,仅仅是水资源蒸发量,就造成了大量的资源浪费,而节水措施可以很好地改善这一情况,其可以显著的改善无用水的浪费情况,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并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农业及社会生产各方面的需水压力,从而帮助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1]

1.2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

提升农业生产效率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方面是针对农业生产劳动力与生产成本投入的有效降低,另一方面则是农业生产产量及质量的双重提高,对于农业生产产量与质量而言,节水措施会涉及到农业技术方面的问题,也就是说,当水环境较为优良,要保障农作物的生长,发育能够达到最优状态,以此去提升农作物的优良性状,真正落实增产、提质的目标,实际的农业节水灌溉过程中,通过各种措施为农作物营造了健康优良的生长环境,从而有效提升了农业灌溉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1.3 降低劳动利用劳动强度

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过程中,通常多用机械、管道、泵机等设备来实现人力操作的替代,从而有效的的降低了农民对于施水工作的人力投入,降低了劳动量与劳动强度,在其的推动下,农民对于农业机械的的利用度也会不断提升,有效推动农业的现代化机械化发展,另外,农民的劳动力也可以有效的转移到商业,手工业,学习等方面中,以此使得农村地区的劳动力结构及生产结构等得到个积极改善。

2 农业水利灌溉中存在的问题

2.1 节水意识不足

在农业发展及水利灌溉过程中,普遍存在部分农民或当地农业部门等人员缺乏节水意识的情况,从而导致农业水利灌溉所造成水资源浪费问题日益凸显,并且,水务部门对于水利工程的重视程度不够,导致其在工程规划,建设以及运维管理过程中出现工作随意性高、对于农业灌溉所用的水资源滥用等现象,在此基础上,因为节水意识不足的影响,还导致了农业推广过程中,对于节水问题的宣传不到位,从而使得农民的节水意识受到影响,使其对于一些节水措施与节水设施等认识不足,配合度及信任度不高[2]

2.2 水利工程规划不完善

水利工程的建设是否科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节水灌溉措施实施的质量,只有在技术应用环境特点的指导下,有针对的采取节水措施才能够将节约水资源的作用最大程度的发挥出来,而在水利工程实际的建设过程中,部分设计人员还是不能够将技术应用环境的实际情况、技术应用经验等融入到设计规划中,其仅仅只是依赖相关资料去进行盲目的工程设计,并没有实地了解情况,且相关人员过于注重经验主义,导致实际设计规划脱离技术框架,从而造成一系列工程设计不合理的问题,造成社会公共资源的严重浪费。

3 优化农业节水灌溉措施的核心要点

3.1 渠道防渗

渠道运输为当前农业水利灌溉过程中最为主要的手段,但在实际的水资源渠道运输过程中,还是存在非常显著的水源渗漏问题与不稳定性,这就导致水源渠道运输方式存在长期的隐患,在此基础上,水资源运输的渠道在施工过程中,也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技术问题阻碍,若出现水源渗漏问题,即会造成严重的水资源浪费问题,因此,相关建设单位必须重视渠道防渗工作,通过各种防渗技术的运用,去不断强化渠道的防渗工作,有效增强渠道的输水能力。

3.2 低压管灌

低压管灌是农业水利灌溉的中较为常用的一种运输模式,其主要的表现形式为管道输水,于低压管灌来说,其所运用的管道造价较低,对于其的压力承载能力也相对较小,使得管道内的水压较小,能在一定程度上替代明渠输水,于低压管道输水技术而言,其具有封闭性良好,阻隔水资源与外界的接触,减少水资源蒸发流逝等优势,从而大大提升了水资源的实际利用,也最大限度的控制了水资源的损失,于此,在运用这一灌溉措施的过程中,技术人员要针对用水量进行严格的把控,从而实现降低灌溉成本的目的[3]

3.3 滴灌技术

滴灌技术主要是借助压力管道系统的价值,实现将水资源运输到田间毛管或支管的目的,从而使其能够循序渐进的滴入作物根系,源源不断的满足作物根系活动的需水需求,从而有效促进作物的生长发育,落实增产提质目的,相较于传统灌溉方式,滴灌技术在有效节省水资源的基础上,还能够将肥料的运用效率进一步提升,且节水量甚至能够达到50%,实际运用过程中,所需设备占地面积也较小,其设计简洁性,对于生产模式的改善做出了不小的贡献,并在很大程度上缩短了输水轮灌周期。

3.4 雨水集蓄利用

这一措施主要针对的是自然降雨,其通过一系列技术手段,来实现对自然降水的收集与存储,从而在特定的情况下将雨水通过管道运输到农田内满足农田的用水需求,这一技术能够有效减轻区域内的水资源压力并缓解水土流失灾害,且能够针对农业耕作模式起到一定的改善作用,促进了生态环境的和谐发展,且有效的推动了农业的进步与农村经济的发展,当前,雨水集蓄利用技术已经得到了广泛的推广应用,其多用在季节性缺水、降水稀少或气候干旱的地区。

结语:综上所述,当前我国农业的发展建设已经进入重要时期,农业水利节水灌溉措施对其有着重要的推动意义,相关人员要重视节水措施的应用,从而不断提升我国的农业生产效率,降低农民劳动强度,以此有效促进农业经济的长远可持续发展,推动我国的现代化建设。

参考文献:

[1]马立辉,.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价值[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

[2]乔宝花,.浅析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价值[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8,(23)

[3]彭先云,.浅析节水措施在农业水利灌溉中的应用价值[J].南方农业,2018,1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