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机电事故发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4
/ 1

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减少机电事故发生

乔兵民

邯郸市市政排水管理处 河北省邯郸市 056000

摘要:近几年,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我国机电设备的发展越来越快。在一定程度上,机电设备的综合性能及使用寿命决定了其应用行业的发展情况,根据调查研究发现,对机电设备的管理维修及自动化改造工作是决定机电设备综合性能及使用寿命的主要因素。由此可见,机电设备的管理维修及其自动化改造工作,对于行业的发展及进步十分重要。因此,对机电设备进行有效的管理维修及自动化改造十分必要。   关键词:机电设备;管理维修;自动化改造   随着中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中国信息科学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对中国制造业机电设备的检修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机电设备管理与维护等方面的科学化和规范化是目前中国制造业企业开展管理工作中的重要措施,有利于促进企业提高自身管理水平,在机电设备管理与维修工作过程中广泛使用现代化科学技术,有利于提高机电检修效率和质量,提高企业的整体工作的水平和质量,为人民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做好机电设备的管理与维修工作是保证设备高效、安全运行的有效策略,也是机电管理中的关键部分。

  1行业目前的现状   就整个行业而言,设备从组织生产到现场使用,要经历产、销、租、管、用、养、修等很多环节,而恰恰在这些环节上,目前存在着严重的混乱状态。究其根源,生产和租赁又首当其冲。   不可否认,经过几十年的改革开放和市场经济的发展,机电工程机械制造业得到了长足的发展,但也存在着良莠不齐的现象。一些生产企业无资质、无管理、无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在简陋的生产条件下进行生产经营。这些作坊式的企业,一开始从小的零配件到部件,直至到大型设备的标准节,甚至于整机,无所不包,凭着侥幸心理,靠价格优势进行恶性竞争。而一些租赁和使用单位,单纯追求经济利益,置产品的质量、生产企业的资质、安装调试等后续服务于不顾,冒险经营使用。焊缝裂纹吊臂弯折、施工井架吊篮断绳坠落、设备故障影响施工等等,与这种竞相压价、牺牲服务、恶性竞争有直接关系。   施工现场使用管理混乱,也是很多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一些企业领导,安全意识淡薄,管理混乱,只考虑生产进度,不遵守安全法规,不履行安全技术指导,甚至安排无证人员上岗顶岗;监理单位监理不到位或监理失察,使一些本可避免的事故频频发生;租赁企业和个体租赁人单纯追求经济利益,购置、出租不合格,甚至报废的机械设备,对设备只使用,不维护,不保养,更无技术档案;另外,设备的正常保养、维修、更新改造、报废,缺乏必要的监管。凡此种种,必然给施工安全和工程质量带来严重隐患,安全事故时有发生,经济纠纷也很多。   2机电事故的发生原因   2.1设备检修不到位   现如今,正规的煤矿企业在煤矿生产中大多都已采用了采煤机、掘进机、运输机及支架等先进的煤矿机电设备,其整体设备正在从机械化向自动化的方向迈进,然而这些设备在长时间的运行中容易产生种种损坏,这就需要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定期对设备进行检修和维护。但是,就现实情况来看,大部分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都并没有得到及时的检修,因此导致很多设备问题没有被及时发现和修复,进而导致机电事故的发生。据有关调查统计显示,我国每年约有75%以上的煤矿机电事故是由于检修不到位所引起的,这一问题已不容忽视。   2.2设备陈旧老化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必须要投入一系列成套的煤矿机电设备,而若要投入成套的机电设备则必须要一次性投入大量的资金,这笔资金对于我国的煤矿企业来说,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私有企业,都是比较难以承受的。由于资金投入的不足,导致了我国大部分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更新速度较慢,很多企业目前所使用的机电设备都已比较陈旧和老化,这无疑大大增加了机电事故的发生率,不利于煤矿业的安全生产和发展。   2.3设备选型不合理   目前我国的煤矿机电设备品种较少、质量较差、水平较低,不能够完全满足当前煤矿业的生产和发展需求,并且对于一些高新设备的使用仍还在处于适应过程当中,因此导致机电事故屡屡发生。再者,煤矿机电设备的选型必须要配套化,针对不同地质条件和操作人员具有较强的适应性,但当前大多数煤矿机电设备都与现实条件不相符,还需要很长时间的磨合,所以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发生事故。   2.4人力资源匮乏   众所周知,煤矿业的工作非常险、脏、累,这令许多人望而生畏,不愿意从事该行业的工作,从而导致煤矿业的人力资源相对匮乏,缺乏比较专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继而导致对机电设备的管理不足。   3加强机电设备管理的措施   3.1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   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必须要按照相关规定定期检修机电设备,尤其要注意对设备细节处的检修,一些零部件要先拆卸后再进行仔细检查,如果发现零部件有损坏要及时修复或更换,从而保障机电设备的质量和性能。机电设备的检修通常分为日检、一般检修和矿井停产检修,日检应当每天进行,不能有所懈怠和偷工减料;一般检修要对设备的精度和磨损情况进行仔细检查,并注意给设备更换油质;矿井停产检修一般在节假日和每月规定的一天进行,其内容主要包括修复设备隐患、查探关键部件有无损伤、实施安全实验、鉴定设备性能及对设备进行清扫、除锈、换油和防腐等,并且检修完毕后还要编制检修工程任务书、开展检修工作总结、撰写检修报告及记录检修履历等。   3.2加强设备采购管理   在机电设备的管理过程中,必须不容忽视的一点就是设备的采购。煤矿企业在采购和引进机电设备之时,应当要对所有设备的安全性能进行有效的调试和验收,对设备是否具备安全卫生技术措施、设备的环境适应性、设备的安全卫生性及设备的稳定性等进行仔细的检验,严格保证所有设备都符合相关质量要求并通过了安全审查,避免不合格的设备被引进和投入到煤矿生产当中。   3.3加强设备现场管理   加强设备的现场管理是保障机电设备安全性和可靠性的最重要措施之一。煤矿企业必须要把设备的现场管理纳入到主要管理目标之中,制定长期的现场管理计划,统一部署现场管理任务,全面落实现场管理工作。而作为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应当要定期对机电设备存在的安全问题进行分析和总结,找出其中的薄弱环节,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逐一落实和解决。再者,机电设备管理人员还应当要加强现场监督,通过定期检查、流动检查及突击检查等方式来强化管理,促使相关工作人员时时刻刻都认真对待设备的安全问题。   3.4加强人员培训   煤矿企业应当要加强对机电设备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的培训,建立有效的竞争机制,对各工种采取竞争上岗制,并将所有工作人员的工作与其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相挂钩,从而促进工作人员自我学习和进步;其次,煤矿企业应当定期面向全体职工举办一系列技术比赛,并给予获胜者一些实质性的奖励,从而调动起工作人员的学习积极性;再者,煤矿企业应当积极采用“三结合”的培训方式来对职工进行培训,即业余培训与脱产培训相结合、全员培训与重点培训相结合、内部培训与外部培训相结合;最后,应当要重点加强对新职工的培训,使其尽快符合煤矿业的生产和发展要求。   4结语   综上所述,在煤矿生产过程中,机电设备容易发生事故,从而引起一些列煤矿事故。常见的机电事故发生原因有设备检修不到位、设备陈旧老化、设备选型不合理及人力资源匮乏等,若想加强机电设备管理,就需要加强设备检修和维护、加强设备采购管理、加强设备现场管理及加强人员培训。   参考文献:   [1] 艾军.加强煤矿机电设备的管理预防煤矿机电事故发生[J].科技创新导报,2013,12:81.   [2] 赵鸿鸣.加强机电设备管理 减少煤矿机电事故[J].科学之友,2011,24:123-124.   [3] 杨武.煤矿机电事故发生的特点、成因与安全管理措施分析[J].机电信息,2012,09:17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