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信息化教学为平台 , 构建高效小学课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以信息化教学为平台 , 构建高效小学课堂

薛俊仿

邯山区农林路小学 056001

摘要:在课程改革的大环境中,社会建设发展对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信息技术的创新发展,推动着我国教育体制的改革。在小学教学阶段,针对小学生的性格特点和素质教育的现状,可以将信息技术手段作为重要的教学媒介,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开发利用,并不断进行课堂教学方式的创新,为学生构建起高效的教学课堂,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教学形式;高效课堂;构建方式

引言

当前,信息技术在人们的生活和企业的生产中得以广泛的应用,尤其是在学校教育教学中的应用,有利于促进素质教育教学活动的高效开展。在小学阶段的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强化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将抽象的知识内容进行形象化和具体化的转变,加深学生对知识内容的理解和记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因此,将信息技术与教学工作相结合,有利于为学生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调动学生自身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教学的融合意义

第一,信息技术具有诸多教学应用优势,能够为课堂教学活动的开展带来更多新鲜事物,提高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保证课堂教学效率。

第二,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小学课堂教学活动,不仅是对传统教育理念的改革,还是对当前教育观念的更新。采用这种教学方式能够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突出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

第三,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的引入,不仅符合新课标中提出的相关教学要求,还能帮助教师突破课堂教学的重点和难点,提高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效率。而且,信息技术手段的应用,能够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课堂教学活动更加的充实,有利于在活动中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二、利用信息技术构建高效教学课堂

(一)利用信息技术营造课堂学习氛围

众所周知,在文化知识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只有对知识产生了探索学习的欲望,才能更好的接触到文化知识的内涵,满足自身的学习需求。因此,在小学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在为学生构建高效教学课堂时,要采用合适的方式来激发学生自身的探索学习欲望,营造良好的课堂教学氛围,促使其积极主动的进行文化知识的探究学习。而信息技术手段则能够有效的满足这个教学要求,实现与知识教学的有效融合,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例如,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相关教学视频,并引导学生在观看视频的同时,对视频内容进行学习讨论,充分活跃课堂教学氛围,再结合教学内容设置相应的教学问题,突出课堂教学的重点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利用信息技术创设课堂教学情境

在小学教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较小,使得学生自身的自制能力和学习能力较低。所以,在新课程教育教学改革下的小学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心理特征,为学生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这种创设情境教学方法在课堂教学中的应用,能够有效的激发学生自身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主动性,促使学生得到丰富的情感体验。

(三)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直观教学活动

随着新课程改革工作的推广落实,在教育教学工作中,教师要注重对知识内容进行直观化、形象化、新颖化的转变,能够充分的吸引学生的学习注意力。而信息技术手段的引入应用,则能够更好的实现这个教学要求,不仅能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还能更好的发展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

同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能否对教材内容进行合理化的处理,是影响课堂教学整体质量水平的重要因素。其中,如何对教材教学内容的重难点进行突出和突破是至关重要的。而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开展课堂教学活动,则成为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有效手段。利用多媒体技术开展课堂辅助教师,则是将教材内容进行动态和静态的结合,通过生动有趣的画面将静态知识进行动态化的转变处理,让学生在直观层面上认识到知识内容的深层次内涵,激发学生的探究学习兴趣。

(四)创新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应用

在小学教学阶段,利用信息技术手段构建高效的教学课堂,不仅仅是简单的多媒体技术手段,还要注重对信息技术进行创新应用,如微课形式。微课教学具有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的特点,受到了小学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因此,在小学教学阶段,教师可以利用微课教学形式制作相关教学视频,并利用微信、QQ等方式分享给学生,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课后巩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利用8min时间与学生进行微课学习的沟通和交流,并有针对性的进行微课授课方式的调整,且针对学生在学习之后遇到的难点问题进行详细的解答。同时,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结合实际的教学情况进行课堂教学形式的调整,完善微课教学形式应用过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并及时利用微信、QQ等方式与家长进行沟通交流,了解学生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不断调整课堂教学方向,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结语

综上所述,在小学教学阶段,信息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有效融合,不仅能够有效提高学科知识的课堂教学有效性,还能激发学生对知识内容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促进学生自身的全面发展。因此,在实际的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根据学科教学目标和具体教学情况,综合利用信息技术手段,突出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让信息技术的价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得以发挥,提高小学阶段的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实现高效教学课堂构建的根本目的。

参考文献:

[1]刘东艳,郑晓东.巧妙导入高效课堂——小学语文的信息化教学[J].孩子天地,2016(016):P.059-060.

[2]刘丽.以多媒体为平台,构建高效小学数学课堂[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6(017):169-170.

[3]卢南林.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图形与几何"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简析[C]//2020年教育信息化与教育技术创新学术论坛(昆明会场)论文集(上).2020.

[4]更措才让.基于信息化条件下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探究[J].文渊(小学版),2019(004):549-549.

[5]刘淑敏.信息化环境下小学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实践研究[J].幸福生活指南,2019(005):0182-0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