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3
/ 2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与防范

耿立新

黑龙江省荣誉军人康复医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摘要:随着医疗法制建设的逐步完善和《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实施, 病人就医时自我保护意识越来越强, 对医疗护理质量、服务 质量和医疗护理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使护患纠纷呈不断上升的趋势。作为神经内科的护士, 面对护理工作中潜在的风险, 如何去化解防范, 使病人和护士双方的权益都得到保护, 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关键词:神经内科,护理,防范与对策

  1. 神经内科护理工作中潜在的护理风险

  1. 与侵犯病人合法权益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神经内科病人相当部分生活不能自理、意识不清、病情危重, 各种治疗护理 操作多, 稍有不注意就侵犯了病人的合法权益。 (1)意识不清的 病人忽略对其监护人进行入院须知和相关陪护制度的告知, 没 有按要求请监护人在入院须知上签字, 侵犯了病人的知情权;(2)给病人进行导尿操作时, 未征得病人或家属的同意, 暴露了隐私 部位, 侵犯了病人的隐私权;(3)需要留置静脉套管针的病人, 没 有告知套管针的作用、用途, 未取得病人的认可同意, 就留置了 套管针, 侵犯了病人的知情同意权和自主权。

  2. 与护理记录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1)重做轻记 受传统护理记录模式影响, 重治疗操作、轻 护理记录。 实施护理措施后不能及时记录, 对发生病情变化的 观察、采取的护理措施、护理效果记录不全或漏记。(2)记录缺乏专业特点 如脑出血昏迷病人, 有治疗用药的 记录, 而缺乏病人意识和采取何种护理措施预防压疮的记录, 或 描述意识状态与医生不相吻合, 具体的护理行为在记录中没有体现。(3)法律意识淡薄 病情记录简单、字迹潦草, 缺少记录日期、时间, 记录随意涂改。记录的衔接性差上班次有采取护理措施的记录, 下班 次无处理结果记录, 如有降温记录,无降温后体温变化记录, 使 护理记录没有体现护理工作的连续性。

  3. 与护理操作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1)脑出血、颅内压高的 病人在使用甘露醇时不慎漏出血管, 由于各种原因未及时进行 处理, 而引起局部组织的肿胀, 甚至坏死;(2)昏迷病人、感觉异常 的病人在使用热水袋时, 不用布套包裹, 不交代注意事项而造成 的烫伤;(3)给病人吸痰, 未严格执行无菌原则和操作规程, 吸痰 不彻底引起肺部感染;(4)对生活不能自理的病人协助翻身时, 不 慎损伤皮肤或由于各种原因引起长时间局部组织受压引发压疮 等。

  4. 与急救药品设备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 神经内科病人, 特 别是颅内出血的病人, 病情危重、变化快, 如果各种医疗仪器设 备陈旧或维护不当, 特别是一些平时不常用的抢救仪器, 疏于管 理, 在抢救病人时出现故障, 延误对病人的抢救, 以及护士对仪 器的操作不熟练、应急能力差, 均易引发护患纠纷。

  5. 与执行医嘱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 医生开医嘱时间与护 士执行医嘱时间差异大, 特别是抢救病人时, 医护时间不一致; 护士执行医嘱时没有及时的签名, 过后又遗忘。 一旦发生医疗 纠纷需要取证时, 无法说明医嘱的执行情况。

  6. 与病区环境有关的潜在风险问题 病区的基础设施及布 局不合理, 地面过滑没有提醒标志, 导致病人滑倒摔伤;意识障 碍、烦躁病人未配置床栏, 导致坠床;危险品的管理及使用不当, 如氧气筒、电源插座等检查不及时或操作不当, 有造成火灾的潜 在风险。

  1. 防范措施

  1. 加强护理风险教育, 提高护士的风险意识为了加强护理人员的风险意识, 认真学

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 护理研究 2006 年 6 月第 20 卷第 6 期上旬版( 总第 180 期) · 1473 ·国护士管理办法》和《病历书写规范手册》等相关章节, 参加护理 部组织的“ 护理引发的医疗纠纷与事故评定” 的讲课学习。 通过 学习, 使护士明确了护患双方的责、权、利, 认识到虽然护理风险不能完全避免, 但通过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是可以化解护理风险, 减少护理纠纷和差错事故的发生, 从而加强护士的法律意识 和护理风险防范意识, 认真的处理好病人从入院到出院过程中 的每个环节, 更好地为病人服务。

  1. 加强护士专科业务知识培训, 提高护士风险防范的能力 在注重护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培训的同时, 有针对性的进行 专科业务知识、操作技能的训练, 请科主任作专科理论知识讲 课。 对护士进行呼吸机、心电监护仪操作的培训考试, 做到人人 过关。 在提高护士业务水平的同时, 也提高了风险防范的能力。

  2. 加强护理风险监控, 有效化解护理风险 科室建立以护士 长为组长、主管护师和高

年资护师为成员的质量管理小组, 对病 人护理工作的各个环节, 进行质量控制和风险监控。 在护理质 量检查的基础上, 重点检查查对制度、基础护理的落实, 操作规 程的执行和一些突发事件的处理方法, 以了解护士的观察能力、 应急能力和工作的责任心。 针对检查中存在的和潜在的风险信 息进行分析, 提出改进措施, 并利用晨会时间及时的反馈, 使一 些差错事故隐患在萌芽状态时, 就得以消除, 有效的化解护理风险。

4.加强护患交流, 正确保护病人的合法权益 护士要增加为 病人服务的时间, 多与病人和家属交流, 充分尊重病人的权利。 在进行治疗护理操作时, 要认真地履行告知义务, 让病人享有知 情同意权。 对实行保护性医疗措施、意识障碍的病人, 真实情况 应告知其监护人, 实行知情委托, 在病人病情稳定时, 恰当地解 释治疗护理中出现的问题, 以取得病人或家属的理解和认同。 新入院病人, 请其监护人在入院须知上签字。 一些必须暴露隐 私部位的操作, 应进行遮挡。 在日常的护理工作中加强与病人 和家属的交流, 注重做好健康教育, 耐心解答病人的疑问, 尊重 关心病人, 建立起融洽友好的护患关系也是化解护理风险的有 效手段。

5.加强急救物品的管理, 保证急救物品的完好率 切实落实 急救物品的管理制度, 做到有专人管理、班班清点。 将急救物品 管理的“ 五定” 即定数量品种、定点放置、定专人管理、定期检查 维修、定期消毒灭菌落实到位, 确保抢救工作顺利进行。

结束语:

临床护理工作是一项高风险的工作, 护理风险始终贯穿在 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和过程中, 有时候即使是 极为简单或看似微不足道的临床活动都带有风险。 作为神经内科的护士, 除了加强基础理论学习外, 还要加强专科知识和 相关法律知识和边缘学科的学习, 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增强风 险意识, 提高风险防范能力。

参考文献: [ 1] 李加宁, 宋雁宾.加强护理风险管理的思路与方法[ J] .中华护理杂 志, 2005, 14( 1) :47.

[ 2] 余滢, 郭金凤, 武华玲.科室环节管理与护理风险预防[ J] .护理研 究, 2005, 19( 7B) :1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