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信息渠道对传播的推动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10-10
/ 1

新信息渠道对传播的推动作用

白云鹏

黑龙江广播电视台,黑龙江省 哈尔滨市,150090

中图分类号:G21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0218709

年初疫情突袭,白衣天使舍身逆行,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但在抗击疫情中逆行的,不只有白衣 天使,更有诸多坚守使命的新闻记者。他们在前线 恪尽职守,争分夺秒地传递信息。而在这段特殊的 时期,政府与媒体之间的关系发生了微妙的变化。

基层工作人员因为疫情的压力,创建了一条新的信息直达渠道,很多社区建立了微信群。有了社 区群这条新渠道后,各级政府公告信息和办事流程 可以直接通过公众号发布,直接触达小区微信群。 对于老百姓不清楚、不容易把握的相关事情,可以 由群工作人员直接解答。政府和老百姓对媒体的依 赖程度不是增强了,而是减弱了。以前需要媒体工 作者办的事,现在负责宣传的政府工作人员就可以 直接办了,基层政府需要善于传播的人才,但不一 定需要媒体记者。

首先,传播流程变了。从传播链条来看,只有到达社群,传播才能算结束。疫情之后,传统媒体曾经前期的采编工作现在只能降为半成品,媒体的曾经传统部分将会演变为预处理车间。在新时期,媒体和传播对象之间要努力成为好友的关系,受众才能通过社群或者朋友圈看到传播信息,这种传播才算触达到底。微信社群成为最终的发布末梢和传播终端。在疫情期间,许多传统媒体都做了生活物资配送等公益活动。一些有新闻记者居住的小区,通过他们在小区社群的宣传推广,公益活动产生一定效果,同时帮到了部分居民。但假设没有新闻记者居住在其中,在社区群里主动开展宣传,各种活动的效果就会大打折扣。如果是覆盖整个城市的行动, 则不可能通过一条微信公号信息,或全员转发朋友圈就能够达到效果,这和电梯、楼宇等传媒一样, 覆盖面和数量决定着传播的效果。社区群的发布模式要遵循于社群触达率,商务和公益活动如果不能触达足够量的有效小区社群,传播的有效性就会大大降低。

第二,除了微信、微博、快手、抖音等信息流平台,小区社群未来会将成为新的传输终端。面对 社群,传统媒体的自我认知变了。以前,媒体的内 容只需布局到百度号、企鹅号、头条号等信息流平 台,现在要把内容创作细化进入到社群,因为社群 是最重要的传播终端末梢。这种情况下,以前传统 媒体的热线部门可以分流转型为社群工作岗位,把 社群变成数字发行的一条通道。

第三,社群传播的水平要高于传统的普通新闻传播。如今,社群早已不是新鲜事物,各种各样的 社群很多。这就导致了相当多的群打开率很低,有些群甚至从来没被打开过。疫情过后,即使很多优 质的小区社群不会关闭,它们是否能继续起到一定 的的作用呢?给商务或政务将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作为特殊的信息通道,它们最适合发布什么样的信 息?其实,万变不离其宗。对于每个个体来说,只 要是被需要的、老百姓感兴趣的,就是有价值的信 息,否则会被人当成麻烦。

社群需要的是能真正服务于社区、服务于百姓的民生信息,它的传播要求更高。新闻本身是为政 府、为社会服务的,从服务角度来讲针对社群的新 闻就要做得更加细致、透彻。所以,媒体如果利用 这类社群,必须改变自己作为内容生产者的惯性思 维,要生产好的内容,必须具有真正的服务性和实 用性,才能实现更好的有效触达。

第四,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的改变,将会给新闻传播带来革命性的变革。从营销思维来看,继流量电商、社区电商之后,现在已经进入媒体电商的时代。如果媒体的介入没有干扰基层的日常工作, 政府是不会拒绝帮扶媒体的。例如,有眼光的媒体负责人向政府提出要求,表达自己的服务能力和意愿,申请在疫情结束后,小区社群不关闭,地方政府将很有可能给予支持,帮助媒体派驻人员进驻社群进行服务,使媒体在一定程度上承接小区社群服务。媒体一旦能够得到政府的帮助,就有与基层社区工作人员或各楼栋组长合作运营社群的可能。当年分众传媒创始人江南春的创业,就是开始于电梯口的屏幕。有远见并且能得到基层政府的帮助,有实力的媒体就存在进入全城范围小区社群的可能性。一旦进入全城范围,媒体就可能通过多群联动, 以高质量的社群引流方式,将人群导流到媒体自己的直播平台,一部分有能力的传统电视媒体则存在再造一个网络传播通道的机会。

传播社群化、去媒体化是必然的规律。了解规律可能不会让所有人都成功,但会让部分善于利用规律的人成功逆袭,各行各业都是这样。打个比方, 小区社群好比战场上的各个排长手里的电台,他收到什么样的命令,怎样去执行,将最终决定战争的胜负。战争开始之初,可能某些人的心里预期还不知道这场战役的意义所在,打到一半可能才会醒悟它对之后的总体大局起到什么样的决定性作用。

这次疫情给社会的方方面面带来了从来不曾有过的考验,也给一部分有远见的人以从来都不曾有 过的机会。传播方式的变革是终端的变革,谁能够 得到这个资源,并且应用得当,谁就将适应新的时 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