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事故中的根本原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30
/ 2

变电运行事故中的根本原因分析

熊月

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荆州供电公司 湖北荆州 434000

摘要:随着经济社会的飞速发展,人们的日常生活与现代化工业建设都离不开电力的运行。因此,对于供电部门来说,保证电力安全稳定的输入是一项非常重要的职责。变电运行在供电过程中是一项至关重要的环节,其运行的安全稳定直接影响到人们的日常生活。但是,由于变电运行过程的复杂性,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是非常常见的,而这些事故一旦发生,都将会对配电网的运行以及供电企业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对变电运行事故中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是非常有必要的

关键词:变电运行;根本原因;预防对策

引言

变电运行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其操作过程与管理过程都是非常复杂的,根据相关资料研究显示,由于变电事故的发生所造成的用户停电、电网崩溃等事件时有发生,严重时甚至会造成人员伤亡。因此,本文将重点对变电运行事故发生的根本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对策。希望通过对引起变电运行事故的原因进行分析,可以制定具体的防范措施来有效避免变电运行过程中事故的发生,从而提高电力供应的平稳性与安全性。

  1. 变电运行发生事故的根本原因

(一)变电运行中的人为操作事故 人为操作事故是变电运行发生事故原因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目前我国变电运行操作过程中,主要是采取一人操作,一人监护的模式。通过两人合作,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降低人为操作事故发生的风险,但是,从另一个方面来说,两个人共同承担风险,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每一个工作人员自身所承担的风险,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一旦出现问题,操作人员监护人员之间往往会出现互相推卸责任的情况。这对变电运行的整体过程来说,增加了不稳定的风险。 另外,引发人为操作事故的主要原因还包括具体设备的操作难度以及工作人员自身的能力水平。根据调查显示,春秋季节人为操作事故发生频率高于夏冬季节,这主要是因为春季和秋季,变电站一般将会进行对变电设备的维修与大规模的检测,这对于变电运行工作人员来说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如果工作人员自身能力水平不足,极易发生人为操作事故。另外,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心理状态也对变电运行操作有着一定的影响。相关研究显示,工作人员在临近交接班时,容易出现急躁的心理状态,这将会导致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注意力不集中,不严格遵守相关规范,从而引发变电运行事故。其他容易引发人为操作事故的原因还包括:不了解设备具体的操作规范;不了解系统的运行方式;工作人员缺乏责任心;工作人员在操作设备过程中跳相操作;监护工作没有发挥实质性的作用,逐渐变得形式化等。

(二)变电运行中的设备操作事故

我国由于地域广阔,各个变电站所建设的时间是不一致的。因此,不同变电站所使用的设备及型号以及操作方法都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就导致对应设备检修需求不同。因此,在对变电站设备进行统一的检修工作中,无法保证全部变电运行设备的使用要求,这将会导致在变电运行过程中,有可能会出现设备老化部分零件故障的问题。由此可见,预防检修能力不足,是变电站设备操作事故频发的主要原因之一。另外,一些变电站由于存在时间长,对变电设备的使用寿命问题没有加以重视,设备出现老化或者功能退步,不及时更换这些设备也将导致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极大的威胁变电运行的安全性。

(三)引起变电运行事故的其他原因

变电运行过程是极为复杂的,在具体的运行过程中,制度不完善、相关标准不清晰等都有可能影响到变电运行的安全。例如,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没有严格执行监护制度,这将会使变电运行的安全措施得不到有效的落实。另外,在变电运行操作过程中,没有一个严格的监督制度,一些变电站的监督管理工作日益趋向于形式化,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综合考虑具体的落实措施,并没有发挥出监督工作应有的实质性的作用。最后,一些工作人员专业技能不足,安全素质不高也是导致变电运行事故频发的原因之一。一些存在年份较久的变电站,由于以往入职培训工作做的不到位,一些老员工安全意识不足,存在一些长期养成的违章操作的习惯。如果对这些员工不及时进行培训,将对变电运行的安全稳定造成严重的威胁。

二、预防变电运行事故发生的对策

(一)加强对设备的日常维护以及检修工作

由于不同的设备存在年份不同的问题,可以考虑对不同的设备建立完善的维修档案,对每一次设备维护的过程进行记录,对于设备可能出现的故障或问题,进行预防性检测。而且,可以根据设备的自身特点来分批次进行检修,对于出现故障的变电设备应当及时处理,避免由于设备故障所带来的变电运行事故。对设备的维修进行记录,防止同样的问题再次发生。另外,对于一些超出使用年限的老化设备应及时进行更换。对设备的检修与调试可以有效地降低变电运行设备操作事故发生的可能性,从根本上消除设备运行隐患。

(二)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

通过上文的分析可知,人为操作事故在变电运行事故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因此,对工作人员的培训非常重要的。为了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水平,应当定期对工作人员的专业知识水平、工作能力以及工作态度等进行培训。同时也要重视对变电系统工作人员素质的培养,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应当加深工作人员对管理制度重要性的理解,使工作人员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认真对待每一项工作。切实提高工作人员处理突发事故的能力。另外,可以在工作中的一些常见位置设置警示标语等,潜移默化地提高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最后,可以建立合适的奖惩制度以及落实责任制度。对于工作态度认真负责的员工采取奖励措施,对于工作态度敷衍的员工采取一定的惩罚措施。落实责任制度主要是指对不同部门工作人员的岗位职责落实到位,避免发生事故时工作人员相互推诿责任的状况。

(三)落实管理制度,加强监督管理, 在变电系统实际的运行过程中,许多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都是由于相关工作人员操作不规范,没有完全按照相关规定进行。因此,应当将“安全”贯彻到每一个管理环节中,使每一个工作人员都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操作,并持认真负责的态度对待手边的每一项工作。另外,管理部门应当加强监督工作,成立专门的监督管理部门,实行定期检查与不定期抽查并行的制度,全力对变电运行工作的每一个环节进行实时监督。这样才能够切实提高变电运行工作的质量与效率,使工作人员都能切实按照相关标准操作,降低变电运行工作中存在的风险。

(四)有效利用互联网科技进行变电运行的维护

信息时代的发展为变电运行维护工作提供了更有效的方案。变电系统应当与时俱进,将信息化技术融入到变电运行工作中来,通过互联网构建一个体系化的监测网络。这样不仅能够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也能够更加快速的对变电运行系统进行整体的检测,以便于及时发现系统运行中存在的其他问题,从而在最短的时间内解决这些问题所造成的安全隐患,维护整个电力运行系统的安全稳定。

三、结语:

综上所述,变电运行过程所涉及到的环节是非常多的。因此,需要对变电运行过程中可能发生风险的环节进行全面的分析,采取具体的防范措施来尽量避免变电运行事故的发生。只有稳定安全可靠的变电运行工作才能够保证电力的平稳供应。相关企业必须对变电设备进行严格的检修,在保证变电设备正常运行的同时,提高工作人员的整体工作水平,从各个方面综合规范变电运行操作,将相关规定具体落实到工作中来。这样才能够有效的避免由于变电运行事故所带来的经济损失与不良影响,实现变电运行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胥达,李志伟,许文蛟, 等.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9):366-367.

[2]郭伟,王龙昌,王春阳, 等.变电运行事故产生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13):387-388.

[3]姜书宁.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的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J].现代企业文化,2019,(23):188.

[4]申晓卉,郝琪伟,王栋.变电运行中常见事故的原因分析和防范措施[J].百科论坛电子杂志,2019,(9):5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