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施工中水坝堤防堵口施工技术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30
/ 2

水利施工中水坝堤防堵口施工技术分析

范慧

身份证号码: 37068119870817****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飞速发展,水利工程建设规模逐渐扩大,水坝堤防工程作为水利工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施工技术好坏不仅直接影响工程质量,还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息息相关。水利工程的增加,同时也就意味着这些工程项目在自然灾害中发生缺口等事故问题更加频繁,而相应的水坝堤防堵口施工技术则成为了极为重要的抗洪技术措施,引起相关各方的高度关注和大量投入。在洪水灾害面前,这些技术的实效性是确保工程质量和施工标准的基本保障条件。

关键词:水利施工;水坝堤防;堵口技术

中图分类号:T547 文献标识码:A

近年来,我国水利工程建设规模越来越大,在为社会群众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对水坝堤防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出了全新要求。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坝堤防工程属于挡水建筑物,如果在堵口施工存在问题,将会引发决口,不仅会为施工单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还会威胁到社会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提高水坝堤防工程施工质量是水利工程建设的当务之急[1]

1绪论

对于水利工程来说,一方面其在实际的运营应用中需要能够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形成实质的贡献,包括对农业、渔业、交通运输业等形成的促进作用,同时在防灾抗灾方面也要能够发挥中流砥柱的作用,通过堤坝的稳固性和可靠性,使得洪水能够被有效控制在水库或水渠内。因此,这些堤坝的建设施工必须确保其质量,针对不同的洪水冲击强度,能够实现其防范效果。同时,如果因为洪水或者暴风潮等原因造成了一定程度的破坏问题,还要具备充分的维护检修能力,这一点设计和施工技术是极为关键的一点,也是当前国家在进行相关水利建设中强化的建设标准和前提要求。水利工程建设必须确保水坝的质量安全,要满足国家相应的标准,以满足汛期防洪等实际需要。洪水发生时会对水利工程造成非常大的冲击作用,很多百年一遇的洪水经常发生,这对水坝的防堵口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即便是堤坝非常坚固,也不能掉以轻心,为可能出现的决口问题做好技术上的准备。而堤防堵口施工技术是最重要的防洪技术方法,能够给整个水患的防治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这些技术内容,即便未必会用到,但必须确保其可用性和有效性,只有这些技术达到一定的实施水平,才能从根本上形成对。

2水坝提防决口问题成因

2.1河道水流冲刷

我国部分水利工程使用年限较长、水坝提防持续受到河道水流的持续冲刷影响,从而导致水坝提防等的结构强度、稳定性等各项性能呈现衰减趋势。在性能衰减至一定幅度(抑或是河道水流过于湍急)时,则有可能引发坝体坍塌、堤坝决口等问题的出现[2]

2.2水位过度上涨

在河流、护坡等水体的水位过度上涨时,会使水流漫过堤坝或出现决口,部分水利工程会伴随出现水坝坍塌问题。

2.3水坝堤防质量问题

部分水利工程施工环境较为复杂,所修建水坝提防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受到外界因素影响干扰,其性能质量会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例如在鼠、蚁等生物的持续影响下出现结构中空、坝体分布大量孔隙等问题。此外在部分水利工程施工阶段中,受到人为与技术因素影响,部分施工质量问题没有得到及时发现、解决。

2.4人为与自然因素影响

人为因素主要指,为实现分流水流目的,将原有水坝提防加以破坏。而自然因素则是指,水坝提防受到地震、泥石流等不可抗力因素影响而出现结构破坏、决口等问题。

3水利施工中的水坝堤防堵口施工技术

3.1做好施工前准备工作

水利工程中的水坝堤防堵口施工是一项系统工作,为了保证后续工作顺利展开,需要施工单位充分做好准备工作,筹集施工所需资料,并结合水利工程水坝堤防堵口实际情况进行优化和完善。想要充分满足这一目标,需要具备健全的指挥系统,从而协调人员、材料以及设备等各方面工作。另外,由于水坝堤防堵口施工周期较长,为了避免施工过程中对车辆、人员等带来不便,需要施工单位结合水坝堤防堵口施工现场进行分析,科学设计人员、车辆以及堵口路线。除此之外,施工单位还要充分做好施工现场的水文勘察工作,通过定期检测方式对口门水深以及水流速度进行记录。同时还要全面了解施工现场的土质情况以及河流变化规律,从而为后续施工顺利展开提供保障[3]

3.2主要施工方法

结合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水坝堤防堵口施工实际情况来看,施工单位普遍采用平堵、立堵以及混合堵三种施工方法进行施工,所谓平堵,主要是根据水坝堤防口门确定轴线,并将施工物料由上至下对口门进行填抛,直到填至物料高度高于水面高度为止。所谓立堵,主要是指在施工过程中结合水坝堤防两侧轴线,将物料向水中填抛,使口门逐渐缩小,直至并拢。而混合堵,则是在水坝堤防施工过程中将平堵和立堵混合使用。

3.3主要施工技术

当前,水利工程中水坝堤防堵口施工常见的技术有三种,分别为合拢技术、裹头抢修技术和水坝堤防施工后技术。具体可以从以下三点进行分析:

3.3.1合拢技术。这种技术使指水坝堤防工程口门两侧缩减到2~3m左右时,称为合拢技术,口门合拢后,需要通过物料将其全部封堵。合拢技术又分为三种形式,第一种为沉排合拢,主要将树枝进行绑扎,使其形成沉排,后将绑扎的沉排放入土袋中,利用人工将土袋运往水坝堤防合拢位置,并将沉排中的土袋抛压除去,直到高于水面为止。第二种为衡量合拢,主要是在水坝堤防合拢处用直径大于20cm的木杆横放在口门处,并在木杆下方打一排木桩,继而将土袋填抛在中间位置,从而达到水流阻断效果。第三种为关门合拢,主要是指在比水坝堤防合拢处宽的木桩上捆扎干草,并放入口门处,从而达到水流阻断目标,而后需要抛压土袋,从而完成合拢

[4]

3.3.2裹头抢修技术。如果水利工程中水坝堤防发生决口,需要及时采用裹头抢修技术进行控制和处理,从而避免堤坝坍塌,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避免造成严重的经济和人员损失。裹头抢修技术在应用过程中,需要使用防虫材料,对决口出进行处理。想要及时控制决口,降低技术操作难度,技术人员可以结合决口水流的强度计算水流到达水坝堤防口门时水流的宽度,进而在口门附近较为合适的位置将水坝堤防主体挖断,并在新的地头进行裹头,在运用这一技术时需要注意,裹头的设计需要结合水位、水流、土质等条件进行科学分析和设计,如果在水流缓慢并且土质较好的情况下,技术人员可以在堤头周围打桩并进行填土。如果需要将堤坝主体挖断进行裹头,需要技术人员沿着裹头方向再向下深挖2m左右,并结合水流速度对裹头进行处理。除此之外,想要避免水门坍塌,技术人员还要设计裹头迎水长度和背水长度。

3.3.3水坝堤防施工后技术。水利工程竣工后通常会留下节流坝。节流坝具有体积小、空隙多的特点,想要提高其防水、防洪效果,需要技术人员针对性采取措施提高其安全性和稳定性,结合我国当前水利工程施工标准进行分析,水坝堤防的断面较为薄弱,时常引发渗水、流土等问题,如果不及时处理会产生决口。为了避免这一问题,需要适当提高水坝堤防的高度,从而有效避免各种事故的发生。

结语

为充分发挥水坝水利工程的应用效用,有效预防水患灾害问题出现,及时控制问题严重程度与影响范围,因此需要持续加大对水坝提防堵口施工技术的应用力度,明确各项技术应用要点,为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王方铭.水利工程堤防防渗施工技术的分析[J].中外企业家,2019,637(11):111.

[2]陈亚光.水利工程施工中的水坝堤防堵口施工技术[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369(11):130-131.

[3]赵德远,乔鹏.水利施工中水坝堤防堵口施工技术综述[J].城市地理,2014(18).

[4]洪波,王宇.水利施工中水坝堤防堵口施工技术综述[J].科学技术创新,20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