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规范化管理的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9
/ 2

基于规范化管理的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思考

贾超杰

河南省经济管理学校,河南 南阳 473034

Thinking on the Mode of Modern Enterprise Economic Management Based on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JIA Chao-jie

(Henan Economic Management School, Nanyang 473034, China)

摘要:企业经济管理是企业经营生产非常关键的一个环节,也是市场竞争中提升自身竞争力的一种体现。论文通过对企业经济管理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规范化管理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中的应用。

Business economic management is a very critical link in business operation and production, and it is also a manifestation of enhancing one’s own competitiveness in market competition. The paper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standardized management in modern enterprise economic management mode by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enterprise economic management.

关键词:规范化;企业经济;经济管理;管理模式

standardization; enterprise economy; economic management; management mode

F272

1 引言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得以逐步完善,这就使我国现代企业的经济管理模式需要满足更高的要求方可更好地为企业所服务。这主要是因为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组织机构较为僵化,管理理念和模式都过于落后,致使企业的实时发展无法跟上社会发展的步伐。为了促进现代企业的可持续发展,企业需要促使经济管理模式朝着规范化的方向发展,并充分发挥其规范化的作用与价值。

2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的特征

所谓现代企业经济管理,就是把企业所有的资源进行规划、协调和整合,并通过合理的、程序化的模式将这些资源转化成经济效益的经济管理行为。

2.1 综合性

对于现代化企业而言,其内部的经济管理模式渗透至企业日常经营与管理的细节之中,企业对资源进行配置的过程中,一方面需要对自身所处的盈亏状态予以考虑,同时还要对企业资源的研发成本以及未来的进一步开发有更深的考量,做到对资源的统筹规划,这样的经济管理模式可以使有限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并产生更大的利益。

2.2 指导性

不同于往日企业决策依赖于上层领导,现代企业管理模式更多地体现了与社会经济和市场经济相适应,运用科学、信息化的手段创造更先进的管理模式和程序,针对当前市场发展趋势以及企业自身资源进行分析比对和综合评估,从而做出更有利于企业长久稳态发展的决策,这种指导性减少了企业运营成本,使企业自身的资源调节更加灵活便捷。

2.3 规划性

企业所采用的经济管理模式在与企业当前所处发展阶段相适应的同时,应结合市场动向,把握期管理模式并实时调整,与社会需求相匹配,从长远的角度科学规划企业未来的发展方向,不断整合企业的经济指标,为企业下阶段的发展打好基础并提供参考。

3 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存在的问题

3.1 经济管理意识较差

当下部分企业的管理者对于经济管理仍然不知其存在的真正价值和作用,认为经济管理只是对企业中的资金进行管理,对于资金如何使用和未来规划都有着疑惑,这些人对企业的经济管理意识较差,并不认为企业进行经济管理就能带来许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而且企业的部分管理者自身的思想意识较为传统,有些管理者尽管已经认识到现代企业经济的重要性,但是在开展实际创新和变革的过程中,措施难以落实。还有部分企业管理者仅仅关注眼前的经济效益,缺乏长远的规划和远见,导致在经济管理过程中出现了部分重大失误[1]

3.2 企业的管理人员素质不足

企业的经营管理中,管理者的综合素质水平达不到企业的要求。许多企业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水平不足,在一定程度之上也妨碍了企业的快速发展。原因大致可分成下列几类:①企业管理人员的变动比较频繁,造成管理人员综合素质难以提升;②不完备的管理制度。企业的评价和激励制度欠缺一定的公平性,对企业管理人员的积极性起不到激励的作用,妨碍了企业经济管理效果的增强;③企业部分管理者心理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不足,在企业的经营管理中欠缺充足的管理经验,管理能力不足,对企业的转型产生了负面影响,无法提高企业的经营管理的水平。

3.3 企业组织制度极不健全

大部分现代企业均未能建立起完善的经济管理制度,究其原因,主要在于未能给予经济管理活动应有重视,因而没有做好相应的顶层设计,导致制度中存在一定的漏洞,加剧了经济活动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尽管这些企业确有经济管理规章,但从整体上看,其内容表述大多模糊不清,缺乏具体性,因而往往流于形式,并未具体呈现经济管理活动的各个环节与各项细节,没有具体规定经济管理人员的具体权限和职责,导致权责不明、工作人员缺乏责任意识的情况出现,无法真正发挥约束和规范人的行为之作用,不利于推动现代企业发展。此外,企业所指定的经济管理规章制度在执行时也未能获得有效监督,因而存在较强的主观随意性[2]

4 推动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活动实现规范化的具体策略

4.1 转变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

及时扭转企业管理人员的观念是构建规范化的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重要一环。首先,要针对经济管理模式的相关研究和著作及时了解和认知,而且还要定期对这些企业经济管理人员进行培训,使其能对经济管理模式规范化的重要性有正确的认知。另外,可以在企业之中加强宣传,运用社交平台、企业公示栏等宣传经济管理的重要性,这样一来促使企业员工认同这样的理念,并参与到工作之中去。企业管理者要时刻用新的理念来应对当下所出现的经济问题,并站在企业的长远发展进行思考。

4.2 加大人才培养力度

企业需要选择能力和经验丰富的人才当作主要培养对象,使企业的人员能认识企业在长期工作之中的实际操作。同时在招募人才的过程之中,既要考察其对经济管理的认识,也要研究员工的优势,在此基础上使其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同时为了激发其工作积极性,企业可使用合适的激励机制对管理人员展开奖励,防止人才的流失。在此基础上企业内部管理的发展也要求企业负责人对有所不同部门的员工展开具有针对性的管理,使企业的管理人员能全身心投入工作。在发展的过程中经济管理是企业重要的管理工作,因此要对其管理人才进行培养[3]

4.3 建立健全内部组织机构

基于经济管理活动的复杂性和广泛性,现代企业必须对自身组织机构进行健全,企业应对经济管理人员进行明确的层级划分(高层、中层、普通),具体规定不同层级管理人员的相应职责,力求实现权责统一的经济管理,增强经济管理活动规范性。其中,高层经济管理人员应对与企业经营活动相关的经济法律法规形成充分全面的了解,并将其内容传达给其他层级的经济管理工作人员。与此同时,企业还应从自身经营与发展宗旨出发,制定经济管理方针政策,严格保证经济管理工作人员在展开管理工作时,遵守方针政策的理念要求,从而增强经济管理的规范性与实效性。

4.4 合理构建经济管理体系

首先,要通过高层管理者、各个部门主要领导以及员工之间的相互沟通,结合企业的经济发展目标等相关因素,设计以高层管理者为主导,各个部门领导负责,全体员工配合执行的规范化经济管理体系。同时各级管理者要定期互相沟通,定期与员工沟通,广泛吸收员工建议,针对实际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经济管理体系,以此促进经济管理体系的不断完善,为规范化经济管理模式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保障。其次,企业要强化对经济管理规范化工作的监督力度,结合员工的建议以及经济管理规范化的实际需求,建立一套各个部门自我监督、互相监督、互相制约的监督体系,以此保障规范化经济管理模式能得到科学、高效的落实。

5 结语

综上所述,在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大环境下,现代企业只有通过确保自身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才能更快地实现自身经济利益的最大化,促进自身企业经济的长足发展。企业在促进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发展下,还需要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做好经济管理工作,从而推动企业的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黎助.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模式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5(09):131.

[2]闵海权.新形势下企业经济管理规范化模式研究[J].财经界,2019(09):60.

[3]张景河.现代企业经济管理模式的规范化策略探究[J].经贸实践,2018(17):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