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9
/ 2

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的良好行为习惯

卢奕灵

广东省 珠海市平沙镇中心小学南新教学点, 广东 珠海 519000

学生在学校,不仅要学习科学文化知识,更要注意良好行为习惯的养成。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协调性不高,认识水平低,若不注意,就有可能成为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习惯。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是非常重要的。然而要培养小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不能让老师每天都在苦口婆心地教育,如何能让学生意识到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做到自律呢?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充分利用班干部,引导教育学生,形成自律。

小学生要从小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离不开家庭和学校的教育。而学校的工作又是十分繁琐的,尤其是班主任,工作量较大,这时就需要发挥班干部的作用。我接触低年级的小学生比较多,刚开始他们的行为习惯很差,班主任教育了效果也不明显,我发现班上有两个小女孩具有一定的管理天赋。因此我制定班规,利用学生来管理学生,要求学生必须遵守纪律,并有适当的加分和减分,班干部和小组长都要起到督促管理的作用。我给每个小组的小组长一个登记本,专门记录学生的奖惩情况。每个月算一次总分,评选出前五名。这同时也是期末评三好学生和各奖项的重要依据。这样,学生有了行为准则,学生的自觉性、主动性便提高了。经过一个月的实践,许多学生都能自觉地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养成了良好的行为习惯。习惯成自然,好的习惯能使学生受用一生,也能使老师教育管理更加轻松。   二、从细节入手,渗透学习习惯的培养。 良好的学习习惯可使学生顺利地按要求完成学习任务,从而大大提高学习效率。从小培养他们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当前的学习和今后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我认为严格要求,反复训练,是形成良好习惯最基本的方法。在训练中我做到“明确要求,指导具体”。为了明确要求,我从每个细小的动作入手,如:站、坐、行、走,随时都要给予指导。要求学生集合站队做到“快、静、齐”,坐姿要端正,上下楼梯靠右走。这都要经过多次严格训练,反反复复,做得不好,严格批评,反复训练。如:学生的作业习惯,我首先制定了三个要求:1、书写规范,,2、格式正确,3、按时完成、及时订正。用这三个要求经常指导孩子的作业,给予评判,做得好的印上小红花,及时给予鼓励。并经常在全班展览优秀作业,这样既鼓励了学生本人,也促进了大家的积极性。

  1. 重视家校合作,实现共赢。

让孩子始终保持良好的行为习惯,家庭的作用不可忽略。有些孩子,在家中和在学校是完全不同的表现。家庭作为孩子教育的第一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因此,我利用空余时间,通过家访、打电话、微信聊天等方式向家长了解学生在家的情况,希望家长能配合老师的工作,共同督促孩子的成长。

我在平时的工作中仔细观察每一个学生的表现,寻找每一位学生出现或者可能出现的问题,并及时告知家长。小学生特别期待得到表扬,我发现他们做得好的地方,便及时告知家长,让家长和老师一起鼓励孩子。有些孩子如果没有人鼓励他们,可能很快就会放弃他们正确的做法与行为,而我们作为教师,应该做的就是及时与家长进行沟通,对于学生的优点进行鼓励和肯定,让他们的闪光点不断发光。同样的,孩子们的是非观并没有很好地建立完成,有些事情他们会做错,而我们作为教师,在这方面就更要仔细观察,并与家长及时合理沟通,防患于未然。

四、以身作则,用榜样力量培养习惯

模仿是加强道德行为习惯培养的一个重要途径。对于小学生,特别是低年级的小学生来说,教师的以身作则对他们的言行起到决定性的作用。因此,教师具有高尚的道德品质,才能培养学生正确的道德行为。身教是一种潜移默化的重要教育方式,身教的感染力是非常强大的。我在教育教学中,要求学生做到的,自己要先做到,所以老师要非常注重自己的言行。刚开学时,我发现有几个学生很不懂礼貌,见到老师不打招呼等。礼貌贵在真,是对他人诚挚的尊重,同时亦是提醒别人尊重自己的巧妙方式。于是我决定以自己的言行来感化学生。在平时我主动跟学生打招呼,同时用了些礼貌用语。久而久之,在温馨的环境中这几个学生懂得了尊重他人,懂得了礼貌待人。还记得在一次大扫除,为了使每位学生都能认真负责地完成任务,我首先拿起一块抹布,带头擦地,把讲台位置擦得干干净净,行动是无声的语言,不需任何鼓动性的语言,劳动时,学生都自觉地按照老师的分工,热火朝天地干起来。同时还与老师比一比,看谁干得又快又好。同样学校要求学生的指甲长了要剪,不能涂指甲,看到地上有垃圾要主动捡起,我首先要求自己做到,再去要求学生,就这样学生看到我的行为,他们慢慢感化了,也自觉养成好习惯了。

教育实践证明,班主任在培养学生良好行为习惯方面担当重要角色。当然,转变学生的不良习惯只靠学校、老师是不够的,还需家庭的共同努力。总而言之,良好的行为习惯的形成并非一朝一夕之功,它需要学生长期努力,需要老师不断地督促引导。对学生进行行为规范训练,必须持之以恒,像滴水穿石一样,一点一滴,日积月累,使养成教育真正变成学生的内在需要,促使他们自觉养成各方面的良好行为习惯。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