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承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历史教学与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8
/ 2

传承历史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历史教学与高中生文化自信培养研究

阎梦芳

河北省廊坊市大城县职业技术教育中心 065900

摘要: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区域体化进程的加快,政治、经济、文化等各要素相互交融和碰撞推动了世界经济的发展。国家仍然是民族存在的最高组织形式,文化是一个国家的软实力,也是组成综合国力的重要部分。高中生作传统优秀文化的继承者和发扬者,坚定高中生的文化自信,能为国家文化发展注入创新的动力源泉。

关键词:高中历史;课堂教学;高中生;文化自信

高中历史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让高中生树立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立足新课程改革的目标优化课堂教学,[1]以文献法、访谈法、调查法等多种方式吸收先进的教学经验,进一步分析归纳教学方法,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针对高中生的身心发育特点探索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意义,能进一步坚定高中生的文化自信。

一、在历史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必要性

(一)提升学生的文化自觉性和文化自信心

党在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将文化自信纳入道路自信、制度自信、理论自信之中,将四个自信融为一体更能体现国家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提升文化自信是实现文化强国这一战略目标的重要途径,在高中历史课程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的教育内容,能够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让学生们将理论知识和爱国热情结合起来,能够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公民自觉性,增强学生的国家归属感和认同感,将自己的命运和国家的发展牢牢地联系起来,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1. 有助于提高教师的综合素养

历史教师挖掘历史教材中文化自信的教学资源,不断延伸历史课堂教学的价值,需要历史教师对教材深刻把控,深入解析新课改教学的目标,从教材出发探索实践操作的可行性。在高中历史教学中渗透文化自信教育技能提升教师的[2]历史文化修养,又能提升历史课堂教学的质量。历史教师从文化自信的视角进行教学设计,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对各个历史事件进行对比需要历史教师具备一定的思辨能力去挖掘历史文化中的先进之处,呈现历史任务可贵的精神风貌,以较高的教学经验传授给学生,以教学能力把控教学节奏,调节教学内容,寓文化自信于教学中,进而让学生感受到革命先辈及历史先贤的文化精髓,实现文化自信的提升。

  1. 有助于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

高中历史文化教学中学生们能够从历史史料中的人物、背景、原因、进程、结果等诸多事实中总结经验,以发展的眼光认识世界,将历史和未来进行时空连接,让学生们以全局观去改变学生认识世界的思维,拓展学生的历史视野。学生们通过历史学习能了解世界各国的文化根源,认识各民族文化形成的脉络,以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去理性的认识中国的历史,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学生们在对比学习中能综合认识各民族之间的文化内容,具备对先进文化的鉴赏鉴别能力,进而以本国的文化自信为动力,将文化精神传承发扬下去。

  1. 文化自信视角下的高中历史课堂教学策略

  1. 挖掘历史教材中文化自信的资源

高中历史教材中蕴含丰富的文化自信教学内容,需要历史教师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中国的革命文化,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这三个方面作为教学的载体进行文化自信的渗透。比如,在让学生们认识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教学中,历史教师有意识的让学生们全面认识儒学、道学、法学、墨家的思想主张,能让学生在对比中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中的精华与糟粕,进而认识到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之所以屹立于民族之林的必然性,提升学生的民族自信心。历史教师在教学中要合理开发课程教学资源,选择恰当的史料补充到历史教学中,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将文化自信的历史情怀融入到教学中,促进学生全面的认识世界,认识中国。

  1. 丰富文化自信教育内容

历史教师在历史课程教学中不仅能从历史教材中对历史发展史、人物史、事件史料中寻找文化自信的内容,让学生构建整体的历史学习体系,增加学生的文化自信。历史教师还可以利用现代化信息技术,挖掘新媒体教学的资源,让高中历史课堂教学变得生动有趣。历史教师在教学中,引入议题式教学的模式让学生们以辩论和小组讨论的方式分析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建立、发展、完善的过程,让学生们理解民主与专制斗争的曲折性和复杂性。给学生们播放大国崛起的纪录片,让学生们在声画结合的教学中进去情境,以听、说、读相结合的学习方式理解人类优秀的文明成果,在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对比中理解资产阶级代议制的局限性,以多样的教学方式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

中国历史文化源远流长,包罗万千,历史教师发扬人文精神,以体验式和感悟式教学方法进行历史教学就是培养学生文化自信的生动教材。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历史课堂教学不再是照本宣科的灌输式教学,而是融合着历史音频、历史史料、历史图片、历史实物等多种元素的历史课堂。历史教师在教学中从多种角度给学生们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的成果,能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参考文献:

[1]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谈高中历史教学中的家国情怀教育[J]. 郭天成,杨成伟.  学周刊. 2019(09)

[2]历史课堂家国情怀培育策略——观摩“从局部抗战到全面抗战”一课教学断想[J]. 王川芳.  中学历史教学参考. 201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