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变策略,让识字教学精彩起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改变策略,让识字教学精彩起来

李红

陕西省西安市鄠邑区五桥小学 710300

概要:新课程改革后,识字量的增加,作为我们老师也要更新观念,调整方法,提高学生识字兴趣;在教学中聚焦重点,将精力和时间用在刀刃上,提高识字教学效率;注重复习巩固,降低识字的出错率。

关键词:识字教学、教学现状、改变策略

识字是一个人终身学习的必要条件,因此新课程增大了低年级语文教学的识字量,面对上千个方块汉字,面对一群活泼、好动的低年级学生,我们老师应如何更新理念、调整方法,提高识字效率,避免识字教学变得枯燥,下面我想简单地谈一谈。

一、更新观念,减轻识字的负担

(一)教学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一些老教师的教学观念还比较狭隘,总希望“一步到位”,甚至“认”与“写”不分,有意拔高要求,人为地加重学生的学习负担和心理负担,要求学生学完课文后就能把一类字和二类字都掌握,达到会认、会写、会组词造句。这种“一步到位”的思维模式,对于新课程而言,显然是不恰当的。课改后,识字量“暴增”,我们如果还用这种观念去教学,会搞得老师和学生都筋疲力尽。

(二)改变策略

小学低年级儿童在思维发展上以形象思维为主,在他们眼中,汉字可能就是一个个抽象的符号。汉字的识记对他们而言是需要经过一个逐步吸收的过程。课文只是为生字的出现提供了一个场景,在以后的教学中,老师有意识地让它经常出现在学生的眼前,学生与它见面次数多了,自然就会将它记在脑海中。这就跟人与人的交往是一样的,第一次见面有点陌生,多见几回,自然而然就熟悉了。因此,对于识字教学不能把目光局限在一课一课的教学上,要有一个宏观的识字理念,要有“细水长流”的打算。

另外,低年级教材中要求会认会写的字大多是使用频率高的字,老师完全可以课内课外相结合,加大课外阅读,有意识地提高一类字的使用率和二类字的呈现率,让学生逐步掌握这些字。另外许多汉字的内涵是很丰富的,构词能力也很强,学生只有在大量的阅读中,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才能渐渐熟悉一个字。

  1. 改变方法,提高识字的兴趣

(一)教学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有些老师为了调节课堂气氛,常在课堂上让学生做各种识字的游戏,如“找朋友”,游戏规则是一组学生手拿“字音”卡片,一组学生手拿“生字”卡片,相互找一找,拿生字的学生找到拿相应字音的同学,手拉手站一起,就是找到朋友了。这确实让课堂氛围轻松,但组织起来要占用时间,而且儿童的天性是贪玩的,有些学生趁机浑水摸鱼。一节课看着热热闹闹,但学生40分钟又真正学到了多少东西呢?

(二)改变策略

1、在教学中,老师可以制作一些课件来辅助教学,如生字的复习可以采用摘苹果、夺红旗、打纸牌(生字卡片)等简单、操作性强的课件游戏完成;还可以通过声音、图片创设情境,让学生身心愉悦地去识字。

2、要想让学生记住生字,读是必不可少的。但儿童总是充满好奇,一成不变会让他们心生厌倦,只有不断变换方式,才能吸引他们的兴趣。因此,低年级教学,老师要将读的形式变得多样化一些,这样学生才不会觉得枯燥。如:( 1)开火车读。(2)大小声读。(3)拍手快慢读。每个词语可以让学生用手打着节奏,先看准读准,慢读一遍,再快读一遍,接着读第二个,以此类推。(4)同桌互读。让同桌互读互听,相互纠错,是一种省时、省力的学习方式。

3、老师可以根据汉字特点,采用灵活多样的识字方法。可以看图识字;可以编故事、儿歌、口诀识字;也可以猜谜语识字;还可以按汉字的造字规律识字。老师的示范作用,也在潜移默化中向学生渗透了识字方法,一举两得。

三、突出重点,提高识字教学效率

(一)教学现状:

在实际教学中,许多老师为了体现自身的“认真”,对每一个字的音、形、义都细致分析,用力过猛,从而占用大量教学时间。

(二)改变策略

首先注意将精力和时间用在刀刃上。要“认”与“写”分流,对于要认的字有特征抓特征,符合造字规律,按规律识记,高频汉字可以“整体输入”,主要是采用多种方式复现帮助识记。其次对于要写的字,我们首先要教会学生观察和分析字的结构,另外注意关键笔画、易写错部分的强调。当然,我们也可以将每个字的笔画编成简单的口诀,边念边写。如教学“信”这个字,我就边在黑板上写边念道:“撇画斜中微弯到中线,竖画直而端,点画如雨点,中线以上写三横,一横长,两横短,口字要比三横宽。”

另外由于汉字大多都是由一些固定的偏旁部首组成,可以让学生通过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以旧记新”。教学的重点应放在一些结构复杂的字和学生易混淆的形近字上,例如我在教学北师大版二年级下册《山寨》一课,本课一类字有“拐、弯、亏、狗、垂”五个,“弯”上部分的两点学生有时会把方向写反,“垂”中的横画很多,且要求第三横写得最长,最后一横写得最短。因此我将重点放在“弯”和“垂”两个字上。

四、注重复习巩固,降低识字的回生率

(一)教学现状:

人对事物的认知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温故而知新是很重要的。而有些老师在教学中忽略了对生字的复习巩固做系统安排,从而导致识字回生率很高。

(二)改变策略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理解力有限,学习时大多运用机械识记,往往记得快,忘得也快。因而老师要根据艾宾浩斯遗忘规律和教学内容、学生识字状况,安排好复习巩固的时间和内容。

首先,对于学生易混淆的字,要花心思巧记。如学生分不清“拔”与“拨”,我就告诉学生可以这样记: “拔”就是把一撇拔掉了。其次汉字中有许多同音字,学生在初学时,它们是分散在每一篇课文中,不利于学生比较,老师可以安排专门的时间进行集中辨析。这些字主要分为两类。一类为形旁不同,带有同一种声旁的形声字,如:“请、情、晴、清”,这一类字教师可以通过讲解形旁的表义作用,让学生在相互比较中掌握各个字之间的差异。另一类如“在”与”“再”;“做、作 坐、座”;“有”与“友”等,教师可以多创设一些语境,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感受这些字在用法上的区别。

总之,时代在发展,教育也在不断改革,我们老师应与时俱进,不断探索,使识字教学变得精彩起来。

参考文献:

《语文新课程标准》

《实用小学语文教学90法》广东教育出版社

崔峦《课程改革中的识字写字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