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食品 巨峰葡萄南方生产技术基本要点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绿色食品 巨峰葡萄南方生产技术基本要点

覃立民

广西柳州市柳江区农产品开发中心 广西 柳州   545100

[摘要] 巨峰葡萄,原产于日本,1959年引入中国,本品适应性强,抗逆性良好,果实穗大粒大,平均穗重450-600克,颗粒均重12克左右,较重的达20克左右。适合南方亚热带季风气候种植 ,一般6月下旬可上市 ,为南方早熟品种,成熟时呈紫黑色,果皮厚,味甜汁多,酸甜可口,含糖量16%以上,有品质特色,发展前景看好。

[关键词] 绿色葡萄;南方生产技术;基本要点

1.范围

本规程规定了绿色食品(巨峰葡萄)南方生产的环境要求与规划、栽培、肥料、农药的使用以及控制、采收等技术措施。

本规程适用于绿色食品(巨峰葡萄)的南方生产基地。

2.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所用的条款通过该标准的引用而成为该标准的条款。所有注有日期的引用文件,其后的修改单(不含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该标准,但是,建议依据该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使用这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有不标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适用于该标准。

NY/T 391-2000绿色食品 产地环境质量标准

NY/T 393-2000绿色食品 农药使用准则

NY/T 394-2000绿色食品 肥料使用准则

3.产地环境要求

3.1种植基地选择

3.1.1基地选择

以NY/T 391-2000绿色食品产地环境质量标准为规定,生产基地的选择点应远离城市和工业污染源之影响。

3.1.1.1 气候条件

月平均气温10℃以上的活动积温,年积温4000-6500℃为宜。

3.1.1.2 交通条件

生产基地交通便利,机耕路可通达,远离污染源,具有可持续的生产能力。

4.种植

4.1品种的选择

根据气候、土壤之特点,结合品种的耐储运性、抗逆性等制订方案;同时综合分析当前社会经济特点、市场的发展趋势、人们的消费习惯等因素。选用优质丰产、抗逆性强、适应性广、商品性好的巨峰葡萄,优先选用改良过的。

4.2.选地

巨峰葡萄属浆果,不耐长途贮运,建园地点应靠近城镇,交通方便,以肥沃深厚,酸碱度6.5—7的砂质壤土为宜。地势要求平坦、排灌方便、土壤肥力高、耕作层深厚。

4.3施肥

4.3.1 施肥原则

充分满足葡萄对各种营养元素的需求,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施用农家肥(原料包括秸秆、杂草、人畜禽粪尿等),堆肥需经过高温的发酵,以消灭各类寄生虫卵和病原菌、杂草种子,使之符合绿色食品的卫生标准。严禁施用未经无害化处理的饼肥、人粪尿,禁止使用硝态氮肥。有机肥与化肥需得配合使用,无机氮与有机氮之比不超过1:1。

4.3.2 使用肥料种类

农家肥料及有机肥料、无机肥料(矿物质)、有机无机肥料、有机复合肥料、掺合肥、腐殖酸类肥和微生物肥料等商品肥料。

4.4 架式和架材

4.4.1 架 式

分篱架式,棚架式,“T”形垂帘式等多种。南方雨水多,为有利于控制葡萄病害的发生,普遍采用小水平棚架为主或篱棚相结合架式。

4.4.2 架 材

因地制宜,经济适用,取材又方便的原则多采用竹木、活桩、接合柱、石条,水泥钢筋预制柱等。

4.4.3 搭建棚架

水平棚架高度一般高1.8米左右,支柱间距3米左右。

4.5 定植时期与方法

定植时间12月—2月,即落叶后至萌芽前。

灰线在定植前按设计好的行距进行放置,以线作为中心挖深宽为80-100cm的栽植沟,沟底垫放发酵腐熟好农家肥,每亩4000—5000 kg,或每亩复合肥40 kg,覆表土做成高山地面上10—15cm的畦。

定植需按照设计好的株距定点,在点上挖深宽约30cm穴,再把经过挑选,整理,栽植不宜过深,根茎与地面齐平或略高。

4.6、葡萄的管理

4.6.1幼树的管理

4.6.1.1 合理设置密度

早期密植通常以每亩220株为宜,对于土壤瘦、肥水较差的植物种植则需更密些。反之,稀些。一般采用行株距3x1米,选用壮苗定植,定植后发现缺苗应及时补种。

4.6.1.2 施肥多次少量

栽植当年必须达到一定的生长量,这样主蔓在粗壮程度上才能合格。基于此,每当幼苗长出3-4片叶子便应立即开始追肥亩尿素10—20 kg。

追肥应按照少量多次的原则进行,并在浓淡上采取先淡后浓的方案。

4.6.1.3 修形丰冠

幼苗定植后,于靠近地面处留2—3个饱满芽以剪截,并在萌发后留一个健芽以生长,其余全部抹除。新梢长至50一60cm时留两个壮梢作主蔓,其余留2—3叶摘心,作辅养枝。用竹、木棒设支柱斜靠篱架,引主蔓上架,以做第二次摘心。

4.6.1.4 冬季修剪

冬季的修剪多在12月中旬一1月,其中以1月为佳,修建时主蔓基部直径不够0.7cm的剪留5—4节;到达1.1cm以上则剪留15—20节。

4.6.2 结果树的管理

4.6.2.1 施 肥

开花前20天追施0.2%磷酸二氢钾叶面肥,入秋以后深改:待到定植的第二年秋,9月下旬至10月底的时候,顺着种植行外扩挖深宽沟,施以腐熟的有机肥2000—3000kg。

4.6.2.2 修 剪

4.6.2.2.1夏季修剪

及时抹芽:冬芽萌发后主干上的根蘖萌芽全部抹除以上每节保留一个健壮芽,其余双芽、多芽、叉口芽、背生芽分2—3次抹除。

合理定梢:抹芽时常无法区分营养枝和结果枝,单去除萌蘖和多发芽,剩下过多,而不加修剪会让架面无法透风与光,树体一旦缺少养分,则影响花与果的生长。

作法:一旦主梢长出3-4片叶子,有不够粗壮、过于密集或其生长位置不当的枝蔓统统抹去。

4.6.2.3 做好排灌

伏旱期连续8—10天不下雨,即上午l0时至下午3-4时叶片多会出现萎蔫现象,对此应及时做好排灌,达到地表土内层湿润即可。

5.病虫害防治

5.1防治原则

病虫害的防治要以防为主,以治为辅,科学防治。具体可分为农业的防治、物理方法防治、生物角度防治和通过合理使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

5.2农业防治

种植严选高抗型优良品种;选用无病种苗,对种苗施行消毒;事后以生石灰撒到病株的周围;同时尽量做到园内整洁,科学施肥。

5.3物理防治

用果实套袋技术、地面覆盖、除草、清园等。

5.4 生物防治

以菌治虫、以虫治虫、以鸟治虫等生物治虫手段。

5.5 化学防治

根据防治对象的生物学特性等特点,使用生物源型农药、矿物源农药,禁止使用毒性大、高残留和致癌、致基因突变等农药。

5.5.1 霜霉病

4月上中旬花期前使用安泰生100g兑水70kg喷雾,防治霜霉病。安全间隔期35天。

5.5.2 蚜虫

当葡萄蚜虫出现时(4月上旬)进行喷药防治,每亩仅用一次吡虫啉10%可湿性粉剂10g兑水50kg喷雾,安全间隔期35天。

6. 采后处理

6.1 分级。葡萄采后分级能减少损耗,便于包装、运输与贮藏,还能实现优质优价,满足不同的需要。葡萄鲜食用分级要严格执行绿色食品 葡萄NY/T 248-2000标准。

6.2、包装。用清洁、无污染、无异味、内壁光滑、卫生,外美观,重量轻便于回收及处理的容器进行包装。包装外应明确印有商品的品名、品级、商标、产地以及日期。

6.3、预冷。葡萄采后迅速预冷,降低果穗呼吸强度,延缓贮藏中病菌为害,防止失水萎蔫和落粒。

6.4、运输。用冷藏车(船)或冷藏集装箱运输,条件不具备,也可预冷到0℃后,采用普通汽车进行保温运输或保温集装箱运输,5-7天内可基本保持葡萄新鲜如初。

参考文献

罗晓锋;;南方地区葡萄设施栽培展望[J];三明农业科技;2005年02期

范丽华,郑铭西;南方葡萄设施栽培前景与栽培技术[J];中国南方果树;2004年06期

唐志鹏;南方葡萄设施栽培研究进展[J];广西园艺;2004年0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