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备 检修质量过程控制措施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7
/ 2

设备 检修质量过程控制措施探讨

高健 

神华国华寿光发电有限责任公司   山东省寿光市 262700

摘要:对于电力企业而言,设备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对于直接影响着生产的安全性和效率,因此需要做好设备的检修工作,通过高质量的检修工作来提高设备检修质量,更好地保证生产的正常进行,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基于此本文对设备检修质量过程控制措施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设备检修;质量过程控制;管理;质量体系

1 质量文件执行

1.1 质量计划文件

质量计划文件执行主要要做好以下两方面的工作:

(1)检修项目质量计划执行。检修人员严格执行检修项目质量计划文件要求开展检修工作。当检修中发现缺陷或其他原因导致检修项目变更时,须对应变更检修项目质量计划,同时对检修质量控制文件进行变更。

(2)物资备件监造计划执行。应严格执行既定的质量监造计划,按照验收节点安排监造人员及时开展质量验收见证工作,对供方生产制造产品的过程、方法、技术状态和质量状态进行验证 和监督,使产品符合合同规定质量要求。监造见证方式为文件见证(R 点)、现场见证(W 点)和 停工待检(H 点),每项监造内容完成后,制造单位和监造人员均须在见证表上签字。质量监造计划的执行须满足质量验收责任可追溯的管理要求。

1.2 质量控制文件

检修开工前,审批过的质量控制文件应移交给检修工作负责人,检修工作负责人须组织工作组成员认真学习并应严格执行。

(1)文件接收。移交给承包商的质量控制文件主要包括检修作业文件和质量管理程序文件,其中检修作业文件包括文件包、工序卡、作业指导书、焊接工艺卡等,工作负责人接收质量控制文件时,应对照移交文件清单核查文件齐全无误后再签字。

(2)工作实施。工作负责人要严格按照质量控制文件要求及时并正确填写相关内容。检修过程中严格执行既定 的检修工序、工艺,防止漏项、跨项,每完成一道工序必须及时打勾确认。

(3)质量签证。对于质检点(H/W)必须由各见证方确认签字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当W点验收不合格时自 动生成H点。必要时应在检修技术记录中全面记录质检点(H/W)的完成情况。

质检点验收必须提前通知到各级验收人员,双方按约定时间到场验收。监理工程师及设备工程师未按约定时间到场的情况下,可以进行下一道工序,W点自动转成文件见证点(R点)。

在检修期间如出现由于特性、文件或程序方面不足,使检修质量变得不可接受或无法判断的项目列为不符合项,对应级别的质量验收人员按不符合项管理程序,发出《不符合(不合格)处理单》。对于难度较大的不符合项,应由各单位主管领导组织各方代表或专家进行论证,并提出处理方案,经总工程师或生产副总经理批准后实施。对于让步接受项目,应做好记录并列入修后总结。

(4)工序变更。检修工序的优化,工作负责人应在文件包修改记录上注明,且由设备管理主体责任部门专业主管和生产技术部专业主管签字并注明日期,在下一次修订时要重新排序。

不定工序的处理原则:如该工序应设质检点,由检修承包商专业技术主管、设备管理主体责任部门专业主管确定不定工序;如该工序不应设质检点,由工作负责人确定不定工序。不定工序应在检修工序中标明清楚,在下一次修订时进行修订。

(5)文件关闭。整个工作结束后,工作负责人可按照下列顺序对检修作业文件进行整理

对所有要求的签字确认无遗漏。关闭后的“焊接工艺卡”、“不符合项单”等附在检修作业文件内,如有质量控制文件修改申请也需附在文件内。

工作负责人应在设备验收结束后24小时内将质量控制文件送设备管理主体责任部门审核签字,由设备管理主体责任部门负责关闭质量控制文件。

工作负责人应在机组检修完成后的7日内,将已关闭的质量控制文件原件及扫描件交由设备管理主体责任部门整理并归档。

1.3 资源配置计划文件

对修前策划的人力资源计划及工器具计划的执行情况进行核查,保证资源配置满足检修实际需求。

(1)承包商人员到位核查。根据前期策划的人员需求计划及承包商所提供的人员入厂计划,核对承包商实际入厂人员数量、资质,保证承包商人员满足现场实际需要。

(2)承包商人员技能测试。承包商技术人员及特殊工种人员入厂需进行专业技能测试考核,考核通过才能进行相应专业的检修工作。例如,焊工应进行切割、焊接作业考核,电工应进行拆、接线作业考核,脱硫防腐人员应进行鳞片或衬胶实际操作技能考核等,由相应的质量管理人员进行验收。

(3)工器具核查。首先,开工前应组织质量验收人员检查专用工器具是否完备,是否能够达到其使用目的。不合格的工器具严禁进入现场。其次,核对承包商所提供的量具清单与承包商入厂量具是否一致,量具数量、种类、精度是否满足现场测量要求,是否有检验合格证并在有效期限内。对重要数据测量的量具,质检人员应在现场对其进行校验,符合要求方可进行测量。再次,检修工作中使用的仪器仪表检验合格证须在有效时间范围内,并在使用前由质检人员进行检查,使用时监督工作人员正确地使用各种仪器仪表。最后,检查发现无合格证的量具、仪器仪表一律视为不合格,不合格的必须及时清出现场。

2 修中缺陷分析与处理

2.1 缺陷统计

在检修过程中应对每天发现的缺陷及缺陷的消除情况进行统计形成缺陷日报,上报给技术质量管理组,便于质量管理组掌握设备的健康状态及精准了解检修的质量情况。

2.2 缺陷分析

(1)缺陷分级管控。根据缺陷的影响、处理工期、处理费用将缺陷划分为:一般缺陷、较大缺陷、重大缺陷。在检修过程中发现的一般设备缺陷,由工作负责人通知质量验收人员现场查看、分析原因并确定处理方案,处理完成后在质量控制文件中记录缺陷内容及处理过程;在检修过程中发现较大及以上缺陷时,应由监理或对应级别的质量验收人员(无监理时)发起不符合项通知单,组织专业组人员讨论,必要时召开专题分析会,制定处理措施。缺陷消除后按照不符合项管理程序要求进行签证闭口;对于修中发现的影响机组安全稳定运行、影响检修工期、需较多资源调配的缺陷,由生产技术部确认是否列为重大缺陷管控。重大缺陷应及时履行汇报程序,并由总工程师或生产副总经理负责组织专题分析会,必要时邀请包括设备生产厂家在内的外部专家参会深入研究,积极咨询和借鉴同类型机组经验,并尽全力协调各方资源,确保问题得到彻底解决。发现重大缺陷后应及时向公司生产技术部汇报。

(2)专题分析会。检修期间,发现较大或重大设备缺陷、需要质量让步接收、发生典型技术问题时,应及时组织专题分析会,所有专题会议都需要发布会议纪要、与会人员签到,并对会议决议进行闭环管理。

(3)设备解体汇报会。解体汇报会应在解体完成后 2 天内召开,由各单位生产副总经理主持,生产各部门负责人、 专业技术人员和监理等参加,并提前 3 天通知公司生产技术部。电力公司生产技术部安排有关人员参加解体汇报会(或者通过视频方式参加会议),并对修中质量管理情况按照公司《计划检修管理制度》中的相关要求进行检查评价;解体汇报会的内容主要包括:设备检修进展情况、项目开工情况、解体发现缺陷情况、主要缺陷及处理建议等;解体汇报会后3天内完成解体报告,经本单位生产主管领导审核后上报公司生产技术部。

3 作业环境控制

应提前辨识检修作业环境中可能对检修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各种因素,并组织制定相应的作业环境控制措施,在实际检修工作中严格执行。

参考文献

[1]陈学. 浅析电力设备检修安全过程管理[J]. 内蒙古电力技术, 2005, 23(12):50-52.

[2]郭可伟. 发电设备检修过程规范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D]. 华北电力大学, 2014.

[3]柳玉香. 电力设备检修监理工作控制方法探讨[J]. 中国科技信息, 2013(1):9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