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6
/ 2

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临床中的应用方法

许晓青

宜昌市第五人民医院 湖北宜昌 443007

摘要:牙齿属于人体组织中重要的咀嚼器官,随着时间的推移,牙齿会存在有程度不用的磨损及消耗情况,长此以往将导致牙齿出现缺损,当前,临床上常见的牙齿修复治疗方式为口腔种植修复术,在实施该治疗方法的过程中,患者牙槽骨的吸收状况会影响到其种植效果,将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用于口腔种植临床中可有效减少患者拔牙后骨密度的丢失,提高种植效果。

关键词: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口腔种植;效果

引言

口腔的种植修复将恢复患者的口腔基础咬合功能,提高其生活质量。目前,众多研究文献证实,在口腔种植及修复的过程中保障患者骨量填充的足够性,对于最终的牙齿种植效果具有较大的影响。当前,临床上在对口腔种植修复患者进行完拔牙工作后,大量的牙槽骨骨量将被流失,致使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患者的牙齿种植及修复效果,而在患者进行后期牙齿种植的过程中实施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可有效的改善患者牙槽骨骨量流失现象,且该技术结合了微创拔牙技术及骨引导再生技术,使之可减少对患者拔牙点组织的创伤性,最大程度的保护患者的牙槽骨,保障其牙窝部位的血液循环性,以此来为后期的牙齿种植提供一定的有利条件。

一、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现于我院2018年4月~2019年4月患者中随机抽取60例口腔种植修复手术患者作为本次研究样本,再采取随机数表法将他们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个组别,观察组30人,其中男性患者16人,女性患者14人,年龄都在24~65之间,平均年龄(38.4±0.6)岁,其中下颔磨牙缺失者11例,前磨牙缺失者9例,前牙缺失者10例。对照组30人,其中男性患者13人,女性患者17人,年龄都在23~62之间,平均年龄(38.5±0.3)岁,其中下颔磨牙缺失者9例,前磨牙缺失者10例,前牙缺失者10例。两组患者各项资料无明显差异,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比较价值。

1.2纳入标准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病人在年龄、性别、病情分布情况等方面无显著差异,自愿原则,参与研究之前签署知情承诺书,无手术禁忌症,无系统性疾病。

排除标准:吸烟患者、有相关并发症、有严重心脑血管疾病、卧病在床行动不便者、有语言文字交流障碍者、哺乳期、妊娠期患者。

1.3方法

在进行拔牙后种植保存工作之前,两组患者都进行相同的拔牙工作,常规消毒之后采用局部麻醉的方式,待患者进入麻醉状态后分离牙龈并拔出患者损伤牙齿。对照组采用常规的种植修复方式,观察组采用拔牙位点保存种植修复方式。两组患者均需要在拔牙后4~7天内服用消炎药物。

1.3.1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拔牙后种植修复方式。

1.3.2观察组

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拔牙位点保存的方式,在拔牙的同时或者随后,采取一定措施,能够做到最大程度减少牙槽嵴的吸收,为后期种植修复提供足够的骨量和良好的骨质。具体的操作方法是:局部麻醉操作进行后,即可进行点位保存,用BIO-OSS骨粉在患者牙窝出进行填充,填充完毕后再用BIO-GIDE胶原膜进行覆盖。避免脸颊与牙齿震荡晃动出现,同时切记要将牙窝中残留的炎性肉芽组织清洁干净,使用无菌生理盐水达到冲洗消毒的目的。每天冲洗口腔,持续冲洗一周,并在牙齿康复之前饮食以软食为主,注意保持清洁卫生。

1.4评价指标

两个月调查研究结束后,以患者术后种植修复程度计算成功率,并对比两组患者对于手术满意程度,根据患者反馈得出哪一种种植修复方法更加值得推广实施。

1.5统计学分析

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21.0对两组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本文指标血糖控制率、护理满意度用百分比表示,行x2检验。P<0.05表示数据存有差异性。

二、结 果

为期两个月的研究报告结束后,医疗人员对于种植点位骨量与种植牙宽度做了整体记录统计,具体情况如表1所示。

5f6f016480fab_html_9e2219d2314fdc8b.png

观察组30人,种植点位平均骨量为(7.23±1.31)颗,种植牙平均宽度为(4.01±1.02)mm,对照组30人,种植点位平均骨量为(2.45±1.02)颗,种植牙平均宽度为(3.25±1.63)mm,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且差距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

三、讨 论

许多患者在拔牙后的种植修复过程当中,除了追求能够更加安全有效地恢复患者牙齿咬合功能之外,对于美观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从种植学的角度出发,位点保存技术除了能够有效减缓剩余牙槽嵴吸收之外,还能够为种植体的植入提供适宜的三位位置,并且为种植体的植入提供良好的骨质,与种植体形成良好的骨结合。相较于传统的拔牙后种植恢复方法而言,这种方式虽然需要耗费人力物力财力更大,经过以上的实验对比,采用拔牙点位保存技术的实验组无论是牙槽骨的吸收还是术后牙槽骨宽度所呈现的效果都比采用常规方法的对照组要好,同时手术成功率也高于对比组。经本院实际研究测试,该方案能提升口腔种植的效率与成功率,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李卓睿,宫妮雅.口腔种植中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临床价值分析[J].保健文汇,2019,(3):43-44.

[2]朱彦来.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应用于种植牙的效果[J].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2018,23(4):193-195.

[3]刘怡.位点保存技术的现状与未来[J].口腔医学,2016,36(7):577-582.

[4]姜虹,孙鲁雁,王耀钟,等.拔牙位点保存技术在口腔种植临床中的应用方法及临床效果观察[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04):11+14.

[5]冷春涛 ,刘晓旭 ,袁媛 .口腔种植中采用拔牙位点保存技术的临床价值分析[J].全科口腔医学电子杂志,2017,4(9):36-37.

姓名:许晓青(1985.9.1);性别:女;籍贯:湖北宜昌;民族:汉;学历:本科;研究方向:医学口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