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艺术与策略探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6
/ 2

初中数学教学活动中的提问艺术与策略探究

莫庆飞

广西南宁市江南区明阳第二初级中学 广西 南宁 530226

摘要: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可见,在学习过程中,积极的思考、适当的探究是必不可少的,以此更好的掌握知识的本质与规律。问题是促进学生探究与思考的催化剂,问题的提出,能够使学生的思维飞快的运转,使其主动性受到刺激,从而积极探索知识,了解学习方法,体会学习带来的成就感,实现有效性学习。因此,作为一名初中数学教师,必须清楚的认识到课堂提问的重要性,通过结合具体教学内容与学生实际情况提出适当的问题,以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使学生能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掌握各个知识点间的联系,从而形成浓厚的学习兴趣,强化学习能力,实现课堂教学质量与效率的显著提升。

关键词:初中数学;课堂教学;课堂提问;策略

前言:在初中教育阶段,数学是一门非常重要的学科,其具有较强的基础性、科学性以及逻辑性,艺术、有效的提问不仅是开启学生思维的钥匙,更是带领学生深入探究的关键。众所周知,初中数学尚处于基础阶段,难度有限,然而由于学生本身对数学知识缺乏认识,再加之其天性好玩,无法全身心投入学习,致使课堂学习效率始终得不到提升。有效的课堂提问不单单能够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学生探索知识的欲望,同时还能够使学生抓住知识重点,提升学习效率。因此,初中数学教师除了要注重向学生传授理论知识之外,更要借助课堂提问发散学生思维,将其带到正确的学习方向上,以此确保学生有效学习,提升教学的实效性。

  1. 提问应该具有一定的目的性

众所周知,每堂课都有相应的基础性知识,也有教学的难重点内容,倘若教师只是为了提问去提问,而不能有效突显知识重点,就会导致学生不理解教师提问的目的,进而不知道如何回答才正确。因此,想要借助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同时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教师就必须要把握提问的目的性[1]。一方面,为了构建良好的课堂气氛,促进师生间的互动与交流,引导学生主动提出质疑,进而在不断探索中理解知识的内涵;另一方面,抓住学生注意力。有效的课堂提问需要教师一定的语言艺术,牢牢吸引学生注意力,使其能够更加专注的学习知识,从而获得良好的学习成效;除此之外,发散学生思维。学习数学知识,教师最害怕的并非学生学不会,是学生将某个知识点学死了,这对学生将来的发展将会造成极大的障碍。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中关于“特殊的平行四边形”一课相关教学内容的时候,这堂课的一个重要知识点为:各内角均相等,各边均相等的多边形为正多边形。这个定义中存在着两个重要反例,即矩形与菱形,其中矩形满足了各内角均相等的条件,而菱形满足了各边均相等的条件,但这两种图形均不是正多边形。为了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记忆,教师可以借助判断题的方式提问:①各边均相等的多边形为正多边形。②各内角均相等的多边形为正多边形。教师可以让学生相互讨论,并证实自己的结论,以此不仅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使学生思考问题更加严谨。可见,教师必须注重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与有效性,不断启发学生思维,使其对知识点形成多角度、多层次、多方向的认知,从而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教师必须明确提问的目的,使提出的问题可以激起千层浪,进而充分发挥课堂提问的重要价值。

  1. 提问应该抓住适当的切入点

许多教师在对课堂提问进行研究的时候,通常认为问题本身十分重要,对何时提问、如何提问却非常随意,认为其没有研究价值。其实不然,只有确保提问恰到好处,才能够突显其艺术性,从而提升教学效率[2]。因此,初中数学教师要想确保提问质量,除了要有效设计问题,突显提问目的性之外,还要找准提问时机,抓住切入点。首先,在课程导入阶段提问,要激发学生探究兴趣,活跃其思维,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其次,针对知识的重提问,教师应该充分抓住切入点,把学生引导至问题的核心,深化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最后,针对知识的难点提问,教师应该注重引导学生借助剖析问题的手段,使知识能够化繁为简,进而更好的理解知识。当然,有效提问还有许多切入点,如针对知识模糊处提问、结尾处提问等等,教师只有充分抓住提问的时机,抓住切入点,紧扣内容,就能够有效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从而实现高效课堂。

  1. 提问应该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虽然教师为了提升学生学习效率,会采取分层教学法针对性提问,然而课堂时间有限,倘若教师在各个环节均注意分层的话,很可能导致教学任务无法完成。因此,需要教师结合学生整体情况,以循序渐进的方式提问,帮助学生一点点、一步步的理解并突破知识的难重点。在针对知识难点展开提问的时候,教师也要掌握有效性方法,让问题层层递进,使学生能够一边理解一边消化[3]

例如,当课堂教学进行到初中数学人教版教材中关于“多变形的内角和”这部分知识内容的时候,针对教学内容教师可以设置如下问题:“多边形内角和是哪些角的和?内角和为多少度?N边形有多少个顶点,其内角有多少个?是否能够将多变形化作多个三角形求解?”通过这些问题,逐步引导学生剖析有关多边形内角和的知识,一步步将学生引向深入学习,从而使其更好的掌握知识的难点与重点内容。教师必须引导学生拓展学习思路,尽量避免其将思维局限在知识范围中,学生可以更深、更广的探究更多解题方法,进而充分实现有效提问的价值,提升教学实效性。

结论:综上所述,在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课堂提问是必不可少的一项教学环节,然而想要确保课堂提问的艺术性与有效性,教师必须积极探索提问的方法与技巧。以问题设计作为出发点,到提问目的、提问形式,再到提问的切入点、提问时间等,只有确保提问能够恰到好处,才能够真正发挥课堂提问的作用,进而活跃课堂教学气氛,激发学生探究知识的欲望,使学生能够在探索知识的同时,进一步掌握知识的难点与重点内容,从而提升学习的质量与效率。

参考文献:

[1]毛兴明.有效提问 成就精彩——初中数学教学中有效提问的实践与研究[J].数学教学通讯,2019(17):68-69.

[2]徐兆国.新课程理念下“如何提高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5):101.

[3]朱铁.提问艺术在初中数学教学中运用方法探究[J].学周刊,2017(12):189-1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