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小组合作学习的先行规划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6
/ 2

语文教师,小组合作学习的先行规划师

王文娟

温州市永嘉县桥下镇第一小学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表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落脚点应是在培养学生对语言文字的综合运用能力上,落在“培养人生交流和沟通等能力上。” [1] 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取向起点是“将交往的丰富程度与心理发展和个性完善的程度联系起来。著名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高级心理机能发展和深层次学习,都首先是作为个体间(即群体)的交往功能。” [2]语文课程与小组合作学习的价值取向不谋而合。小组合作学习与语文课程仿佛是磁铁的正极和负极,深深吸引。语文课程的教学改革迫切需要小组合作学习的落实,小组合作学习迫切呼唤语文课程教学实践的落实。那么做为一线的语文教师该如何在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又该如何分组?

一、规划科学合理合作学习小组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前必须要有个科学合理的小组。小组的组建直接影响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和结果。约翰逊兄弟认为能力异质小组的成员能更深入地思考,能给出并接受更多的解释,在讨论材料时能有更深远的见解。对于学习能力强的学生而言,不管是在能力同质组还是在能力异质组,他们的表现几乎一样。不过对于学习速度较慢、学习能力低的学生来说,同质小组有利有弊,能力同质能维护他们的自尊,不过他们的学习收获不大,学习效果要显著低于能力异质小组。异质小组各有各自的观点看法,易形成不同观点的碰撞,学生的学习质量会有所提高,而同质小组多为“志同道合”之人,共同话语多,便于交流的开展。综合不同分组方法的利弊,笔者选择“组间同质,组内异质的原则组建小组。组间同质是指班级的各个小组综合能力水平相同,组内异质是指小组内各个组员能力水平,擅长的方面是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成效还受小组规模影响。一般而言小组组员人数越多,则组员的参与程度越低,容易出现责任扩散现象,更容易出现因看法观点不同造成认知冲突矛盾。组员面对面更有利于互动的开展,传统的秧田式座位学生全部面朝讲台桌,学生难易达到面对面。小组组员的组建和座位的排列乃是当务之急。传统教室秧田式座位不利于学生进行合作交流,打乱教室桌椅排列位置势在必行,重新摆成u字型结构。笔者班级人数22人准备分成4组,两组5人,两组6人。学生分组依据不单单只是学生学习成绩,学习成绩只能代表学生一定程度的学习能力,不能全权代表学生的能力,综合考虑学生成绩、能力特点、性格特点、性别并在征求学生本人意愿的基础上组建小组分配组员,至少保证每一小组有一性格开朗领导组织能力稍强的组员作为组长备选。学习小组刚组建初期组长人选有教师根据学生表现指定。一段时间后各组组长一职可竞争上岗,甚至小组人员分配可打乱重新再组,一切可根据现实情况便宜行事。

二、规划合作学习小组梯度培训

合作学习小组组员分配,座位安排已就绪,接下来就是小组合作学习中“人”的问题。小组已确立,现目光要对准“合作学习”,那么怎么合作呢,怎么学习呢,学习什么呢?小组合作学习的基本技能教师是必须教会学生的,尤其是合作技能。教师对组员的合作技能的培训是小组合作学习顺利开展的保障。教师要教会组员明确职责明确自己的角色定位,对自己什么时候是聆听者,什么时候是发言者、什么时候是提问者有一个清醒的认识,不越权不缺位。当然合作技能可以在实践中慢慢培养磨炼的,但合作意识必须先扎根的。为了小组合作学习有序开展,教师要反复展示合作技能积极倾听,互相尊重和鼓励。为践行此目标,笔者与全班学生共同制作了小组合作学习准则,并将准则贴在教室的墙壁,时刻提醒自己。

1.别人发言时我认真听。

2.尊重他人,捍卫每个人参与的权利。

3.对事不对人,珍惜参与的机会。

4.需要时我会寻求他人帮助。

5.帮助并非是全程代劳。

教师得对每个小组的 “组长”进行额外高级培训,组长是这个小组的领导者,是小组合作学习能否有序开展的重要因素。一个合格的组长会凝聚全小组的力量带动整个小组牵动整个班级的小组合作学习。没有人是天生的领导者、万能者,这是需要教师长期好好培养的。组长要清醒地认识自己并不是小组的霸主、话痨,不能包办所有的任务,只是小组学习任务的组织者、引导者,组长视“小组活动”的顺利开展为成功。组长常常出现的话语应是“你对这个问题有什么看法?你是什么想法?你今天参与小组合作了吗?”而不是自己只顾在小组内滔滔不绝地发表自己的看法,多多聆听组员的话语,让自己的每个组员都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组长的能力是在不断实践中锻炼出来的,组长应明确意识到小组合作学习不是个别优秀学生的“一言堂”,肩负小组合作学习调剂任务。

三、规划合作学习小组个性文化

每个小组都有自己的特点个性,为展现小组特色文化,增强小组归属感,小组成员可为自己设计小组名称代号。语文教师得在小组个性文化上动动脑筋,引导组员为自己小组取一个富有积极意义又体现小组个性的名称。一个认可度高的小组名称,不仅增强小组凝聚力,而且充分激发学生参与小组合作学习的热情,一定程度上提高学习效率。经过小组成员们热火朝天地商议后,我班各小组分别确定自己小组的名字及小组寄语。第一组:梦想组,你们是我的梦想同伙人,我们的梦想将会在小小教室中生根发芽;第二组:启航组,滔天巨浪也无法阻止我们在知识海洋中扬帆启航,乘风破浪。第三组:永冠组,我是我自己的冠军,今日的我会打败昨日的我,每天都是不一样的我。第四组:雄鹰组,鹰击长空,鱼翔浅底,我们立志做翱翔于天际的雄鹰。这些普通俗气的小组名字却寄寓着组员们心底最纯真的愿景。

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语文教师对小组合作学习应有先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才能起到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语文教师在合作学习小组分组、组员与组长的梯度培训和小组个性文化三方面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这为具体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教学实践打下坚实的基础,铺就康庄大道。

参考文献:

[1]张海英,潘涌.语文小班化教学的实践创新[ J ].教育科学论坛,2010(10)

[2]盛群力,郑淑贞编.合作学习设计[ M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