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状况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6
/ 2

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素质状况分析

赵兰

襄阳技师学院,湖北襄阳 441021

摘要:中职学校学生大多属于升学无望、迫不得已选择学习技术的青年群体,由于这种并非基于自身的意愿,从而造就中职学校的学生素质状况堪忧。分析探讨中职学生素质状况,有针对性的进行素质提升,促进教育的良性发展,是中职教育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关键词:中职学生 素质教育

一、准确把握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

素质,也就是素养,是人们在后天的学习生活中形成的一种生活习惯。素质教育是以全面提高人的基本素质为根本目的,以人为的性格为基础,注重开发人的智慧潜能,注重形成人的健全个性为根本特征的教育。素质教育内涵丰富,包括创造能力与学习能力的培养、道德教育、世界观教育、人生观教育、劳动观念教育、审美观等。

中等职业学校担负着为国家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技能人才的重任。中职学校学生的素质状况决定了他们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影响着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同时也是制约整个学校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及学校的健康发展的要素之一。因此,我们要准确把握素质与素质教育的内涵,做好中职学校学生素质状况分析,有针对性的开展素质教育,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促进学校的健康良性发展。

  1. 中职学校学生素质现状

现阶段,随着国家对职业教育的重视,职业学校也从各个方面努力,进一步加强教学质量提高,促进学生素质能力的提升。在教育过程中,我们发现学生的素质状况存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思想道德素质方面:大部分中职学生属于初中毕业生,这个阶段的学生年级小,思想不成熟,容易受不良风气的影响,不能坚定自己正确的理想追求。同时处于这个信息高速发达的时代,他们缺乏辨别信息真伪、缺乏思考汲取正面信息的能力,缺乏解决问题的经验与能力,因而导致他们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以及道德观念和容易出现偏颇。

2、基础文化素质方面:进入中职学校的学生学习能力不强,文化基础较差,在初中属于被学校和家长所放弃的一个群体,进入新的学校,他们有的抱着破罐子破摔的思想混日子,有的希望尝试努力突破自己,但由于基础能力的限制,最后也成为了混日子的一员。因此,大部分中职学生听说读写能力较差,缺乏学习的兴趣与动力,甚至与人沟通也存在很大问题。

3、专业技能素质方面:在大部分中职学生的认知中,学习技术等于今后在企业从事最累、最脏的工作,这一思想让他们从心底对专业学习产生抗拒心理,更不可能从中培养兴趣,因而在学习中只停留于对老师传授知识的学习,没有进一步钻研的动力,动手能力不强甚至懒得动手操作。也有的学生愿意学习,但是薄弱的基础让他们理解吃力、学习吃力,专业学习与技能操作自然不会很理想。

4、心理健康素质方面: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中职学生的课余时间几乎都是围绕智能手机展开。在虚拟的网络世界游戏、聊天,使得他们与周围人的交流沟通越来越少,导致他们的心理出现一定的问题,在实际生活中遇到问题容易暴躁,不能控制自己。同时长时间的坐与看,使得他们的眼睛与颈椎出现问题过早、过重,加之缺乏一定的运动,导致他们的身体素质越来越差。

以上四个方面列出的中职学生素质较低的现状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深层次的剖析出现以上状况的原因有:

1、个人原因。由于长期养成的不良行为习惯,中职学生学习能力差、学习习惯差、控制约束力不强,加上主观思想上的惰性,这便是文化基础差的关键原因。

2、家庭原因。很多学生由于父母务工在外,属于留守孩子;有的学生来自单亲家庭,缺乏关爱;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在家娇生惯养,父母包办好一切事情。这些学生在面对学校生活时,很多问题不能得到及时的引导与帮助。

3、学校原因。初中时期学校一味地重视升学,关注的焦点在成就好的学生身上,忽略了成绩不好、性格叛逆的学生,从而造成比较明显的两极分化,成绩好的越来越好,表现差的越来越差。

4、社会原因。社会的开放与进步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负面的因素,这部分不受关注的学生群体在叛逆思想与好奇心的驱使下,沾染上不良的社会风气和生活习惯,思想道德观念逐渐丧失。

  1. 中职学校提升学生素质的途径探讨

中职学校作为培养技能型人才的主阵地,应该在日常的教育管理工作中加强德育教育,强化素质养成,注重规范学生的文明礼仪习惯,不断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促进他们的成长成才。

1、提升学生素质要渗透在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学校要从上到下的重视学生素质教育工作,各部门要把提升学生素质作为工作职责,积极配合教育教学一线。首先学校要完善课程的设置,把德育课程、思政课程重视起来,开设劳动课,不仅对学生从思想上进行教育,还通过劳动实践让学生体味劳动的艰辛,培养吃苦耐劳的精神,感受父母的不易。其次,要坚持日常的素质养成不松懈,通过国旗下的讲话、主题班会、体能训练与考核、两室一空间评比、文明创建等活动,加强行为训练,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培养责任感、规则意识和团队合作的能力。再次,在校园营造浓厚的行为规范氛围,通过张贴宣传标语、优秀学生照片、行业楷模事迹等,对学生进行耳濡目染的教育。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引导学生远离手机,积极参加体育锻炼,加强个人素质能力提高。

2、提升学生素质需要教师发挥积极地引导作用。教师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对学生有着较大的影响,是提升学生素质的主导因素。首先,教师要加强师德师风建设,用扎实的教学能力、用积极的育人形象、用良好的道德修养去感染学生。其次,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通过学习培训与经验交流,促进班主任不断探索、改进工作模式,提高管理能力。再次,全体教师在参与学生的教育管理时,要注重对学生的人文关怀,不断增强他们的信心,帮助他们提高适应同学、适应校园、适应社会的能力。

3、提升学生素质家庭教育至关重要。家庭是每个人成长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教育引导影响巨大。加强家风教育,培养子女尊敬长辈、孝敬父母、讲文明礼貌的良好的道德品质,对提升其个人素质是非常重要的。学校要经常与学生家庭保持联系,要求父母多与子女沟通,了解他们的学习生活状况,引导学生家长改变教育模式,提高家长对家庭教育重要意义的认识。

4、提升学生素质需要整个社会的关注与配合。国家和社会在重视学历教育的同时,要把职业教育地位进行提升,积极宣扬正能量,营造和谐、上进的教育环境,促使学生自我约束、自我提高。同时,学校要有效利用各种社会资源,带领学生走进红色教育基地接受革命教育,走进贫困山区感受国家脱贫攻坚的成效成果,走进社区参与社会服务活动,共同促进学生个人素质的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