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BC管理法在 ICU物资管理中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6
/ 2

ABC管理法在 ICU物资管理中的运用

刘小丽

射洪市中医院 四川 射洪 629200

摘要:探寻ICU物资管理最佳方法。方法:从2020年5月开始实施ABC管理法,对比运用前后平均库存金额、周转时间、断货率、滞销率、盘点工作量。结果:采取ABC管理法后,ICU物资平均库存金额、周转时间、断货率、滞销率、盘点工作量明显降低。结论:在ICU物资管理中,ABC管理法可有效提高管理效率与质量,值得临床广泛推广运用。

关键词:ICU;物资管理;ABC管理法

随着药学技术、医疗技术的日益成熟,ICU物资品种及消耗量持续增长。不科学的物资库存及周转造成物资管理成本不断增长,占据大规模流动资源,不利于ICU 工作的顺利开展[1]。对此,如何规范化管理物资,提高物资周转率,降低滞销率,是当前ICU重点探究的课题。对此,本研究提出ABC管理法,现将管理方法及程序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我院ICU总共有35张床位,现开放20张床位。共配置20台心电监护仪、22台微量注射泵、5台静脉输液泵、2台肠内营养泵、15台呼吸机、1台床旁心电图机及除颤仪、1台血气分析仪、2台抢救车,每一张床配置2套中心供氧设备。

1.2方法

1.2.1ABC管理法分类原则

基于“轻 、重 、缓 、急、贵 、贱 ”原则进行排序,具体则是根据事物价值效用、结果等进行科学编排,准确找到主次矛盾[2]。然后基于重要程度将其分为A、 B、C三类,并采取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式,控制与掌握某一项事物。根据ICU物质现状,A类主要是呼吸机、抢救车、抢救药物等;B类主要是监护仪、纤维支气管镜、中心供氧设备、微量注射泵等;C类是一次性注射器、血糖试纸、床上用品等。

1.2.2ABC管理法实施过程

(1)A类物资的管理

安排专人负责,每天认真检查,定点防治[3]。对于抢救仪器而言,应编制单机档案,主要内容为设备购置时间、操作说明书、维修记录及使用记录;针对抢救药物、抢救仪器零配件应分类放置到专柜中,并贴上醒目的标识;及时处理使用过的抢救仪器,并及时归位;及时检查、清点、补充抢救物品与药品,确保抢救药物定位、定量,不会过期。

(2) B类物资的管理

采取分组负责的方法,勤于检查,及时维修与保养[4]。例如心电监护仪,日常使用率较高,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小组成员及时告知护士长,并通知相关人员进行维修,并如实记录在B类物质故障等级本上;对于不常用的仪器,小组成员应每周进行检查,保证仪器始终处于正常状态;针对配套易耗品,如血氧饱和度探头、导联线、血压计袖带等,一旦出现故障,迅速送检维修。如果无法维修,应及时更换。

(3)C类物资的管理

这一类物资低值易耗品,品种多,数量大,需投入很多时间与精力。对此,基于每月支出明细表,并根据当月患者数量,制定科学合理的每周领取C类物资的明细表。同时,每周五护士参照这一表格,并根据上周患者数量及库存情况实施清点领取。

1.3观察指标

如实统计A BC分类法前后平均库存金额、周转时间、断货率、滞销率、盘点工作量等相关指标。

1.4统计学分析

以SPSS20.0对本研究所收集的一系列数据进行分析,针对效果评价指标以(5f6ee29d1fbcd_html_478f154715f09bfc.gif5f6ee29d1fbcd_html_d1906f8dd79be8e8.gif s)予以呈现,以t进行全面验证,其中P<0.05证明了观察对象差异较为明显。

2结果

据统计得知,采取ABC管理法后,ICU物资平均库存金额、周转时间、断货率、滞销率、盘点工作量明显降低,详见表1。

表1:ABC管理法使用前后指标对比

项目

均库存金额(万元/月)

周转时间(d)

断货率(%)

滞销率(%)

盘点工作量(h)

管理前

306

22

2.2

3.8

7.8

管理后

254

10

1.4

2.9

3.2

t/X2

5.247

6.325

6.112

5.784

5.025

P

<0.05

<0.05

<0.05

<0.05

<0.05

3讨论

ICU物资丰富,护理人员尤其是新入科护理人员不熟悉物资,往往主次不分。同时,因管理不到位,库存不足,进而延误了抢救。ABC管理法采取“抓住重点, 照顾一般”的原则,突出管理重点,及时维修医疗设备 ,促使其始终处于正常状态。ABC管理法中,将ICU物资根据A类、B 类、C类分柜放置,并进行醒目标记,整齐摆放,使用率高的物品摆在容易拿到的地方,固定物品放置位置,不得轻易更改。如果有所更改,交班时应交代清楚,直到了解新位置为止。另外,一旦发现丢失与损坏,应及时补充与维修,确保每一件物资的完整度。本研究结果表明,采取ABC管理法后,ICU物资平均库存金额、周转时间、断货率、滞销率、盘点工作量明显降低,这充分证实了ABC管理法的临床价值,结合以往惯例经验,合理设置ICU物资,控制物资管理成本,加快物资周转,降低库存金额,控制断货率与滞销率,进而提高管理的规范性与效率。然而,ABC管理法也存在缺陷,例如难以及时了解新进物资的销售规律,临床用药需求不稳定,无法基于一段时间的销售金额而明确等级,应及时同医生进行沟通。另外,一些供应紧张的药物、精神药物、麻醉药物等,不得完全根据ABC管理法确定库存量,应对这些药物库存量进行实时跟进,避免出现短缺的情况。

参考文献

[1]叶辉岩.基于ABC分类管理法和虚拟药品单元的医院药品库存管理[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9,12(19):163—164.

[2]吕杏放,罗肇明,陈燕颜,陈燕莉.ABC和CVA分类管理法在药库库存管理中的应用[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19,29(05):187—189.

[3]徐兴明.医院药库管理采用ABC分类和信息管理法的工作效率的比较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2017,14(04):12—14.

[4]王筠.ABC分类与信息管理法在医院药库管理中的工作效率分析[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5,18(05):628—6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