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 + 背景下江苏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5
/ 3

互联网 + 背景下江苏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研究

齐震宇 陈雨杨 杨兆辉

江苏大学管理学院 江苏镇江 212000

摘要:当前在国内,农业大数据应用研究是一个热门话题,但构建体系尚不完善,已有的农业大数据应用解决方案尚不成熟。具备普适性的大数据信息系统仍然很少,并且大都只是面向某一领域的数据信息系统或者面向某一客户群体的数据处理平台。因此,构建具有普适性并且面向各个层次的客户提供农业数据服务的农业大数据平台很有必要。这对于加快农业现代化发展,推动农业经济转型升级具有巨大意义。本项目就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利用“互联网+”带动农业生产模式和组织方式变革,催生农村治理和农业发展的新动能展开研究,为江苏大数据平台构建提供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大数据 农业 互联网+

  1. 互联网+背景下构建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必要性

(一)大数据的应用与推广

我们目前正处于一个数据急速膨胀的时代,数据的收集、分析、应用,被世界上各个国家所重视,各个国家乃至一大批前沿企业都将“大数据”作为未来发展的核心之一。

对于大数据概念的定义,有很多种说法,目前学术界并没有一个可以让人普遍接受的定义。由最初 DougLaney提出的“3 V”理论发展到现在的“5 V”理论,即通过数据量大( volume)、处理速度快( velocity)、数据类型多( variety)、价值大( value)和精度高( veracity)这五个大数据特征来解释其概念。另外,一些媒体、学者还指出大数据具有1 C( complexity)复杂性和1 D( Dispersion)分散性的特性,需要新技术来满足异构数据统一接入和实时数据处理方面的需求。

对于大数据的定义这一问题,没有权威的定义,因此我们也不需要拘泥于具体的定义,而应该根据应用的场景,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基于“大数据”的理念与核心特征进行拓展延伸即可。以江苏省为例,农业大数据的发展与应用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领域:

1.电子商务

近年来江苏省全省农业电子商务领域发展迅猛,并且涌现了南京盐水鸭、阳澄湖大闸蟹、沭阳花木等特色农产品网上销售热潮,同时江苏省形成了沭阳颜集、睢宁沙集为代表的农村电商商务集聚区。电子商务的进一步发展离不开大数据的支持,如何利用大数据分析得到的资料,指导电子商务体系的调整与完善,将是接下来电子商务领域需要解决的重点问题。

2.智慧农业

江苏智慧农业发展目前已经取得了显著发展。江苏省积极响应国家号召,努力推进智慧农业的发展,先后建成了一批智包括南京溧水区智慧农业园、无锡市的智慧农业园、泰州市智慧水产品云服务平台,以及南京智慧农业教研综合服务平台等。取得了显著进步同时,仍然存在智慧农业综合服务平台系统化、规模化程度仍然较低等问题值得我们关注。

(二)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对于江苏农业发展的重大意义。

江苏省农业经济发展速度回落,农业目前发展面临的形式严峻,如农业机械化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仍然很低、生产效率低下、农业生产集约化程度低、农业基础设施不够完善、经营管理体制僵化等问题都迫切需要解决。江苏省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为解决这些问题提供了发展思路,江苏农业发展的新道路的开辟具有重大现实意义。

1.农业大数据的分析利用是推动农业领域现代化建设重要路径。

近些年,大数据行业发展突飞猛进,大数据对于经济发展的贡献率越来越高,已经成为国家间竞争的重要领域。大数据资源也以及被我国列为重要的战略资源,为推动我国的经济发展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农业领域,随着农村信息化的推进和农业现代化的进一步发展,大数据与农业的融合,农业大数据的产生与应用以及成为农业进一步发展的至关重要的一环。

2.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构建,对于缓解供求矛盾,农民增收具有重大意义。

大数据能监控自然趋势,预防自然灾害,敏锐觉察市场波动。大数据利用数据和算法,能够预测害虫、农作物疾病以及暴风雨等自然灾害,为农民预防灾害,降低自然灾害带来的损失,提供技术支持。大数据能为农民提供供应链上的第一手信息。大数据的应用解决了数据准确性、及时性等难题。 通过大数据,农民可以准确地看到某种农作物在过去一年中生产了多少,这对客户意味着什么,如何影响供需关系。 这样,就可以做出对自己最有利的选择。 农民增收的同时还解决了市场资源不平衡的问题。大数据应用之前,生产和市场信息不对称,导致农产品供需不平衡。利用大数据平台生产数据和市场数据的整合,有效解决农产品滞销,农民收入得不到保障等问题。同时市场信息的有效传递,可以稳定农产品市场,同时可以进一步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

3.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应用,有利于政府做出更加科学、准确的决策。

大数据平台可以帮助帮助政府部门全面了解、准确掌握所需的农业生产和销售、资源分布等信息。这使得政府可以通过大数据技术对当前现状与以往的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科学比对,了解和掌握其中内在规律和联系,评判当前状况,并对未来发展趋势提出科学预测,科学分析判断目前农业发展存在的问题,提前采取针对措施应对,提高决策效率和决策质量。政府可以通过有针对性的大数据运算结果,对未来粮食生产、质量安全、环境变化等做出科学判断,以服务于决策。运用大数据手段对历史数据和当前数据进行挖掘、分析和应用,能及时动态地满足农产品生产者、中间经营商、终端消费者以及监督管理部门等不同群体对相关信息的需求,有效推动省、市、县3级农产品质量安全信息化建设。大数据的运用能够推进产地准出与市场准入的衔接,实现生产溯源和农业投入品溯源,落实产品责任主体,提高监管能力。

二、江苏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的制约因素

(一)农业数据资源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信息资源共享程度低

江苏省农业信息系统已经建设了多年,虽然已经建立了涵盖多领域、多层次的农业信息系统,积累了大量的、多领域的数据资源,但是由于政府在开展农业大数据建设考虑问题不够全面,顶层设计工作不够到位。造成农业数据资源之间缺乏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各级政府数据存储与管理方面各自为政,造成信息资源共享程度较低。同时企业与企业、政府与企业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与交流,造成农业领域的企业所采集整理的数据并未实现有效共享,数据“孤岛”现象较为严重。

(二)农业数据资源利用程度有待提升

农业数据资源的使用不仅受制于数据分析能力,还受制于数据标准与格式等方面的因素。数据使用者,包括涉农企业、农民群体等,他们大多数并不拥有高端的信息分析设备,不具备高层次数据挖掘与分析能力,一般选择委托第三方,或者从网络、书籍等渠道直接获得所需要的数据资料。第三方机构的数据分析能力层次不齐,数据分析结果并不一定具有科学性与指导性。同时通过网络获取的二手数据,可信度更加低。由于现在经济运转加快,数据产生与更新的速度越来越快,从书籍上获取的资料与数据分析结果不具备及时性等特点。农业数据资源的使用程度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农业数据还有丰富的潜力等待挖掘。

(三)从事数据处理与分析的专业型人才稀缺

由于江苏地区经济发展相对落后、条件艰苦、交通不便,收入水平低,造成农村的青壮年劳动力涌入城市务工,同时城市的技术人才因农村薪资待遇低、生活服务设施差、交通不便等相似的原因不愿到农村就业。本地人才逃离,同时没有外来人才的及时补充,造成了目前农业大数据的相关专业人才难以满足农业大数据领域发展需要。

三、 江苏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的对策与建议

(一)加快数字农村的建设

政府主导,大力提高互联网在农村的普及程度。加快电子政务在偏远农村的普及,提高农村发展信息化水平。建立并完善农村物流服务服务体系,完善城乡基本服务设施,并且积极推动农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从而为农业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提供良好的外部环境。

(二)建立并完善农业大数据标准和指标体系

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指标体系,可以推动数据采集与分析、数据的共享与使用。 统一的数据标准和指标体系有利于打破区域内的信息壁垒,实现数据共享,从而为大数据平台的建设提供数据支持。 政府加强与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社会组织等单位交流与合作,从而提高各主体单位之间信息资源共享程度。 建立完善农业大数据标准和指标体系,优化整合涉农数据资源。大数据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标准,并且将采集的数据、各类数据库已搜集整理的数据按照新制定的标准,进行归纳整理与分析,从而为数据处理平台提供标准化、统一化的数据资料。 大数据平台成为政府搭建的唯一的数据统一储存、处理平台,并设立相关部门,组建专业性团队进行操作与维护。

(三)注重顶层设计、加强资源整合与管理

顶层设计对于大数据平台健康可持续化发展具有重大意义。注重顶层设计,建立标准统一、职责明确、资源共享的系统机制,同时通过对数据的整合和归纳,降低数据开发与利用的难度,对于数据大数据平台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注重顶层设计,在平台设计阶段,充分考虑大数据平台构建的过程中遇到的各种情况,可以为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保驾护航,

(四)推动数据理念与技术相融合,提高数据采集、处理与挖掘分析水平

随着互联网与物联网等新技术的应用,利用移动智能终端的信息采集方式是当下最快捷有效的数据采集方式。农业数据总量庞大,传统的数据存储、处理与分析方式以及无法应对,云计算数据处理技术的产生与使用,为解决此难题提供了技术支撑。云计算技术的运用,使得数据存储、处理、分析变得快捷和便利,数据分析结果更加科学与可靠。

(五)大数据平台支持多源接入,更好地汇集数据

大数据平台汇集来自农业领域所有相关的各类数据。社会中伴随着人类劳动,时间的推移,气候的变化,经济发展等因素,每时每刻都会产生数据,农业领域数据资源的更新速度也随着经济科技的发展,不断加快。数据平台支持多源接入,包括政府各个部门、涉农企业、农民,从而可以搜集到来自各领域、全方位的数据,数据来源领域更为广泛,数据在数量上可以大幅度提高,实现为农业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提供庞大的数据支撑。数据平台多元接入,也可以方便客户利用数据平台资源,使数据资源实现更大的价值。

四、总结

随着信息化时代知识经济的到来,我们越来越发现,就目前而言,真正决定我国农业在国际市场中地位的是技术创新与组织管理带来的生产经营效率的提高。在《无限的资源》一书中,作者指出,各国企业都已经主动加入或者被迫卷入了“知识革命”。企业在未来将逐步演化成两大类型,一种是全新的知识型企业, 此类型企业以高科技企业为主,另一种是以信息和知识武装改造后的传统企业。 江苏省农业现代化所选择的只能是后一种方式,对标国际、国内先进地区农业的快速发展实践,在数字乡村战略统领下,我省农业应充分利用本省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加快进行农业产业互联网+改造,搭建并利用农业大数据平台实现农产品种植、生产、收获、加工、流通等环节与市场进行有效对接, 带领我省农业再上新台阶。 我们坚信在我省政府部门的高度重视下,统筹规划,坚持政府主导、骨干企业参与建设, 最终实现江苏农业大数据平台商业化运作、全方位提供用户数据和决策服务,必将进一步增强我省农业的竞争力,确立我省农业在国内乃至世界的应有地位。

作者简介:

齐震宇(1998-),男,汉族,河北石家庄人,江苏大学本科在读,市场营销方向。

参考文献:

[1]中共中央办公厅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J].新疆农垦科技,2019,42(07):55-57.

[2]仇惠麟.农业大数据的应用及发展建议[J].中国农技推广,2019,35(12):17-20.

[3]《数字乡村发展战略纲要》颁布 智慧农业迎高速发展期[J].农经,2019(06):11-13.

[4]本刊编辑部.让农业与大数据“紧密相拥”[J].甘肃农业,2017(18):3.

[5]李瑾,顾戈琦.基于“互联网+”的农业大数据平台构建[J].湖北农业科学,2017,56(10):1947-19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