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航空旅游业高速发展背景下旅游人才市场需求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3
/ 2

探索航空旅游业高速发展背景下旅游人才市场需求

魏梅

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 四川 眉山 610000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蓬勃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市场呈现个性化,创新化的上升发展趋势。同时,随着我国民航业的加快发展,旅游行业出现了航空旅游协同创新的高速发展形势。在这个大背景下,研究航空旅游市场的需求对于旅游人才的培养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因此下文针对航空旅游的界定,航空旅游人才市场的现状进行分析,研究航空旅游人才培养的具体措施,以供相关从业人员借鉴学习。

关键词:航空旅游业;旅游人才市场;人才培养

  1. 航空旅游业发展概述

航空旅游业是新兴的热门行业,吸引了众多人的目光。航空业与旅游业经过长时间的磨合协同发展,呈现出综合性强,服务质量要求高,更具开放性的特点。特别是近年来国家对于民航发展的政策支持及现代人个性化旅游体验方式创新发展,各大航空企业将航空旅游业的推广作为主要发展方向。

从学术上来说,航空旅游主要指的是用来获取报酬的民用航空运动,包括狭义航空旅游和广义航空旅游两种。其中,狭义航空旅游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休闲娱乐需求而去往异地旅游所享受到的航空旅游体验。国内很多航空公司已经具备了航空旅游发展的最低标准的基础,很多航空公司愿意把自己归为旅游行业,他们认为航线营销等同于旅游营销,旅游营销同时等同于产品营销。因此,国内有一些航空公司通过航空服务创新,来跟旅客达成更多的品牌联系,让客户对品牌忠诚,让空乘人员在提供基本服务之外,为航班上的旅客提供各种旅游信息咨询、行程方案规划和预订服务,并为旅客提供最新的目的地、景区等旅游信息,这便是典型的一种航空旅游协同发展的呈现。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目前市场对于航空旅游的界定逐渐有狭义层面走向广义层面。

广义航空旅游是指人们通过航空与旅游结合开发的例如航空飞行表演、航空操作体验等娱乐项目及游憩运动来实现自身的心情的愉悦与放松。特别是十三五国家发展规划中大力支持通用航空的发展,通用航空企业、通用航空器、航空飞行营地、民航飞行院校等相继发展,以低空旅游为典型代表的新的航空旅游形式正在创新发展。这也正好迎合了目前国内旅游市场追求精细、个性、创新的旅游体验要求。因此,整个航空旅游形式正处于高速发展阶段。

二、航空旅游业人才培养现状

(一)航空旅游人才需求市场现状

航空旅游业作为新兴的产业,它将具备较为完善的产业链机制,这与传统的旅游相比,更具优势与挑战。在人才市场上的需求除了需要能考虑到整合机场、航空公司、旅行社、酒店和景区等各类航空资源整合设计,提供一站式服务的复合型人才外,还需要高技能,精专业的创新人才,即在航空飞行表演、航空操作体验等娱乐项目及游憩运动能充分挖掘旅游价值,带给游客高质量旅游体验的“管家式”服务者。

而目前市场上还没有专业的航空旅游人才,高素质人才的需求还处于空缺状态。并且人才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定的时间,而高素质人才培养所需的时间会更长。航空旅游正处于加速发展中,对人才需求量增大。

  1. 航空旅游人才供给市场现状

航空旅游业人才的培养需要各个机构和部门,特别是培养人才的基地———高等院校。目前国内的高等院校中有很多航空旅游类的高校,但纵观国内的航空旅游院校在航空旅游人才培养上两者更多是处于独立培养。航空相关专业的注重着航空服务相关技能的培养,在航空+旅游的培养上关注的相对较少,有的仅仅只是在拓展课程中加了一两门旅游相关课程;而旅游相关专业的培养还处于传统培养模式,偏重于导游,酒店,餐饮方向,总体来看出现结构上的不均衡,人才培养与市场脱节、旅游人才建设与行业发展建设不适应、旅游人才培养滞后于企业需求等问题。既能关注航空服务的培养又能重视旅游服务能力培养的院校不多,能正确把握航空旅游市场的人才市场需求,培养出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的院校基本零。

所以,目前国内航空旅游市场人才需求大,供给少,供需不平衡的状态。只有培育国际化、专业化的旅游队伍,才能够更好地实现航空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三、航空旅游人才培养的建议

航空旅游业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优秀人才的培养离不开高等学校,高等院校在培养航空旅游人才时,必须开发出一套科学合理、健康有序的人才培养方案,开拓出与时俱进的新路径:

(一)人才培养机制的设计

航空旅游人才的培养需要高等院校做出贡献:航空旅游人才的培养计划、培养方案、培养目标的制定,建立一套科学合理的高校航空旅游人才培养体系,有计划、有目标的加以落实。课程设置上参考航空旅游市场人才需求标准,以能力为导向均匀航空服务能力与旅游服务能力的培养。

(二)校内实践教学的完善

高等院校应该建立完善的航空教学实验室、实践教学基地,因为良好的实践教学基地直接影响着航空旅游市场及相关企业对应用型人才的需求程度,也影响着专业人才的素质。需要有仿真教学环境,比如模拟客房、前台、票务中心、旅游车等旅游实训设施和模拟机舱、模拟飞行表演,维修设备等航空实训设施。也需要有与服务实践接轨的实验室,职业技能和职业素质训练中心,职业技能鉴定等级的实验室等等,这些对航空旅游实践教学能起到加强作用。并且实践教学基地的建立不能满足于模拟行业业已有服务形态,必须研究摸索超越航空旅游业现状的服务形态,创建新兴的服务形态,传播先进的发展理念、服务形态。秉承职业性和技术性相结合,共享性和开放性相结合,以真实的实践教学环境,为培养优秀的航空旅游人才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立

校企合作是高等院校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的关键环节,能很好的避免人才培养中结构失衡,功能失调,供需不当等问题。为了能适应航空旅游高速发展的步伐,要努力开创校企优势互补、深度合作、共同发展的合作机制。紧密结合市场的需求及培养的方式,建立校企合作的双赢模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取订单式培养、委托式培养、顶岗实习、践习、校企共同开发课程、编制教材、成立教学指导委员会,相关教师亲自带队到行业部门一线领域实训,再把先进的经验带到课堂教学中,有针对性地培养航空旅游业人才。

总之,随着中国旅游业的发展,旅游人才需求的规模、层次将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随着国民经济增长以及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航空旅游业逐渐发展起来,在其高速发展背景下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量较大,同时也对旅游服务人员的就业率和专业化等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对旅游服务人才的专业能力有更高的要求。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对航空人才进行培养,才能培养出社会需求的旅游人才。

[1]黎国玉.旅游人才市场需求与学校培养供给互动机制研究[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9(10):184-185+188.

[2]甘琳琳.中国航空旅游未来发展趋势探析[J].现代国企研究,2018(20):159.

[3]郑艾嘉.谈航空旅游业发展对空乘服务人员专业化的影响[J].旅游纵览(下半月),2018(01):27.

[4]邓绍云.旅游人才市场的需求趋势预测与人才培养对策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05):286-288.

[5]潘利.新时期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教育与职业,2015(32):78-80.

作者简介: 魏梅(1996.9—),女,汉族,籍贯:四川广安,宜宾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天府新区航空旅游职业学院,学士学位,专业:旅游管理,研究方向:旅游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