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

许发珍

四川省凉山州冕宁县中医医院 615600

子宫肌瘤(uterine myoma fibroid)是女性常见的生殖系统疾病,随着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该疾病的发病率及临床诊断率有明显提高,早期诊断和治疗对于改善预后、防止癌变、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阐述了超声在子宫肌瘤诊断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1 子宫肌瘤的疾病定义

子宫肌瘤是子宫平滑肌增生而成的良性肿瘤,在临床上十分常见,多发于30~50岁的妇女,相当一部分患者存在子宫肌瘤,但多无自觉症状,往往通过体检时发现,部分人群甚至终生都未能发觉患病,因此经临床报道的子宫肌瘤发病率远低于实际发病率。有研究估计,育龄妇女子宫肌瘤发病率可达25%,而尸检统计的发病率达到了50%以上,约有0.1%~3.9%的人群可发生妊娠合并子宫肌瘤。

子宫肌瘤发病原因尚不明确,当前多认为与干细胞功能失调、遗传易感性、性激素水平等因素相关,若合并以下因素,可能导致子宫肌瘤患病率升高:年龄>40岁、初潮年龄小、未生育、晚育、患有多囊卵巢综合症、肥胖、有子宫肌瘤家族史。

根据肌瘤的生长部位,可将其分为子宫体肌瘤和子宫颈肌瘤,前者更多见,约占90%。按照肌瘤和子宫壁之间的关系,可将其分为肌壁间肌瘤、黏膜下肌瘤和浆膜下肌瘤。

部分患者无明显症状,多在体检时发现,患者症状同肌瘤数量、大小、生长部位、是否变性等有关,有症状的患者临床表现为月经异常,如经量增多、月经持续时间延长、月经间隔周期缩短、已引导不规则出血等,阴道分泌物异常,如白带增多、脓样白带等,下腹部不适,如下腹部坠胀、疼痛等,经期时症状加重。

2超声检查子宫肌瘤的方法

为了构成良好透声窗,排除肠气干扰,在检查之前,嘱咐患者饮水500ml左右,指导患者取仰卧位,充分暴露腹部至耻骨间部位,用超声扫描仪探头按照解剖学结构和病变特点进行多面扫查,探查时数显确定子宫部位,显示宫颈管至宫颈线间的子宫纵向切面,对子宫内膜、子宫颈管、子宫腔内部情况进行观察,了解子宫肌层组织结构,对子宫内膜厚度、宫颈长径、前后径进行测量,然后移动探头,观察子宫壁两侧情况,旋转探头,进行横切面检查,测量子宫横径,最后探查子宫左右两侧,观察卵巢位置,扫查卵巢时应当从前至后,自内向外移动探头寻找,观察卵巢与子宫中的结构,仔细排查有无肿块,测量肿块大小,注意探查直肠窝和子宫后有无积液或其他异常。

3子宫肌瘤的超声表现

3.1 二维超声表现

(1)子宫增大、形态异常:超声下可见肌壁间肌瘤与黏膜下肌瘤子宫有均匀增大的表现,浆膜下肌瘤以及数量较多的肌壁间肌瘤则会导致子宫呈不规则增大。

(2)宫内回声改变:肌壁间肌瘤:可表现为子宫肌层内有异常回声结节,多为低回声,若肌瘤体积较大,多伴有后方回声衰减,结节于子宫壁正常肌层之间存在清晰的界限。黏膜下肌瘤,经腹超声扫查可见子宫内膜出现变形,内膜下肌层有低回声结节向子宫腔内突出,当瘤体完全向宫腔突进,可见宫腔内有实性占位病变,宫腔内膜和瘤体之间由明显的间隙。多发性黏膜肌瘤可改变宫腔内形态,带蒂黏膜下肌瘤可想宫颈管突进,超声呈现宫颈管总实性占位病变声像。

(3)子宫肌瘤内部回声特征:瘤体缔结组织纤维含量是否变性是决定肌瘤内部回声特征的主要条件,对于纤维量未变性的子宫肌瘤,其常见回声特征包括:旋涡状的不均匀质地回声型:此种回声特征较为常见,回声的排列有规律性,以中等大小肌瘤常见。衰减回声型:由于子宫肌瘤缔结组织纤维成分多,单发的大体积肌瘤多表现为衰减回声,若较单发大体积肌瘤位于子宫后壁,回声衰减显著,甚至无回声,可能误诊为囊性肿块,这种情况可结合阴道超声进行判断。不均匀质低回声型:一般直径低于2cm的小体积肌瘤呈现此种回声特征。

对于缔结组织纤维含量出现变性的肿瘤,其声像特征主要表现为瘤体旋涡结构消失,回声无明显衰减,内部回声呈现多样化:囊性病变:瘤体内可出现大小不等、不规则的无回声区,或是不均质的低回声。脂肪样变:瘤体内部主要呈现出均质、团状的强回声。红色变:可见肌瘤明显增大,内部为低回声,回声无明显衰减,呈现细纹状,但其声像图缺乏特异性,应当结合局部压痛以及妊娠史进行判定。肉瘤变:肌瘤体积增大,无清晰边界,内部回声杂乱,不均匀,呈低回声状,可出现无回声区或不规则低回声区。钙化:子宫肌瘤内部呈现出斑点状、内环状的强回声,可伴有后方回声衰减。玻璃样变:瘤体表现为内部回声减弱,不均匀,但声像图的改变缺乏特异性。

3.2彩色多勒普表现

彩色多勒普血流现象可见:由于肌壁间肌瘤周围具有假包膜,瘤体周围有着较为丰富的半环状、环状血流信号,血流呈分支状连接肌瘤内部,肌瘤内部血流信号比子宫肌壁更加丰富,带蒂的黏膜下肌瘤蒂部可见一条清晰的供血管,沿着供血管可明确子宫肌瘤的附着部位。浆膜下肌瘤在超声下可见来自子宫的供血管,此特征是鉴别附件肿瘤的重要依据。值得注意的是大多数子宫肌瘤因回声衰减,仅能显示近场的血流信号,对肌瘤内部血流信号的采录存在一定困难,因此可能呈现出肿瘤内部无血流信号的假象,因此需要进行多角度、全方位扫查,必要时联合阴道超声扫查进行判断。

瘤体继发变性时彩色多勒普超声的表现:当肌瘤出现变性后,瘤体内部彩色血流信号的表现非常复杂,当瘤体发生脂肪样变、钙化、囊性等病变时,肌瘤内部血流信号将显著减弱,血流频谱呈现出高阻力,尤其是当肌瘤钙化明显时,瘤体周围与内部基本上无血流信号,若发生肉瘤性变,肌瘤内部的血流信号非常丰富,频谱可见最大流速增加,阻力下降。

4 经腹超声真短短子宫肌瘤的价值

当前,超声是临床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方法,经腹超声可以准确定位子宫肌瘤部位、测量肌瘤大小和数量,具有无创性、可重复性、经济实用性、操作简便性等优势,相较于经阴道超声,腹部超声可更为清晰地显示子宫肌瘤全貌,其扫查范围更大,对于较大的占位性病变,经腹超声图象显示更为清晰,且排除了因操作不当导致出血和感染的风险,操作简便易行,当然,经腹超声并不能取代经阴道超声的作用,二者是互补关系,对于较小体积的肌瘤可联合阴道超声来提升诊断准确率。

结语

超声诊断子宫肌瘤的临床价值高,能够测量肌瘤大小、数目与肌瘤生长部位,诊断准确率较高,且无创、操作简单,是临床诊断子宫肌瘤的首选影像学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