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论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谈论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

刘建

作者身份证号: 34062119800127****

摘要: 饮水安全问题是影响农村人畜健康的重要因素之一,农村人畜饮水过程中出现的问题与城市相比其问题更多,因此,只有对农村饮水设施进行不断的革新,利用先进的科技手段来提高农村人畜饮水的质量,同时对饮水工程进行合理规范的管理,农村人畜饮水供水的安全性才能得到改善和提升,使农村人畜饮水的安全性得到保障,以此来提高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关键词: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供水;饮水工程管理;问题;对策

引言:目前我国人畜饮水供水较为困难的地区就是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地区,这些地区大多交通不便、经济文化水平较为低下,所以人畜饮水主要来源也是地面水、地下水以及降水。而在这些水资源之中,江河水容易水质很容易会受到季节影响,在降水量较大的季节内,水细菌含量以及浑浊度也就会较高,水质十分的差容易受到污染,并不适合直接饮用。地下水相比较而言受到的污染源更加的少,所以是农村人畜饮水供水较为主要的来源之一。在这种现状之下,如何真正有效保障农村人畜饮水安全供水也就成为了发展重要问题之一。

一、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面临的问题

  1、饮水安全受到威胁

  在社会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的环境下,新农村建设也成为了国家发展重要举措,农村基础设施也在这一过程中不断的完善,群众生活质量得到了明显的提升。但是,就一些较为偏远的农村饮水安全以及设施建设情况来看,投入还是较为薄弱,这也直接促使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面临着一定的威胁,具体表现为中西部偏远农村水资源紧缺,像是少数民族聚集区水资源就十分的紧张,再加上农村居民用水方式不合理也促使水源受到了污染,从而直接对居民健康造成了影响。另一方面,农村饮水方式的落后也加大了人畜饮水安全隐患,具体表现为部分农村饮水为水窖、水井供水,这种供水设施本就较为简陋,再加上技术等多方面的落后,主要供水来源就是地下水与雨水,這也就会进一步威胁人畜饮水安全。

  2、水资源污染与短缺问题

  目前水资源污染是影响农村人畜饮水安全的主要因素,需引起足够重视。水污染问题的出现,有着多方面原因。首先,农村生活中不合理的生活环境、地理条件导致出现了严重的水资源污染问题。例如农业生产中化肥、农药及地膜的使用,会使土壤出现酸化肥力下降,化肥、农药等随着农田排水和雨水的冲刷,进入地表水体,引起地表水体的富营养化,同时,也会渗入地下,引起地下水的污染。还有大部分畜禽养殖也存在较大污染。目前农村一家一户的养殖较多,畜禽的粪便也往往直接排放,渗入地下,引起地下水污染。其次,农村自然条件的水质、水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处理,这样二次水体污染的发生几率显著提升,也会对农村人畜饮水安全造成影响。此外,部分偏远地区的统一供水需求难以满足,再加上自然地理条件的不利影响,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出现于这些地区。

 3、饮水工程管理问题

  首先,没有严格管理与监督饮水工程的招标环节,导致不具备较高水平的施工队伍获得了招标权,这样就容易影响到饮水工程的整体建设质量。这样不仅难以发挥饮水工程的功能和作用,还会对新农村建设造成不利影响。其次,饮水工程的后期维护体系不够完善,没有明确相关主体的管理维护职责,导致飲水工程运行的稳定性、安全性不足,制约到饮水工程作用的发挥。

二、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的对策

  1、加大水利工程建设力度

  外界气候条件等因素很容易有影响到农村地区的饮水,导致水资源短缺问题经常出现。基于上述情况,相关部门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大力建设水利工程,加快人蓄饮水工程改革,促使农村地区人蓄饮水供水工程安全得到保证。首先,要深入整改现有的水利设施工程,促使水资源合理布局目标得到实现。不仅要合理安排居民的生活供水问题,还需要从长远出发,合理布局人蓄饮水工程建设位置,充分满足农村居民饮水需求。其次,要将多样化的水资源利用方式应用过来,如对水库进行修缮、对深层地下水积极开采等,以便提升水资源的利用效率。最后,为解决农村饮水工程建设的资金问题,相关部门需将社会机构、企业的力量充分发挥出来,共同协作,加快农村地区水利工程建设步伐。要将农村地区发展需求、农民饮水安全等内容充分纳入财政大力投资考虑范围,科学、高效建设水利工程,促使农村地区人畜饮水问题得到全面妥善的解决。

2、合理布置供水设施,加强水质检测

有些饮水工程的水质在供水过程中极易受到二次污染,如自来水工程,所以建设单位一定要对供水设施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同时对水资源输送过程中的水质进行严格的把关。水池或水槽是一些偏远农村地区经常使用的储水方式,他们经常采用树枝状的管网将水管与水池或水槽结合在一起使用,因此需在管网中建立相应的压力水头和调节设施,以此来确保居民饮水供应的连续性与稳定性。除此之外,检测部门应每隔一段时间就对居民用水的水质进行检测与调查,一旦发现问题第一时间进行解决,以此来确保供水的安全性。

3、建设输排水工程,提高村民节水意识

一般而言,对浅层地下水水源,其与地表的距离较近,周围环境会给该处水源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并产生地面污染,同时,如果部分农村地区水质的重金属含量严重超标,农村人畜对该类型水源直接饮用,便会给人畜的健康造成威胁。因此,政府部门要在污染严重的区域建立完善的排水工程,对当地农民积极引导,确保在供水过程中不会产生二次污染。对于使用过的废水而言,要确保其不会直接流入河流内,其中,重点关注养殖牲畜的农民,在养殖区域建立粪便池来解决二次污染的问题,保证饮水的安全性。此外,还可以引进先进的灌溉技术,扩大节约水资源重要性的宣传范围,确保所有农民都能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从而就能提高水资源的使用效率。

4、避免过度开采水资源

一般而言,要在水资源富裕的农村地区建设高质量的供水工程,同时,在开采地下水时要规定具体的开采范围,确保不会对深层地下水造成污染,而对于水质较好的河流区域而言,要建立水资源处理厂,首先要将受污染的水源进行净化处理,然后在农村内部对水资源保护的重要性进行积极宣传,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此外,如果部分农村地区水资源匮乏,便可以开采深层地下水,但开采过程中要确保地下水的使用和输入处于平衡的状态,确保不会产生水资源浪费现象。

  5、饮水安全和工程建设坚持可持续战略

  在建设饮水工程时必须充分考虑当地的经济条件、自然环境、用水习惯和风俗人情等因素,尽力保证饮水工程符合当地环境。各级政府要在充分研究地区差异的基础上做好资金拨付,针对饮水工程难度较大的地区适当增加资金和材料,同时要为工程建设提供配备设施,保证工程顺利开展,还要组织专人进行验收,保证工程质量达标。在建设过程中要多向当地居民进行民意调查,对于农民的意见要合理对待,吸收有用的,对不科学的建议要解释到位,争取当地农民对饮水工程的支持。

三、结束语

要想使农村人畜饮水供水的安全性得到提升,需要重点关注人畜饮水的安全性,高效合理的解决饮水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现阶段,农村居民在用水方面还存在着许多的问题,如:水质不达标、农村居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不强等,因此,政府只有加大农村地区水资源的开采力度,不断提高农村居民保护水资源的意识,尽可能的减少农田用水和生活用水对水资源造成的影响,才能确保农村人畜饮水供水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赵真真. 浅论农村人畜饮水供水安全与饮水工程管理[J]. 群文天地, 2012(3):223-223.

  [2]陈洪友. 农村人畜饮水安全及饮水工程管理的具体措施[J]. 农民致富之友, 2013(5):186-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