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建筑空间规划设计原则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图书馆建筑空间规划设计原则分析

曹恒明

盐城市图书馆 江苏省盐城市 224300

摘要:在图书馆建设设计中加强对其空间的设计,不仅是强化图书馆的服务功能需要,而且也是强化图书馆建筑质量的重要前提。因而为了更好地提高设计效果,就必须在一定的原则下,切实掌握其设计要点。基于此,本篇文章对图书馆建筑空间规划设计原则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图书馆;建筑;空间规划;设计原则

引言

以读者为中心、丰富的功能是现代图书馆最为主要的特征。在建设现代图书馆时,人们对图书馆的室内设计与布局的完美性更加的关注,并对其提出了更加严格的要求。在充分发挥现代图书馆功能的同时,还需要对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理念进行直观的展示,为满足读者的需求提供便利,使读者可以在稳定的空间中享受阅读服务。

1图书馆建筑与空间的演变

功能决定结构,不同时代的图书馆功能不同,建筑结构及其空间表现形式也不相同。上世纪50年代前,图书馆重藏不重用,表现为小型空间藏书架。20世纪50年代后,图书馆重藏轻用,建筑开始采用模块化设计,即将空间划分成面积相等的矩形,方便藏书分类及工作效率。20世纪60年代后,以藏为主、藏用并举,空间建设引入廊厅等建设元素以及进行功能模块划分,逐步发展成开放式书架。20世纪90年代后,由于信息技术的发展,读者对图书馆的需求主导开始占据主要位置,随着IC空间概念的出现,“信息共享空间”开始流行,大开间、大开放模式并集“藏、借、阅”一体化的空间出现,图书馆建筑与空间变革开始兴起。进入21世纪,学习、创新、学术图书馆开始占据主导位置,空间布局从“书”的空间转型为“人”的空间“,学习共享空间”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以读者、学习为中心的多功能图书馆成为新的主导并成为学习、创新的实际促进者,图书馆建筑空间与功能进行新的定位与变革成为热点问题

2空间规划设计原则

2.1功能第一

在进行图书馆建筑规划设计时,需要将图书馆的功能作为设计必须考虑的主要问题。无论在结构、布局等方面都需要与功能需要相符合,为完成功能要求服务。避免布局和结构与功能要求相脱离,一味追求造型的独特忽略了功能。在充分满足图书馆功能的基础上,还可以运用多元化的手法进行创作,综合不同的设计技巧,借鉴国内外优秀的设计技法,充分展现建筑物的美观性,使图书馆更加具有特色。图书馆建筑空间规划设计,特别需要注意保持功能与布局等方面的和谐统一,对所设计的图书馆具体功能要求进行深入的分析和研究,避免疏忽。

2.2环境协调

无论图书馆建设在哪一位置,都应该使其内部环境设计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保持协调:①在对图书馆内外进行装饰时,需要明确图书馆的性质,保证图书馆装饰符合图书馆性质,保持两者的协调性。②需要结合图书馆的周围环境特点进行图书馆外形设计,使图书馆可以与周围环境保持协调,避免产生突兀感。只有充分重视图书馆环境设计,为图书馆建设创造良好的环境条件,才能保证图书馆设计的合理性。设计者绝对不能因为提高设计效果而破坏环境。图书馆内外都需要显得宁静、大方,给读者以美的感受,使读者可以在稳定和谐的环境中阅读。

2.3可持续性

随着城市建设的增速,为避免资源浪费和图书馆发展的需要,建筑与空间设计的可持续性是第一建设法则。简单是事物的本质,图书馆建筑基本都采用简单的模块化设计方法,将整体性建筑按照功能模块分解成若干的组成空间,同时还能够重新组合,恢复或重组各种功能空间,使空间具有较强的再造持续性,能适应未来图书馆的变化,空间形状、空间组配等方便灵活,满足图书馆正常服务的情况下根据技术的发展、业务需求重新组配空间。

2.4灵活性原则

图书馆建筑空间规划需要根据不同的需求进行灵活的划分,教学模式不能一味的使用一个空间,这样不仅会导致阅读者的视觉疲劳,还会导致教学空间的不合理应用,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适量的将大空间划分成多个小空间,可以满足不同阅读者的不同需求教学需要,是对传统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创新,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图书馆建筑空间的包容性,在设计中更具灵活性的特点。

3图书馆建筑空间规划设计要点

3.1造型设计要点

在建筑风格上,图书馆设计往往是整个建筑空间设计中最受关注的问题。因此,在设计图书馆的建筑形式时,首先要传达图书馆的形式,但同时也要介绍城市的形象和位置,因此许多优秀的图书馆建筑往往可以作为城市规划的指导,但在设计形式的过程中,在注重效果的同时,也要考虑到发挥其功能,最大限度地考虑读者的方便和感受,以确保人性化和科学性

3.2室内设计要点

从馆外部到馆内部,需要规划入口到各个部分,保证规划的合理性,并建立完善的导引系统。由于读者会集中某一个时间到达图书馆,所以需要保证走廊、楼梯等通道的宽敞性,合理进行设计。书架与阅览桌椅之间需要留有足够的空间,书架高度需要合理的调整,为读者提供便利。保持图书馆光线的充足性,为读者自由阅读提供方便。室内需要以简洁的方式进行装饰,富有艺术气息。休息区、小花园等都属于图书馆的重要组成,需要让读者感受到图书馆并不是只有丰富的书籍,而是温馨的知识乐园。

3.3功能分区设计要点

在进行布局时合理利用不规则的小方块,将书架分成多个不同的单元,读者可以根据其需要进行阅览,避免互相影响。各单元紧密衔接、互相独立,满足读者的不同需要。同时,无论是从实现为读者服务的目的,还是考虑图书馆的管理,都需要实现全开架阅读。所以针对馆舍来说,不能过于分散,留有足够的空间存放图书,并对馆舍的保温性进行仔细的研究,表1为图书馆的主要功能分区。

5f6997817ba09_html_2d9a16d86c48a321.png

3.4采光设计要点

照明设计作为建筑空间设计的主要元素,也是渲染室内环境、构成室内空间的主要部分。常见的光环境主要来自人工和自然的方式。因此,图书馆建筑空间的照明设计应坚持自然采光为主、人工照明为辅的原则,既能节约能源,又能满足自然低碳的阅读模式,人工照明主要用于弥补光线不足。收藏和阅读空间虽然属于弹性空间,但不可能改变三维空间元素的高度,弹性空间的转换仅限于平面尺寸的变化。因此,收藏和阅读空间的灵活营造应充分利用室内装饰、通风环境和光环境的设计。许多图书馆位于相对狭窄的地理区域。例如,在城市地区,一些图书馆建筑旁边有更多的建筑。这类图书馆的采光问题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由于周围建筑的遮挡,这类图书馆比其他没有大型建筑的图书馆更难收集自然光。建筑密集的图书馆建筑应充分利用建筑空间设计和照明技术,根据自身朝向收集自然光。如果设计不当,太阳光照明不足,室内人工光源主要用于照明,不仅浪费了照明所需的能量,还会使读者长时间阅读感到不舒服。

结束语

在信息化背景下,为建筑空间设计提供了创新性的理念。因此,只有对图书馆的建筑空间规划设计原则有明确的了解,才能保证图书馆规划的合理性,以创新性的理念进行设计,更好的满足读者需要。

参考文献

[1]智伟.信息时代图书馆建筑空间设计研究[J].当代图书馆,2019(04):25-27.

[2]查晓鸣.对图书馆建筑人居环境空间设计的思考[J].上海建材,2019(05):21-25.

[3]王韧.图书馆中的设计思维[J].图书情报研究,2019,12(03):62-66.

[4]李鹏飞.建筑设计中的空间设计分析——以高校图书馆为例[J].美与时代(城市版),2019(06):26-27.

[5]张宏靖.信息化时代背景下的公共图书馆建筑室内空间设计[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9(1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