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在客户用能优化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在客户用能优化中的应用

严冬兰

江苏金恒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江苏 南京 210035

摘要:综合能源服务是在中国能源变革新时代发展背景下出现的一种新业态,以能源服务为主营业务,围绕客户的综合需求开展服务,提供能效分析、节能改造、需求响应代理等综合能效提升服务、天然气冷热电联供服务、分布式清洁能源服务及资产代维、融资租赁等多元化的综合能源服务,满足终端客户对电、热、冷、气等多种能源的需求,实现多种能源协同互补,促进能效提升,降低用能成本,提高智能化水平.

关键词:综合能源服务;“互联网+”技术;生态圈

引言

随着电力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和互联网产业的蓬勃发展,综合能源服务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常规能源的不断浪费,造成了周围环境的严重污染,使得全球温度逐渐变暖,以及海平面持续上升等,各种问题的出现使得我国经济受到严重阻碍,对我国经济发展以及人类发展提出了巨大挑战。实现对能源的合理调节,运用可再生能源是低碳生活的最有利途径,所以构建新型“智慧+综合能源服务系统”是新时期倡导的协同机制,将其和新能源之间的协同结合起来,借助信息化手段,实现对能源合理利用和清洁目标。

1综合能源服务发展现状

欧洲、美国、日本等国家根据国情制定了适合自身发展的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战略。欧洲早在1997年就提出了综合能源服务概念并付诸实施,其综合能源服务侧重于能源的协同优化,实现能源系统间的耦合和互动。英国政府支持发展国家层面的集成电力、燃气系统和社区层面的分布式综合能源系统,联合创新代理机构“创新英国”与企业合作资助了大量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的研究和应用。同时,“创新英国”于2015年成立“能源系统弹射器”,每年投入3千万英镑,用于支持英国企业重点研究和开发综合能源系统。自2011年开始,德国政府每年追加3亿欧元,从能源全供应链和全产业链角度实施对能源系统的优化协调,关注的重点包括可再生能源、能源储存、能源效率提升、多能源有机协调等。2001年美国能源部首次提出了综合能源系统发展计划,目的是加强对分布式能源和冷热电联供技术的推广应用。2007年美国又颁布了《能源独立和安全法》,要求社会主要供用能环节必须开展综合能源规划。尤其在需求侧管理方面,在新一轮电力改革中,美国包括纽约州、加州在内的许多地区明确把需求侧管理、提高电力系统灵活性作为重要发展方向。日本是最早开展综合能源服务研究的亚洲国家。日本政府在2009年率先宣布将构建覆盖全国的综合能源服务系统。东京电力公司超前谋划、广泛布局,于2012年启动战略转型,从提供产品向提供服务转变,构建支撑综合能源服务业务发展信息系统,细分客户需求,提供涵盖电、热、冷、气的最佳能源供应方案,并打破电力垄断经营模式,采取合作的方式与其他综合能源服务商共同开拓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由于国内的综合能源服务发展时间较短,目前尚处于起步阶段。综合能源服务企业包括传统能源企业、设备制造企业、能源服务商等。从业务发展路径分析,国内能源服务商结合自身主营业务优势,开展产业链延伸或增值服务,同时促进传统主营业务的发展。从价值定位分析,中国的综合能源服务注重能源清洁、高效利用,以达到经济、环保等目标。重点推广多能互补与可再生能源开发,重视能源系统和信息系统的深度融合。从目标客户分析,工业大客户、园区、公共建筑等客户以其稳定的能源服务需求、较强的支付能力、较高的负荷密度和能源价格成为主要服务对象。从收入模式分析,综合能源服务商结合客户的需求,凭借自身技术、产品和资金等优势,提供咨询、投资、设计、施工、设备销售、运营等多元化服务来获取收入。

2解决方案

2.1平台定位及属性

现有综合能源服务平台应用难以满足用能企业个性用能需求,业务人员缺乏服务推广手段,制约了市场化业务规模化发展。针对上述诉求,国网湖南综合能源公司积极作为,其将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打造为全省泛在电力物联网建设在客户侧设计统一入口的创新探索,有别于传统供、售电等普适化服务,而主要聚焦竞争性服务业务。平台主要通过客户侧用能控制系统(CPS)数据的泛在物联,对接政府、用能客户、能源服务商等多方主体,对内发挥平台数据整合、业务协同作用,实现竞争性业务从潜力客户挖掘、重点客户洽谈、项目管理、运营服务的全业务过程闭环管理和经营管理;对外强化社会服务属性,在用户侧为公司能源托管、设备运维、能效监测、需求响应等新兴业务提供平台支撑,向政府、客户提供能效分析、用能数据挖掘等能源精益化服务,从而培育了公司新的效益增长点。

2.2实施方案

(1)建立平台柔性团队创新机制。国网湖南综合能源公司通过抽调业务骨干组建平台建设柔性团队,凝聚攻关合力,推动平台建设有序开展,成立了项目管理组、平台建设组2个小组。其中项目管理组负责全面指挥、调度、推进智慧能源综合服务平台及节能替代服务平台建设,把握工作定位和建设方向,确定建设路线,协调各方资源,解决建设推进中的重大问题。在平台建设组中,平台级成员负责项目实施过程的业务全面指导,以及与平台开发技术人员的对接工作、试点上线的业务评估等工作;产品服务级成员负责产品服务级需求的全面梳理,以工作清单形式下发攻关任务,确保工作层层压实、责任到人。(2)制定平台建设时序。平台从用能客户、综合能源公司、电网、政府、售电公司、发电客户、用能及发电客户等7类用户视角对平台功能进行划分,建设智慧能源e管家、智慧能源服务网站、智慧能源移动App、智慧能源管理系统等4大系统。项目建设分为3个阶段,包括基础建设、上线应用、优化提升。基础建设。前期实现能效管理、监测、分析、设备代运维应用及支撑基础等功能和部分业务场景应用,强化省级平台与用能控制系统CPS的功能对接,初步实现能源优化配置,推动对内智慧能源业务管理基础功能上线。中期对内发挥平台数据整合、业务协同作用,推动市场化项目和公司内部经营的标准化、流程化、精益化管理;按照“做精、做细、做优业务”的原则优化平台线上服务,贯通线上场景与线下服务全流程,推动业务场景快速迭代更新,建立线上结算、线下服务新模式,实现公司主营业务场景全覆盖、业务流程全贯通;对外提升服务共享能力,整合现有公司系统大数据成果,逐步建立可复制推广的积木式业态模型,打造套餐化业务推广模式,为工业企业、园区、景区、银行等更多客户主体提供数据增值服务,推动平台应用规模化推广。优化提升。远期持续优化功能应用,完善市场交易、需求响应等功能应用,实现与总部平台的功能互动,形成初具规模的共享微服务组件池,同步开展平台大数据分析应用,实现以存量项目数据分析挖掘新潜力项目,形成平台自驱动、自循环的持久生命力。合力打造泛网对外服务平台基于业务需求打造对外服务平台。

结语

总而言之,“智慧+综合能源服务系统”能够满足新时期能源变化趋势,节省更多能源,最大限度避免环境受到污染,起到环保作用。

参考文献

[1]张涛,王培红.“智慧+综合能源服务系统”的理念与思考[J].上海节能,2018(2):69-71.

[2]何靖治.互联网+智慧用能构建综合能源服务平台[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7(11):68-69.

[3]贾宏杰,穆云飞,余晓丹.对我国综合能源系统发展的思考[J].电力建设,2015,36(1):16-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