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使用心理咨询技术对待叛逆学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如何使用心理咨询技术对待叛逆学生

尹兆梦

人大附中航天城学校 100094

【摘要】对待叛逆的学生, 一千位教师就有一千位哈姆雷特。本文从心理咨询的角度出发,首先分析了叛逆学生的共性心理特征,接着从理解、赞美、承诺、强化四个心理咨询技术,具体阐述了与叛逆学生进行沟通的技巧,最后对施教时的注意事项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心理咨询;叛逆;学生;沟通;尊重

提到“叛逆”,似乎是一个令所有教师头疼的字眼。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学生们的心理周期也在逐渐提前,叛逆行为越来越低龄化。他们在课堂上故意扰乱课堂秩序,博取关注;喜欢搞恶作剧、破坏学校公物;受到老师批评时,不屑一顾,一副不服气的样子;甚至出现言语或行为上顶撞老师。

很多教师在面临叛逆学生的“挑衅”时,会选择高压手段,但结果往往适得其反。其实,在与问题学生的沟通上,学会使用心理咨询技术十分重要。叛逆学生在老师面前无所谓、不屑一顾的态度,实际上是对即将到来的批评做出的自我保护。学生在用低自尊来平衡内心,是在躲避自我成长带来的认知失调的痛苦。那么,如何使用心理咨询技术,对待我们身边的叛逆学生呢?

  1. 叛逆学生的共性心理特征

学生的叛逆心理是指学生为了维护自尊,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1]这类学生存在着一些相同的心理特征:

  1. 渴望被关注

叛逆学生内心渴望的关注,这种关注包含认可、尊重、接纳和关爱几个方面的深刻内涵。随着身心的发展,学生的独立意识和自我意识都在逐渐增强,表现欲望也日益提高,他们迫切地希望能够摆脱教师的“束缚”,通过各种手段、方法来提高自己的存在感。为此,他们可能做出异乎寻常的举动,以期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例如课上捣乱,吸引同学们的目光;他们可能喜欢标新立异,总想发表独特的见解,例如对大家都喜欢的事物,给予厌恶的评价;他们对平等的要求更高,希望得到教师“一视同仁”的公平对待,例如由于教师的衡量标准不同而产生的顶撞教师的行为。他们希望教师能够接纳、理解自己显示出的独立个性,希望得到教师的认可和关爱,而不是一味的指责和批评。

  1. 自卑心理

叛逆的学生普遍存在不同程度的自卑,当他们遇到自己认为无法应对的事情时,为了保护自己的自尊心不受伤害,会选择“满不在乎”的方式或“无所谓”的态度来掩盖自己的自卑。

(三)自我认知缺失、内心纠结

自我认知缺失可能表现为,人生没有目标,对当前的学习生活没有明确的规划安排,过一天算一天,学生不知道自己能做什么,能做好什么,更不清楚应该怎样做。不能准确估计自己的能力,缺乏对自己的清楚认识,由此就可能导致学生的内心纠结。而这种内心纠结的体现就是对他人的要求高,对自己的要求低。

二、心理咨询中的沟通技巧

总的来说,对待叛逆的学生,首先要从认可开始,认可学生的想法,是师生之间进行良好沟通的前提,让学生感到教师是理解他的,他才愿意将更多的真实想法与教师分享。其次,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发现学生的优点,在赞美中,提出对于学生当前行为的困惑之处,从而让学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最后,引导学生自己制定计划,拨正心态,使用强化手段促进学生不良行为的改变。

(一)“先跟后带”,读懂学生行为背后的需求

“先跟后带”中的“跟”是跟上学生的思考,顺着学生的思路与学生进行沟通,让学生自己在思考中发现错误,然后教师顺势“带”着他,给他更多的选择,引导学生做出正确的判断。根据心理咨询理论,行为由动机产生,而动机源于需求。[2]找到隐藏在学生叛逆行为背后的需求,进而对症下药,能够使教师的工作将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此部分的核心在于“理解”,读懂学生的行为语言,理解学生的需求,是进行有效沟通的前提。

  1. 善于赞美,提高学生改正缺点的内驱力

教师要有一双善于发现美的眼睛,去发现学生的优点,通过认可学生好的方面,他的行为或品质,从而帮助学生找回自信与自尊。有自尊的人才会在乎自己的形象,更主动的改正缺点与不足,因为自尊是改正缺点的内驱力。此部分的核心是“赞美”,从认可开始,学会赞美学生,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和自尊心,产生改正缺点的内驱力。

  1. “由远及近”,多元化鼓励定承诺

“由远及近”中的“远”是指与叛逆行为所涉及到的问题不相关的学生的其他长处,而“近”则是指与叛逆行为直接相关的学生的不足之处。例如,学生由于某事顶撞教师,教师可以从远处的表达能力强开始赞美学生,再到近处学生出现的“顶撞教师”的问题。教师由远及近,进行多元化鼓励,看到学生的优势,通过赞美优势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不足,如此,从优势的体验过渡到劣势的提升,从而引导学生定承诺,为自己日后的行为标准做规划。这部分的核心是“承诺”,通过多元化鼓励,让学生自己定下成长的阶梯,在教师的关注与鼓励下,学生更容易坚持。

(四)“先小后大”,逐级提要求常强化

对学生的期望值不宜过高,可以先从简单的、小的要求做起,慢慢过渡到更高更大的要求。在学生努力达到教师要求的过程中,教师要经常对学生的行为进行强化,强化的方式可以多元化:物质强化、口头强化,最终进入到学生的自我强化。此部分的关键是“强化”,给学生获得强化的机会,使用多种手段进行强化,增加学生的新鲜感,提高行为改变的动力,促进目标的达成。

三、使用心理咨询技术对叛逆学生施教时的注意事项

第一,接纳学生的情绪。教师要保持清醒的头脑,保持中性的立场,不要被学生的不良情绪带走。

第二,实事求是原则。教师对尚未核实清楚的事情不轻易下结论,学生自尊心强,很在乎教师对于某些事件的看法,在意教师对自己的评价。

第三,学会倾听。叛逆的学生需要更多的表达机会,教师可通过提问“这件事你怎么看?”来了解其内心的渴求,多听学生的心声,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

参考文献:

[1]齐敏.怎样对待学生的叛逆[J].现代教育科学,2014(02): 111.

[2]陈恳.学会用心交流——论叛逆期学生的教育方式[J].当代教育实践与教学研究,2015(05): 112.

[3]李华虎.巧用“试错法”唤醒叛逆学生的创新意识[J].名师在线,2018(29): 5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