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教学设计

崔红风

西安市八一民族中学 710100

摘要:本课选自岳麓版历史必修(Ⅰ)第三单元第九课,本课内容包括四个部分:北美新体制建立的背景:邦联制危机;确立:《1787年宪法》;巩固;发展:两党制。介绍了总统共和制、联邦制和两党制等多项政治制度,涉及到美国独立战争、南北战争等多个历史事件。

关键词:邦联制、1787年宪法、两党制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了解美国新体制建立的背景,熟悉1787年宪法的三大原则,理解美国联邦制的权力结构和两党制的重要作用。

2、过程与方法:紧密结合时政热点分析本课,使学生学会对相关材料的分析、比较、归纳和概括,培养论从史出的历史学习方法和习惯。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对“三权分立、分权制衡”政治体制和美国内战的分析,让学生认识到美国稳定与统一对国家命运的重要作用,从而认识到维护国家稳定、民族团结对中国的重要意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1787年宪法的内容和联邦制的权利结构

难点:分权制衡原则的理解

三、教学方法

1、情境导入法:通过2016年美国大选和美国在韩国部署萨德系统这两大事件带领学生走进美国,走入美国历史。

2、结构教学法:把本课内容分成四个部分,采用层层递进的方式一步一步的进入本课内容。

3、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禁穆令风波、水门事件和2016年美国大选,用真实的案例加强学生对课本内容的理解。

四、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美国大选和萨德事件导入本课,美国强大对我们既是威胁也是好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所以这节课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对美国的政治制度进行剖析,探寻它强大的制度根源。

从历史中来探寻,出示一组反应美国早期历史的图片让学生辨识,并且结合图片讲述美国早期历史,走入美国历史。

一、新体制的背景:邦联制危机

问题1什么是邦联制?它有什么特点?

通过对英国脱欧和法国大选的分析让学生了解邦联,然后给出邦联的概念,并找出最能体现邦联制特点的关键词:松散、政府权利有限。

问题2新生的美国采取了邦联制的的政权组织模式,这也给它带来种种麻烦。通过三段材料分析美国遇到了哪些问题?

材料一:美国独立前,它的商船队在地中海地区的贸易往来不怕北非等地的海盗的抢劫,因为它受到宗主国英国的保护。独立后,失掉英国舰队的护航,美国商船队经常遭受海盗的袭击,损失惨重。

1786年,美国爆发谢司起义,州际联盟也是束手无策。

教师:为什么美国的商船总是受到海盗的袭击,为什么面对起义却束手无策?

学生:“因为美国是一个松散的州际联盟所以在经济上就无法实行很好的保护政策,以至于本国商队被海盗劫掠;政治上也是同样的原因,所以无法形成一个强大的中央政府来维护它的统治。”

教师:所以邦联难以稳定统治。同样的面对索马里海盗我们国家是怎么做的?为什么我们能够作出快速反应从而保护公民?

学生:派护航编队,我们有中央政府。

材料二:新英格兰出现的骚乱、我们商业上的不景气以及笼罩全国各地的那种普遍的低迷消沉情绪,在很大程度上,归咎于最高权力机构的无权。

——华盛顿1787年给友人的信

教师:华盛顿把一切混乱都归咎于最高权利的无权,他想要加强中央集权,需要建立一个中央集权的政府。具体建立一个什么样的中央政府呢?

材料三:1782年,尼克拉上校致信华盛顿:“凭借您的卓越贡献,您完全有资格做这个辽阔大陆的君主。”

华盛顿回信斥责说:“这封信包含着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的危害。”

教师:材料三中华盛顿所说的最大的危害指的是什么?有人要让他当君主,建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一个新建立的国家里已经出现了君主制的危险,在以往的历史中也出现过共和制,但大部分都是小国寡民式的古希腊城邦;我们知道随着地域的扩大,中央集权的政府是能够发展成为帝制的国家,比如罗马共和国向罗马帝国的过渡。而华盛顿却不愿意做君主。所以如何在这样一个地域辽阔的大国里确保共和制是美国面临的又一个难题。

邦联无力稳定统治,渴望建立中央集权政府并且力求在大国中确保共和制,这是本节课的三大背景,可以概括为一点:邦联制危机。

二、新体制的确立:1787年宪法

通过背景材料分析我们知道1787年宪法要解决三个问题:1、如何加强中央政府的权利,并处理好和地方的关系2、如何分配中央政府的权利,3、如何防止专制,保证民主共和制。这三个问题也是宪法当中要体现的三大原则联邦制原则、分权制衡原则、人民主权原则。

  1. 联邦制原则有两层含义,第一层含义是不论国家主权还是国家法律都归属于联邦 ,体现了联邦至上的原则,也形成了强有力的中央政府。第二层含义是分权,中央与各州分权,尊重了美国各州在历史上各自行使权利的传统,体现了中央与州分权制衡的原则。联邦制原则中体现着分权制衡的原则。

但是州权主义的思想一直很活跃,为后来的美国内战埋下了隐患。这场战争也是一场州权至上还是联邦至上的较量,同时也是一场国家分裂还是维护统一的抉择。林肯总统打着为联邦统一而战”的口号领导北方取得了胜利,避免了国家的分裂,也捍卫了宪法的尊严与权威。

通过宪法维护国家统一,这也为后来美国的迅速崛起奠定了政治基础。

2、分权制衡原则涉及到总统与国会,总统与最高法,国会与最高法三组权力之间的制衡。

课前布置了一个任务,每个学习小组找一个能体现三权分立原则的真实案例来进行角色扮演或者案例分析。

学生找到禁穆令和水门事件的案例

教师总结:禁穆令风波中罗巴特虽然是美国联邦司法系统中最底层的法官,但他一旦做出裁决就必须得到执行。新任总统特朗普无论如何意气风发都无法改变美国政治运作的游戏规则,罗巴特裁决可以说是特朗普好好的上了一堂司法课。正是这样的对立与矛盾彰显了三权分立政治制度的威力,这也让我们体会到了政治建设的魅力所在。

水门事件中尼克松总统认为他有行政权所以拒绝交出录音带,而法院则动用司法权强迫他交出来了,国会的众议院则用他们的弹劾权弹劾总统,行政、立法、司法这三大机构的作用都体现出来了,最后总统失败了。所以说水门事件很好的体现了三权分立、分权制衡的原则。

三组权力之间的关系,第一组总统和国会,他们的关系在于国会有立法权,是总统可行使立法否决权,但是国会只要以三分之二的多数再次通过总统所否决的法律,即可生效。

第二个总统和最高法院之间的关系,总统可以任命联邦法官,但是要注意总统任命联邦法官必须要经过参议院的确认。而最高法院可以宣布总统法令违宪,牵制总统。同样的最高法院也可以宣布国会通过的法律不合宪法。因为它拥有最高司法解释权。

联邦中央政府的权利结构虽然是这样子的但美国到底有没有一个国家权力中心?总统

美国总统既是国家元首,又是政府首脑,还是军队总司令;总统直接领导政府,政府对总统负责;而总统对选民和宪法负责。美国的总统权利使联邦行政权保持强有力的地位,这是美国政治制度的一个特点,所以这种制度被称为总统共和制。所以总统处于国家权力的中心。

3、人民主权原则,主要是指总统和国会议员都由选举产生,都实行任期制。

三、新体制的发展:两党制

任何政治体制的建立都会伴随着矛盾和纷争,不同的政见不同的利益集团就会组成不同的政党。美国的两党制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这也标志着美国政治体制的完善和发展。

通过几幅漫画了解美国两党制的特点,第一幅图,驴象两党四年一大战,两年一小战。比如说2016大选,特朗普和希拉里为了当选进行了激烈的竞争。让我们聚焦美国大选,从美国大选看两党政治。

首先了解美国总统选举的流程:第一个阶段,两党党内的总统候选人竞争,最后获得总统候选人资格的是民主党的希拉里,共和党的特朗普。

总统候选人确定之后开始正式的竞选大战,这一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拉票。双方通过广告大战、电视辩论各种途径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比如说特朗普打出的“让美国重新伟大”“美国第一”的竞选口号,就帮他吸引了大批选民的支持。

最终的较量在于11月8日的总统大选日。美国总统选举实行的是选举人制,选民间接选举总统。任何一方只要得到270张以上的选举人票就获胜。经过一天的角逐,共和党的特朗普率先拿到了270张票,选举还没结束,但是特朗普已经提前锁定胜利了,成为美国第58届总统。

根据分析两党制的特点概括为以下三点:政治选举是两党激烈争夺的战场;体现了分权制衡原则和民主原则;两党的性质相同,都是资产阶级政党。

北美为全世界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政体,总统共和制,它解决了如何在一个大国中维护共和制的政治难题。以及联邦制的国家结构和两党制的政党制度,这都是北美大陆上的新体制。

而且这几项制度不管是在中央和地方,还是中央政府内部,以及党派集团之间都体现了一个原则,分权制衡,这四个字就是本节课的落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