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安全技术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2
/ 2

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安全技术的应用

冯雷

国电内蒙古晶阳能源有限公司 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010321

摘要:信息技术目前已经开始和各个行业进行结合,然后对各个行业进行信息化的改造,在电力行业中信息化的进程是比较快的。对于提高电力企业内部的交流以及各种信息的共享具有重要的意义。我国的电力系统目前是世界上最庞大的,也是最具有技术含量的,因此信息化发电的发展会推动电力技术建设走向新的方向,并且为保障发电侧的安全以及电力系统正常提供很好的基础。本文主要针对电力信息化建设中的安全技术的相关应用进行探究,对目前电力信息化建设中的问题进行了分析,然后对监控技术以及容灾备份技术等进行了研究,希望可以对相关的工作以及研究提供一些思路。

关键词:电力建设;信息化;安全技术

引言:

电力对于现在的社会来讲是非常重要的,没有电力那么人们的生活将会变得一团糟,因此保障电力输送安全就成为电力企业着重研究的问题。电力信息化建设这是促进电力输送安全的一个重要手段,通过信息化网络,电力企业可以对电力输送线路进行远程监控,对出现的问题进行技术的排查以及检修,这样才可以保障电力的输送安全以及稳定。我国的电力企业属于国有企业,但是电力企业并不是只有一家,因此各个电力企业之间的交流问题就成为一个比较大的问题。尤其是我国目前西部能源过剩、东部能源紧缺的情况下,跨区域的电能运输就成为一个解决问题的办法。但是跨区域电能调度需要各个电力公司之间有一个良好的交流渠道,并且对输电线路的监控维修也做好区域的分配。而电力信息化的建设直接奠定了跨区域电能调度的基础,并且促进了各个企业之间的信息交流。

一、现状及问题

我国的电力信息化建设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就开始了,最初电力信息化建设的目的就是对电力输送线路进行检测以及相应的计算,保障电力输送线路的正常,但是截止到目前,电力信息化建设已经覆盖了电力企业的各个层面,这使得企业各部门之间的交流更加的通畅,并且对于一些问题以及措施实现的企业贡献,这大大提高了电力企业的运转效率。但是目前我国的信息化建设还是存在一些问题的,比如说很多信息系统是孤立的,并没有被整合到电力企业的管理系统中,这对于电力企业进行相关信息查询十分的不利,并且在管理层进行决策的时候所需要参照的数据以及文件会比较困难,影响决策的时效性。此外,电力企业的很多信息化建设只是一味地吸收各种先进的管理经验,但是却没有进行适应性的改造,这使得很多管理经验出现水土不服的情况,甚至会造成管理效率下降的情况。

二、安全体系构建

(一)安全体系特点

在信息化建设的过程中,因为目前电力系统的很多信息都是通过电子信息流进行传递和储存的,所以保障其安全性也就是保证电力稳定输送的关键。电力系统所构建的网络主要是进行数据的收集以及整理,然后对电力进行控制,进而通过这些手段推动电力系统运行的安全性,进而为人们供应稳定的电力打下基础。

(二)安全体系构建

根据系统中的信息不同,可以将整个电力系统的网络划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为专用网络,这包括电力的调度信息网以及电力信息网,而第二种则是共同网络。专用网络是一个闭环式的网络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只存在关于电力系统的信息,至于其他的信息是不可以进入的,而共同网络则是和互联网相连接的网络,这主要用于一些不重要信息的传递以及其他用途。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将整个运行系统划分为几个层次,然后再使用隔离技术以及防火墙等设置,会将一些威胁抵挡在外围,提高信息的安全性。

三、电力信息监控技术

(一)监控技术特点

电力信息监控技术这是一种可以及时发现电力系统中问题并且进行制止的技术,这种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发生的所有故障进行监控,不管是硬件问题还是软件问题都可以进行完整的监控,这可以使得问题在第一时间被发现,然后对于危害系统运行的动作进行切断,保障了电力运行系统的安全性。其次,这个技术的使用可是使得软件中的一些漏洞被发现的几率增加,进而提高电力企业的应对能力。

(二)监控技术设计

信息监督系统主要是由逻辑监控体系构成的,其可以将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合以及处理,然后通过数据库中进行数据的对比以及分析对新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检查,如果出现较大的误差那么就出现了问题。因此在进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对正常调校的数据进行严格把控,并且在进行分析的过程中应该十分的细致,确保不会因为数据失误而造成系统误判的情况出现。

四、容灾备份技术

(一)技术特点

容灾备份技术主要针对的是数据,在电力系统运行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数据,这些数据都是电力企业进行创新以及决策的重要基础,但是因为这些数据都是以电子信息的形式储存,因此很容易发生故障而造成数据的丢失,因此需要进行容灾备份,这样才可以做到万无一失,在原有数据丢失的情况下还可以启用备份数据,这对于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有重要的意义。当然在建立容灾备份系统的过程中需要使用比较灵活的技术,而且还需要做好应急措施,这样才可以保障备份数据的安全性。

(二)技术构建

1.容灾层次

容灾层次主要可以分为两个,第一个是数据级,这种容灾层次的成本比较低,主要做法就是对所有的数据进行拷贝储存,这种方式所需要的时间比较长,而且在进行数据恢复的过程中也比较慢,但是其安全性比较高。第二个是应用级,这种容灾层次并不需要进行拷贝,而是一个计算机上构建一个备份盘即可,这种方式大大提高了备份数据的回复时间,不过这对于计算机的要求比较高,因此成本也比较大。

2.复制技术

这是容灾备份技术的核心,目前常用的复制技术都两种,第一种是定点复制,这种技术可以对信息传输的过程中进行检查,避免出现信息传输终端的情况,但是这种信息复制方式对于数据的备份十分的不全面,而且每次的信息复制都需要进行全面复制,不然会造成信息的缺失。第二种是连续复制,这种可以避免电力系统运行过程中的突然故障,在备份文件中可以对故障之前的数据进行恢复。

五、结束语

总而言之,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安全技术是不可或缺的,随着信息技术的进步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这是保障电力系统安全运行的重要基础。

参考文献

[1]王刚, 李策, 吴天宇. 国网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安全技术的发展及应用研究[J]. 数字化用户, 2019, 025(002):180.

[2]雷振江, 毛洪涛, 刘颖,等. 试议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安全技术的应用[J]. 百科论坛电子杂志, 2019, 000(002):279-280.

[3]彭翔宇. 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安全技术的应用[J]. 科技风, 2016, 000(024):137-137.

[4]张国力, 张伟, 胡新颖,等. 电力信息化建设中安全技术的应用[J].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 000(005):226-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