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运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的运用

张朝辉

长春职业技术学校

摘 要:随着我国汽车保有量的逐年攀升,社会对汽修专业人才的需求也在急剧扩张,同时也对汽修专业人才的综合素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中职院校作为培养汽修专业人才的重要平台,在如今的教学改革背景下需要充分认识到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实践能力双重提升的重要性。因此,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在如今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中得到广泛运用,本文对此展开深入分析,希望能为教育同行提供参考借鉴。

关键词:理实一体化;中职;汽修;教学改革

前言

汽车工艺的快速发展也促使行业对汽修专业学生技能提出更高要求,而汽修专业作为中职校的“王牌专业”,一定要紧随时代发展趋势以及立足解决学生就业问题层面,对教育教学实行全面改革。基于此,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需要对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予以优化调整,构建更合理且可行的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以此去促进学生思维发展与实操技能提升,为今后上岗就业打好基础。

1 理实一体化教学的内涵与特点

1.1 内涵

理实一体化指的是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相互融合,以理论指导实践,用实践检验理论,加强学生的知识理解能力与实践操作能力,培养出符合社会需求的高素质人才。

1.2 特点

其一,提升对理论的认识。理论与实践的失衡在职业教育中属于常见问题,而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的提出能够让学生在实践中去直观理解理论知识,在提高实践能力的同时,也能提升对理论的认识;其二,构建互动性课堂。在理实一体化教学活动中,教师会充分利用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对学生学习水平的了解,展开积极性引导,构建更加民主、自由的课堂氛围。

  1. 当前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中存在的不足

2.1 学生文化基础较为薄弱

 中职院校的学生文化基础薄弱属于普遍现象,而且很多学生未能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抽象思维方面表现较弱,要让他们去理解汽车零部件、汽车工作原理等复杂且抽象的知识较为困难。此外,在传统的中职汽修专业教学当中,教师会占据教学主导地位对学生进行知

识灌输,而学生只能被动接受,长此以往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被打压,甚至会产生厌学心态。

2.2 理实未能形成一体化

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中,对理论与实践融合一体的意识并不强烈,所以导致在教学活动中完整性不足,换而言之就是学生在学习完理论之后,并没有及时进行实践,或是在实践中找不到对理论知识的运用切入点,因此显得较为茫然。究其原因就在于教学活动中理实一体化

未能形成,较为分裂的理论与实践教学体系也就导致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偏低,这与汽修专

业较强实践性的特点不符。

3理实一体化教学在中职汽车运用与维修专业教学改革中的运用策略

3.1 优化课程结构,实现理实结合

 在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改革中运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其目的在于通过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去深刻学生对理论的理解以及提高学生的实操能力。为了达成这一目标,首先便需要学生对汽修专业的理论知识有全面掌握与深刻理解,所以针对课程结构的设计需要重新优化调整,确保其能够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模式相匹配,才能够起到推动学生实践技能水平不断提高的作用。同时,实践教学活动需要在相关理论知识讲解结束后第一时间开展,这样做的目的在于强化学生理论与实践的关联记忆,在知识记忆黄金期去消化与理解,在实践中不至于茫然。

当然,在实践教学中并非完全放手让学生自行操作,教师需要在一旁引导中找准时机渗透对理论知识的回顾,让学生结合教师的提示去自主操作,同时教师也要根据理论知识点去设计相应的实操任务,让学生的实践操作更有目的性,助力其对知识的深刻掌握。

3.2 完善设备设施,构建实训基地

 中职汽修专业教学活动的开展不能只有教材这一资源,结合该专业特点来看,教学设备设施资源更为重要。所以,为了保证理实一体化教学效果的体现,一定要重视汽修专业理实一体化教学基地的构建,让学生在实训中深刻知识理解。因此,学校方面需要结合该专业学科

的特点与要求以及汽修行业市场发展需求,完善实训教学基地的建设。一方面,教师可借助现代教学手段去展开教学,比如在讲解“汽车发动机维修”方面的内容,教师可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直观呈现出汽车发动机内部零件的名称、组合以及工作状态下的运转过程,让学生对教材知识有形象化理解。尤其是在理论讲解中难以理解的曲柄连杆机构,能够通过动画模拟的方式去呈现出活塞连杆组、曲轴飞轮组之间的关系,并且对各个零部件的位置关系了解清楚,进而强化对汽车构造与曲柄连杆机构的了解,对发动机运行过程一目了然。

3.3 小组合作教学,发展实操能力

 理实一体化教学意味着将理论与实践教学融合一体,教学目标中对学生实践操作能力的发展高度重视。所以,教师在教学中可充分引入汽修工作中的实际案例去展开教学,同时以分组的形式让学生去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同时,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还

能通过合理分工去加强学生团队合作意识与能力,为其今后工作积累经验。

 比如,在讲解“汽车发动机抖动”相关内容时,可分为理论讲解与实践教学两部分。①理论讲解。首先,创设情境激发学习兴趣。利用多媒体播放汽车在打火之后方向盘一直抖动的情况,车主打开引擎盖一样能够观察到发动机在抖。此时教师可询问学生:“你们认为发

动机打火后一直抖动是什么原因呢?”学生在问题的激发下,对知识学习会更有兴趣②实践教学。首先,科学分组。按照“组间异质、组内同质”的原则对学生进行合理分组,人数为 4 人,由 2 人进行操作,另外两人分别负责指挥与记录;其次,讲授解决问题的操作思路。教师应当亲身示范汽车起升机的操作方法,特别强调要对起升机上好保险,确保安全。

3.4 车辙的处治措施

3.4.1 病害特征

轮迹处明显出现下陷、沥青层向两边隆起,横断面呈凹字形的现象。

3.4.2 病害分析

 车辙是指轮迹带上出现的辙槽,其产生的外因是渠化交通和荷载作用的次数的增加,内因是沥青混凝土的高温稳定性和抗塑性变形的能力不足。持续高温下,中面层温度达 55℃以上时,积聚在中面层的热量不能很快的释放出去,导致沥青混合料的粘聚力降低,抗剪强度

降低,在车辆荷载反复碾压下,荷载应力超过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极限,使流动变形不断积累成车辙,特别是大量重型和超载车辆的作用,由于其单轴荷载增大,从而加剧车辙的产生。

4 强化沥青路面养护

  采取积极有效措施,严格控制超载车辆,以减少超载车辆对路面的破坏,认真贯彻“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的方针,加强科学研究,建立路面养护管理系统,对路况进行跟踪观测,及时采取预防措施,清除隐患,发现问题,及时处治,以免进一步酿成大病害。同时,加

强对路面病害处治方法的研究,不断提高路面养护质量。必须加强路面的日常巡查,随时掌握路面的使用状况。沥青路面的养护应依靠科学进步,加强养护技术管理,采用先进的检测仪器设备采集路况数据,应用路面管理地理信息系统,准确评价路况现状,预估路况发展趋势,提出科学的养护对策,为编制养护维修计划提供辅助决策。应积极的推广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发展现代化的沥青路面的养护技术。

5 结束语

因路段、环境不同,出现的情况各异,只要我们注重改善沥青及沥青混合料的使用品质,精心施工,科学养护,并针对出现的病害采取针对性的有效措施,定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为社会提供一种安全、舒适的交通环境。

参考文献:

[1] 向星翰 . 高速公路沥青路面常见病害处治研究 [J]. 工程建设与设

计 ,2017(05).

[2]李海波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控制管理对策 [J].交通世界 ,2016(21).

[3] 周瑞斌 . 沥青路面施工质量的控制方法 [J]. 交通世界 ,201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