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康复治疗进展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进展及分析

张宇佳

浙江中医药大学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本次研究对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实行刍议,对脊髓损伤康复治疗进展进行研究,旨在明确为何进行脊髓损伤康复治疗,然后联系脊髓损伤患者具体情况,选择适合的康复治疗方法处理,以此有效改善患者的预后。

关键词:脊髓损伤;康复治疗;进展

绝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会遗留严重残疾,出现肌肉萎缩、步行障碍情况,而且日常生活活动能力会受到不同程度影响,通过康复治疗方法可降低对脊髓功能的损害,促进患者尽快恢复。故此,应在早期采取康复方法治疗,比如:中医针灸、运动训练、心理、矫形器和辅助用具等方法。

1 脊髓损伤早期康复治疗的意义刍议

脊髓损伤SCI 2周内康复治疗,有助于缩短患者康复的时间,可见脊髓损伤患者功能恢复、住院时间,和受伤——康复计划实施时间呈正相关,伤后康复时间更早、住院时间则更短,而且能减少患者实际住院的费用,有效改善患者的功能[1]。通过研究发现,接受早期康复治疗在提高生活质量方面、降低并发症方面优势也比较突出,所以建议在病情稳定后及早进行康复治疗。

2 脊髓损伤康复治疗进展研究

2.1中医针灸康复治疗方法

脊髓损伤的发生导致患者肢体瘫痪,为中医瘘症的范畴,采取中药、按摩和针灸等方法治疗,可提高患者功能独立性评分。由此可见,早期通过针灸方法进行康复治疗能够促进患者功能恢复,严格控制并发症情况的发生,并加强患者日常生活活动方面能力。此外,选用电针夹髓穴对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利于改善患者中枢性疼痛症状。

2.2矫形器、辅助用具康复治疗方法

结合个体差异选择适合的截瘫步行器,促使患者在最短的时间站立,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自信,有效缓解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逐渐提高患者步行能力、日常生活活动能力[2]。经研究发现,脊髓损伤患者接受相关辅助用具加强训练,在改善行走功能方面优势较强,说明选用适合的截瘫步行器极其关键。当前,现代生物力学、生活工程学发展,截瘫步行矫形器的应用得到进步,涉及新型互动截瘫行走器、往复式截瘫步行器等。

2.3运动训练康复治疗方法

脊髓损伤急性期康复运动训练,可以有效避免发生关节挛缩、压疮,主要需正确摆放体位,进行瘫痪肢体被动运动并确保个人的卫生。恢复期主要进行没有受累肌肉力量加强、耐力、体位转移,以及站立、行走等方面训练,辅助使用相关器械训练,以此提高患者的生活自理能力,促使其尽早回归社会[3]。当前,康复训练有助于促使脊髓损伤患者恢复感觉和运动功能,然而神经生物学尚不明确。通过研究发现,康复训练有助于降低脊髓损伤大鼠髓鞘源性神经抑制因子和其受体mRNA表达,加速脊髓损伤大鼠后肢体功能恢复。

2.4物理因子康复治疗方法

功能性电刺激DES技术,可借助电刺激的作用按照刺激顺序、强度,对瘫痪肌肉/轻瘫肌肉过程刺激,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脊髓损伤患者的运动功能。绝大多数脊髓损伤患者应用FES训练后,能够经平行杆内步行转移到平行杆外用拐杖进行步行。然而,颈段脊髓损伤所致四肢瘫患者使用该方法治疗的效果并不理想,FES对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治疗较佳,能达到FES辅助社区步行的目的。通过对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不完全性脊髓损伤患者,对其运动功能的影响非常大,经研究发现治疗期间能有效降低皮质抑制程度,经手掌鱼际肌肌电图刺激阈值降低,感觉功能得以改善。通过动物模型脊髓完全损伤磁刺激器、圆形线圈,对C5—7阶段刺激2h,脊髓损伤㪋潮气量、气道,均明显高于插管下自主呼吸潮气量、气道压,可满足生存的需要,出现呼吸机疲劳的概率较低,同时利于减少痉挛现象的发生。

2.5心理康复治疗方法

脊髓损伤发生后,患者会承受较大的心理负担,引发不良心理情绪,比如:焦虑、不安、抑郁、恐惧等,这对于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会构成直接影响。针对于此,应该构建良好的医患关系,实行心理疏导、获得家庭支持,以便为和患者建立良好沟通奠定坚实基础,给予患者更多的关注、支持,减轻患者心理负担。

2.6步行能力康复治疗方法

首先,可借助减重设备加强步行训练,即为支撑能力不足患者早期加强步行训练,主要目的:对患者运动皮质、脊髓节律运动中枢构成激活[4]。神经细胞超微结构证实显示,减重步态训练有助于对神经再生修复构成作用,如此一来能提高神经元细胞膜表面的兴奋性、神经递质囊泡和突触形成的数量等。经研究可见,减重平板运动的实施,在促进脊髓损伤患者大鼠运动功能、神经肌肉功能,以及远端脊髓形态恢复、降低远端神经元损害等方面,均存在积极的影响。通过该方法实行康复治疗,因脊髓损伤再生能力、修复能力降低,所以进行该方面的训练可提高患者的步行能力,比如:步长、步速、功能性步行等情况。其次,应该鼓励患者加强机器人模式建中活动平板方面训练,因这种训练方式需要患者消耗较大挺能,故此使用阶段受到不同程度限制。相关研究认为在机器人辅助作用下,脊髓损伤患者机器人步态训练报告有所限制,而且缺乏评估反馈系统,需结合患者下肢功能恢复状况调整训练的计划,然后对患者下肢运动的作用、特点、训练效果等加以分析、评估。

2.7 外科手术康复治疗

临床上多通过前路手术、后路手术对脊髓损伤患者治疗,前者可在直视下将压迫物切除,实现椎管检验、复位固定及融合的效果[5];后者操作简便,能对椎管前方压迫50%以下胸腰椎骨折,然后将椎间隙撑开,骨折间接复位的效果较佳,在椎管减压经后方咬除椎弓根/椎体次全切除即可。当前,后路手术器械越来越完善,能够实现三维复位、固定的效果,确保脊柱恢复更加稳定,不足:手术创伤较大、出血量较多,需实行椎管前方直接压迫。因此,建议通过两者结合方式治疗,旨在降低手术的风险。

2.8 并发症康复治疗方法

(1)肌痉挛康复治疗方法:绝大多数慢性脊髓损伤患者容易出现肌痉挛表现,持续牵张训练有助于使得亢进牵张反射活动降低,从而有效改善患者痉挛表现。主被动训练、拉伸训练,属于短期、长期处理痉挛的重点。给予巴氯芬能降低脊髓损伤肌张力过高表现,经小剂量服用、逐渐增加药物剂量,以此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2)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方法:以加强对患者肾脏功能的保护为主进行治疗,以此有效预防泌尿系统感染,改善患者的生存质量,可通过药物、手术和神经电刺激等方法治疗,从而切实改善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表现[6]

结语:脊髓损伤康复治疗进展加快,为有效改善脊髓损伤患者的预后,则需要联系其具体状况采用适合的方法治疗,如:步行能力康复治疗、心理康复治疗、物理因子康复治疗等,进而确保脊髓损伤患者康复治疗的效果、安全,减少并发症情况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李琳琳,郝世杰,王万宏,等.脊髓损伤后神经源性膀胱康复治疗的研究进展[J].社区医学杂志,2018,016(011):88-90.

[2]陆娟.关于脊髓损伤的康复治疗进展[J].糖尿病天地·教育(上旬),2018,015(010):295.

[3]鲁银山,朱珊珊,马思亮.虚拟现实技术在脊髓损伤康复中的应用进展[J].中华物理医学与康复杂志,2019,41(10):788-792.

[4]黄扬云,杜俊毅,黎裕萍,等.脊髓损伤患者神经源性膀胱的中西医康复进展[J].中国保健营养,2018,028(008):45.

[5]王伟群,池伟东,吴俊哲.中西医治疗脊髓损伤研究进展[J].山东中医杂志,2018,37(11):960-963.

[6]侯艳.脊髓损伤神经源性膀胱临床评估及治疗的研究进展[J].中华老年骨科与康复电子杂志,2019,5(4):238-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