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概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2 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研究概况

杨礼

株洲市中心医院心内科 412000

摘要:目的:针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进行分析。方法:笔者随机选择某医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名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以此作为试验组,然后选取10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对试验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然后查找其中的相关性。结果:试验组患者的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肿瘤坏死因子平均水平以及白介素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2性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炎症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关键词: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炎症因子;相关性

引言

在临床医学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属于糖尿病性心脏病的一种,这一疾病的发病率相对较高,如果病情控制不理想,很容易引发患者死亡。从病理角度来看,这一疾病是由于患者胰岛素分泌异常,在2型糖尿病的基础上逐步引发冠心病并发症。在医学界,有专家认为,2型糖尿病的出现,很可能是细胞因子介导的炎症反应,而且冠心病的出现以至于患者整体情况的不断恶化,与炎症反应都有着密切的联系,所以,积极探索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具有重要的意义。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为了配合本次研究活动,笔者随机选择某医院在2017年1月—2019年12月收治的100名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笔者所选择的患者样本中,女性患者有48例,男性患者有52例,患者年龄45—87岁,平均年龄64.8岁,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将上述样本作为试验组,然后选取100名正常人作为对照组。在此次研究活动,笔者征求到了患者或其家属的同意,并签订了配合医学研究的同意书,但是出于对患者的考虑,如果患者因病情迅速恶化而无法配合,则应该以患者优先,研究活动立刻停止。

1.2方法

围绕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这一课题,对试验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和研究,并与正常人进行对比,然后查找其中的相关性。

1.3统计学处理

使用SPSS 18.0 统计学软件对本次研究中的数据进行处理,进行t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表1 两组样本情况比较

炎症因子平均水平

超敏C反应蛋白(mg/L)

肿瘤坏死因子(mg/L)

白介素(pg/mL)

试验组

4.51

4.21

6.2

对照组

2.69

3.91

109.6

P

0.001

0.001

0.002

2.1超敏C反应蛋白

由上述统计结果可以了解到,试验组患者的体内超敏C反应蛋白的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人员,从中可以判断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的出现与这一炎症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

超敏C反应蛋白属于炎症的敏感标志物,在机体被感染会出现组织损伤时,这一物质在血液中的含量会快速上升,正常情况下,这一物质在机体中的含量不会超过3mg/L,而在炎症的刺激下,其含量会明显升高,因此可以通过高敏感的方法对这一因子进行检测。通过本次样本患者的研究,发现98名患者血液中这一因子的浓度都超过了3mg/L,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超敏C反应蛋白具有一定的相关性。医学研究表明,通过对患者超敏C反应蛋白含量的检测,可以对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进行预测,对于这一类型患者而言,经常会出现血脂紊乱,其动脉粥样硬化的几率也会明显升高。有研究人员通过对此类患者血液的检测,从中了解到,患者血脂发生明显的恶性变化,而且超敏C反应蛋白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水平。通常情况下,机体胰岛素能够有效抑制超敏C反应蛋白的合成,进而使这一炎症因子的含量始终保持在一定的水平下,但是,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的胰岛素分泌紊乱,致使超敏C反应蛋白的分泌不受抑制,其分泌水平因此不断升高,所以,超敏C反应单位属于具有相关性的炎症因子之一。

2.2肿瘤坏死因子

通过上述统计信息可以了解到,试验组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平均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这一炎症因子也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研究表明,这一因子参与集体内多种炎症的反应过程,而且在肥胖型患者中的表现更为明显,因为肥胖患者的脂肪细胞能够产生肿瘤坏死因子,而随着这一因子的增加,会导致机体胰岛素受体酪氨酸激酶的活性不断下降,机体胰岛素的分泌也会受到影响,疾病也随之出现。还有研究表明,2型糖尿病患者的肿瘤坏死因子明显高于正常水平,而合并冠心病后,机体中这一因子的水平会进一步升高。还有研究人员提出,对于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患者而言,其胰岛素的抵抗程度与肿瘤坏死因子相互影响,从而进一步证明了疾病与这一因子的相关性。

2.3白介素

通过上述统计结果可以了解到,试验组患者的白介素含量远超于对照组人群,由此可见,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白介素具有一定的相关性。白介素是机体的重要细胞因子,这一因子也是机体炎症的重要代表,通常情况下,正常患者的白介素水平在7pg/mL以下,而轻微炎症患者的这一因子水平在7—150pg/mL之间,如果患者炎症较重,这一因子的水平会超过150pg/mL。通常情况下,这一因子会引发机体胰岛素细胞凋亡,进而影响到胰岛素的分泌水平,所以,患者体内这一因子的含量会比较高。白介素作为一种生物活性细胞刺激因子,其在炎症细胞因子网络中起到枢纽性作用,这一因此能够对机体胰岛素的分化及分泌产生明显的作用,进而对患者的发病造成影响。有研究表明,患者血浆中的白介素水平与胰岛素的敏感性有关,当白介素水平升高,胰岛素敏感性降低,当白介素水平降低,胰岛素敏感性会增强,而且,白介素与胰岛素这一关系的形成与患者的肥胖具有一定的联系。

3讨论

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而言,其往往存在着血脂异常、高血压以及肥胖等症状,因此冠心病成为2型糖尿病的主要并发症之一,患者的死亡率也会因此而升高,而通过本次研究活动可以了解到,2性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超敏C反应蛋白、肿瘤坏死因子、白介素等炎症因子具有一定的相关性,通过分析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炎症因子的相关性,能够为患者的临床治疗提供可靠的依据。

参考文献:

[1]王席.血浆超敏C反应蛋白、血脂检测与2型糖尿病大血管病变的关系[J]. 中国现代医生. 2018(32)

[2]张晓斌,王若,王秀丽. 冠心病和冠心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MMP-9、IL-18水平变化及临床意义[J]. 河北医药. 2017(10)

[3]武秀琴. 冠心病伴2型糖尿病患者血清中C-反应蛋白浓度的测定[J]. 临床医药实践. 2017(03)

[4]马庆海,杨文东. 2型糖尿病合并冠心病与Leptin及IL-6、CRP的相关性[J].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2019(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