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21
/ 2

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方丽波

云南省中医医院 云南 昆明 650000

【摘要】目的:研究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16例眩晕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实施常规护理)和观察组(58例,实施中医护理),对比两组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结果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的依从性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具有差异性,P<0.05。结论对眩晕患者采取中医护理,能提高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由此可见该护理方法具有一定的使用价值。

【关键词】中医护理方案;眩晕;临床护理;应用效果,

眩晕一般由周边神经疾病、中枢神经疾病、中枢神经,药物、贫血等引起。脑血管性眩晕患者在发生旋转性眩晕时常伴有恶心呕吐症状,在脑肿瘤性眩晕中旋转性眩晕较为少见[1]。颈源性眩晕与头部突然转动存在明显关系,无论是哪一种眩晕,患者的临床症状通常为反复发作性眩晕、复听、恶心、耳聋、呕吐、耳鸣、耳闷。在眩晕的治疗过程中加以有效的护理措施可促进治疗效果,常规护理在眩晕患者的临床护理中较为常见,由于缺乏针对性该护理方式在临床上的效果并不十分显著。因此护理人员要实施更为有效的护理手段。本文以我院1116例眩晕患者为例,研究中医护理方案在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于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收治的116例眩晕患者,以随机分组法将其分为对照组(58例,男性患者38例,女性患者20例,年龄56-76岁)观察组(58例,男性患者35例,女性患者23例,年龄54-76岁)。所有患者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次研究经患者同意,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 方法

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中医护理。具体如下:

1.2.1 情志护理

过度疲劳、睡眠不足、忧郁恼怒为眩晕症的诱发因素,护理人员需加强心理护理。与患者多加沟通,让其抒发出心中的郁结,在此期间护理人员须保持亲和的态度,掌握沟通技巧,缓解心中压力,让其保持乐观的心态。

1.2.2 穴位按摩

考虑到患者存在疲劳、缺眠的状况,可通过按摩涌泉穴(足底部,蜷足时足前部凹陷处,第2、3跖趾缝纹头端与足跟连线的前1/3与后2/3交点)的方式舒缓其身心疲劳,帮助睡眠。还需在睡前按摩风池(胸锁乳突肌与斜方肌上端之间的凹陷中)、太阳穴(眉梢与目外眦之间)20min。

1.2.3 饮食护理

根据患者实际体质制定饮食计划,肥胖者控制饮食量,少食油腻、高热量食物。肾精不足者宜多食用红枣、山药等补益类食物。肝肾阴亏者多食用羊肉、山楂、紫菜等食物。肝阴亏虚者多食用甲鱼、绿豆、银耳、小麦等清热滋阴的食物。痰浊中阻者多食冬瓜、玉米、小米、荷叶粥等清淡利湿食物。

1.3 评分标准

本次研究需记录两组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依从性评价指标包括依从(完全配合护理工作)、较为依从(比较配合护理工作)、不依从(不配合护理工作)。依从性=(依从人数+较为依从人数)/总人数×100%。治疗效果评价指标包括显效(临床症状消失)、有效(临床症状好转)、无效(临床症状无改善),治疗有效率=(显效人数+有效人数)/总人数×100%。

1.4 统计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17.0软件中分析,率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为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对照组依从性对比

对观察组、对照组依从性进行对比,观察组依从性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1。

1 观察组和对照组依从性对比[n,(%)]

组别

例数

依从

较为依从

不依从

依从性

观察组

58

32(55.2%)

24(41.4%)

2(3.4%)

56(96.6%)

对照组

58

23(39.7%)

27(46.6%)

8(13.8%)

50(86.2%)

χ2

-

2.801

0.315

3.940

3.940

P

-

0.094

0.575

0.047

0.047

2.2 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效果对比

对观察组、对照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组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如表2。

2 对照组观察治疗效果对比[n,(%)]

组别

例数

显效

有效

无效

治疗有效率

观察组

58

34(58.6%)

22(37.9%)

2(3.4%)

56(96.6%)

对照组

58

22(37.9%)

27(46.6%)

9(15.5%)

49(84.5%)

χ2

-

4.971

0.883

4.921

4.921

P

-

0.026

0.347

0.027

0.027

3 讨论

眩晕症由高血压疾病、高血脂、脑血管痉挛、脑供血不足等原因引起,该疾病在临床上较为常见。中医认为情志内伤素体阳盛,加之恼怒过度,肝阳上亢,阳升风动,发为眩晕[2]。长期忧郁恼怒,气郁化火,使肝阴暗耗,肝阳上亢,阳升风动,上扰清空,发为眩晕[3]。饮食不节,损伤脾胃,脾胃虚弱,气血生化无源,清窍失养而作眩晕。嗜酒肥甘,饥饱劳倦,伤于脾胃,聚湿生痰,痰湿中阻,浊阴不降,引起眩晕。

常规护理在眩晕症治疗、护理中较为常见,但该护理方式护理缺乏针对性,不易控制缺陷的薄弱环节和关键环节[4]。常规护理以保全患者生命安全为重点,对心理干预较少,病人心中郁结难以纾解不利于治疗工作。

对眩晕症患者实施中医护理,其优势在于按摩护理的流程较为简便,且对患者的身体不会产生创伤,接受度更好[5]。依据每一位病人的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通过食补的方式促进治疗,中医护理在治疗中可充分发挥辅助作用。

在此次研究中,观察组经护理后,其依从性和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可见中医护理的临床效果比常规护理更为显著。

总而言之,对眩晕患者施行中医护理,能提高依从性促进治疗效果。因此中医护理具有较高使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陈惠芬. 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2(9):99-99.

[2]丁秀梅. 眩晕病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应用效果观察[J]. 光明中医,2018,6(8):2409-2410.

[3]张爽. 中医护理方案在眩晕病(原发性高血压)中的应用[J]. 临床医学工程, 2018,25(10):1389-1390.

[4]杨秋美. 急性期中风眩晕患者应用中医护理方案的护理效果研究[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 2018,23(8):117-118.

[5]谭静. 中医护理对眩晕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J]. 按摩与康复医学, 2019,10(7):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