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 PICCO对休克的临床监测及护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9
/ 2

应用 PICCO对休克的临床监测及护理

张梦宇

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急诊科 北京市 100700

摘要:目的:分析PICCO监测指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管理的有效性,为临床提供依据。方法:对脓毒性休克患者60例进行临床观察,采用随机分组方式将其分成两组,每组各30例,针对常规组3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干预,针对治疗组30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PICCO监测,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及预后价值。结果:治疗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及监测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复苏达标时间、MAP、CVP、ScvO2、PaO2/FiO2 明显优于常规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后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常规组脓毒性休克患者;两组相比(P < 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PICCO监测指标管理能促进临床早期掌握患者容量参数,为判断病情提供参考,利于患者预后及康复。

关键词:PICCO;休克;监测;护理

PICCO(脉波轮廓温度稀释连续心排量测量技术)是一项全新的脉波轮廓连续心排血量与经肺温度稀释心排血量联合应用技术,其创伤与危险性小,仅用一中心静脉导管和动脉导管就能简便、精确、连续监测心排量,外周血管阻力,心搏量等变化,使血流动力学监测与处理得到进一步提高。休克是一种以急性微循环障碍为主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由于休克后果严重,临床常见且与临床各科有着广泛而密切的联系,因此了解休克分型,判定休克的危重程度以及对治疗的反应,严密监测组织灌注和细胞代谢功能状态,采取综合防治措施,提高休克救治成功率,防治并发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有非常重大意义。脓毒性休克一般是由于革兰氏阴性杆菌引起的,主要见于急性化脓性梗阻性胆管炎、坏疽性胆囊炎、肾盂肾炎、急性胰腺炎及院内感染等疾病中 。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皮肤温暖干燥、心律不齐、低血压、血小板计数下降、白细胞计数减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命安全及身体健康。为了分析 PICCO 监测指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本研究对该院收治的脓毒性休克患者 60 例进行了分析。

一、资料与方法

1、临床资料。随机将脓毒性休克患者 60 例分成两组,常规组 30 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男性 18 例、女性 12 例,年龄为 36-76 岁,平均年龄为(56.96±3.69)岁;治疗组 30 例脓毒性休克患者中男性 19 例、女性 11 例,年龄为 35-77 岁,平均年龄为(56.95±3.72)岁。对两组脓毒性休克患者基础资料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可比性高。本研究开展之前,60 例患者均对本次观察的目的、内容、结果及形式等进行了详细了解且均已签署知情同意协议审批通过。

2、方法。对常规组 30 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干预,两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根据脓毒症指南中的标准实施综合性治疗 [1],在积极治疗原发病的基础上早期给予液体复苏治疗,1 h 内结合临床经验给予患者广谱抗生素进行病原菌的覆盖治疗,给予患者对症支持治疗及脏器功能保护、营养支持及维持内环境稳定等治疗。经右颈内静脉 / 锁骨下实施静脉置管处理,置入三腔中心静脉导管处理,建议补液通道并对患者 CVP 进行监测,结合 CVP、MAP 及 ScvO2 等指标为患者实施液体复苏的处理。针对治疗组 30 例脓毒性休克患者实施常规治疗联合 PICCO 监测指标的早期容量管理,为患者实施右颈内静脉 / 锁骨下静脉置管处理,置入三腔中心静脉导管PICCO温度探头,并在股动脉置入 PICCO 监测导管,连接 好PICCO 监测,每天8 h 实施 1 次 PICCO 监测处理,测量过程中用 15 mL 的 4 ℃生理盐水自中心静脉连接的温度探头处快速注入,连续测量 3 次,将 PICCO 监测参数进行记录(取平均值),对患者各项指标进行记录,每天至少 1 次为患者取 2 mL 的动脉血,置于 EDTA 抗凝管中,采用荧光免疫测定法为患者实施血浆BNP 的测量,结合患者实际情况实施液体复苏治疗。

3、观察指标。对比两组患者治疗及监测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复苏达标时间、MAP、CVP、ScvO2、PaO2/FiO2、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肺组织水肿等)等指标的差异。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 [2]:数据采集应为入院或抢救开始后 24 h 内最差值,总分 25 分,分数越低患者生理及健康情况越好。

4、统计学方法。采用 SPSS25.0 软件对两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后的观察指标进行处理,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复苏达标时间、MAP、CVP、ScvO2、PaO2/FiO2 为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χ-±s)表示,采用t检验;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为计数资料,以百分率(%)表示,采用 χ2 表示。当P < 0.05 表示两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后的观察指标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 果

1、两组患者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复苏达标时间比较两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及监测后的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ICU 住院时间、机械通气时间、复苏达标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见表。

5f65c89a0222a_html_a8975585368a09d1.png

2、两组患者的 MAP、CVP、ScvO2、PaO2/FiO2 比较治疗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后的 MAP、CVP、ScvO2、PaO2/FiO2 明显优于常规组脓毒性休克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3、两组患者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比较。两组脓毒性休克患者治疗及监测后的病死率、并发症发生率存在较为显著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0.05)。

综上所述, PICCO 监测指标对脓毒性休克患者早期容量管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较高,建议在救治脓毒性休克患者的过程中推广实施。

参考文献:

[1] 张柳,朱凤雪,安友仲. 超声心排血量与 PICCO 监测重症患者血流动力学的对比研究 [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9):10.

[2] 阮景昊,周甲东,万崇华.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患者生命质量与临床客观指标的相关性研究 [J]. 中国全科医学,2017,(1):45-50.

[3] 陈炜,臧学峰,牛素平. 监测液体复苏前后血流动力学参数对脓毒性休克短期预后的早期预测价值 [J]. 中华危重病急救医学,2018(1):43-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