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9
/ 2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效果

王涵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 北京 100032

摘要:目的: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入院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100例,以随机数组法为基础随机划分为对照组(n=50)与观察组(n=50),为对照组患者提供常规急诊护理,观察组患者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比两种护理模式下患者的急救时间、住院时间等。结果:护理干预后,观察组转入急诊室消耗的时间、分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低于对照组,同时观察组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护理满意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转入急诊室消耗的时间与分诊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应用。

关键词:优化急诊护理流程;急性心肌梗死;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是常见的急性病症,近几年来临床发病率逐渐升高,并且患者常会出现多种并发症,对此需要为患者提供完善的急救流程,同时及时对症治疗用以提高抢救成功率1】。本文主要分析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当中的应用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2月-2020年2月收治的10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并依据随机数组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0例患者。对照组中有男性32例,女性18例;年龄处于42~76岁之间,平均年龄(57.45±2.38)岁;疾病类型包含11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2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16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以及11例其他部位心肌梗死。观察组中有男性30例,女性20例;年龄处于42~78岁之间,评卷年龄(57.62±2.34)岁;疾病类型包含12例急性下壁心肌梗死、12例急性前间壁心肌梗死、15例急性广泛前壁心肌梗死以及11例其他部位心肌梗死。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资料,数据差异不显著(P>0.05)。

1.2研究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常规护理干预,指导患者正确用药,依据患者的身体状态调节输液速度,与家属及时沟通患者的病情变化等。

观察组实施优化急诊护理流程:院前急救方面,急救室组建专门的急救团队,收到救助电话后立即发动紧急响应,于5min以内准备好所有救助物品发车。护理人员与患者家属联系,告知家属保持冷静,电话中了解患者的当前情况,并指导家属第一时间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到达救助现场后,为患者提供输氧与输液治疗,削弱患者的疼痛感,同时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安慰患者,促使患者尽可能保持正常呼吸,必要时使用车上的除颤器等展开急救,与医院联系,告知导管室准备PCI手术2】。院内急救方面,对于胸闷胸痛的患者尽快完成心电图与肌钙蛋白检查,确定为心肌梗死之后为患者开通绿色通道,先让患者接受治疗,之后通知家属办理入院手续。

1.3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转入急诊室消耗的时间以及分诊时间、住院时间等,同时统计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的SAS评分,比较两组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评价。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处理所有数据,患者转入急诊室消耗的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等计量资料用平均数±标准差表示,t方法检验,护理服务满意度等计数资料用百分数表示,X2法检验,将P<0.05作为数据差异显著的检验标准。

  1. 结果

两组患者转入急诊室消耗的时间、分诊时间以及住院时间见表1,可以发现观察组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

表1 两组患者转入急诊室的时间、分诊时间及住院时间统计表

分组

转入急诊室的时间(分)

分诊时间(分)

住院时间(天)

对照组(50)

57.63±11.08

5.40±2.06

12.15±3.04

观察组(50)

40.38±4.91

3.15±1.29

9.42±1.36

T

10.6386

10.4382

9.6824

P

<0.05

<0.05

<0.05

调查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的心理状态,可以发现护理干预前对照组与观察组患者的SAS评分分别为(56.83±0.24)、(56.68±0.22),差异不显著(P>0.05);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SAS评分降低(20.48±0.26),优于对照组的(43.65±0.64),差异显著(P<0.05)。

另外观察组的护理满意率为100%(50/50),优于对照组的82%(41/50),差异显著(P<0.05)。

  1. 结论

急性心肌梗死与冠状动脉的急性闭塞相关,会导致患者出现暂时性的心肌缺血,致死率较高,常规的抢救过程当中,护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不高,常常要在医生的指导完成对应的护理步骤,容易耽误患者的抢救3】。及时而有效的抢救措施能有效提高抢救成功率,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优化急诊护理流程之后,护理人员之间的配合程度更高,不论是分诊还是患者进入急诊室的时间,都可以被有效压缩,进而为患者的手术创造有利条件。另外本次特别关注急诊过程中患者及家属的心理护理,让他们的情绪尽可能保持平稳,为有序治疗奠定基础,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更高,差异显著(P<0.05)。

综上所述,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明显缩短患者转入急诊室消耗的时间与分诊时间、住院时间,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提高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罗金珠,黄江英.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作用观察[J]. 中外医学研究,2017,15(05):65-66.

[2]刘静.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价值[J].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8(23):167-168.

[3]马乐,王华,郗春梅. 优化急诊护理流程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救治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 当代医学,2018,24(35):187-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