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文件编制质量的控制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2

建筑工程造价文件编制质量的控制建议

周新凤

证件号码 :4522241992****4527

摘要:工程造价是项目决策和工程投资规模控制的依据,文中主要从调查工程基础资料、地勘信息、理解设计意图、熟悉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取用定额、通过指标自检等方面保证过程工作质量,来确保提高建筑工程造价文件的编制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文件;编制质量

引言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工程造价管理体制正在不断改革,相对应的工程造价咨询机构越来越多,不仅促进了工程造价业的发展,还推进了整个建筑行业的发展。我国不管是就业规模、人员素质、建筑行业影响力均不及发达国家,导致我国的投资规模与市场经济不相符。现代化工程造价咨询质量结构的建立,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建筑行业的发展、社会影响力、市场竞争力,因此需提高工程造价文件编制质量,推动工作造价咨询业的发展。

1工程造价管理工作现状

我国当前的所实施的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20世纪50年代形成,20世纪80年代完善,而后应用于市场管理中,工程造价管理制度是计划经济体制下产物,由国家直接参与、管理。工程造价管理制度中指出建筑工程不同设计阶段必须编制或预算建筑造价成本,为此相关部门还制定了工程造价文件编制原则、内容、方法,规定了建筑工程造价文件编制概预算定额、费用定额、设备材料预算等方法,还形成了相对完善的管理体系。随着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我国建筑业逐渐与国际接轨,因此要根据建筑行业整体发展对造价文件编制进行改革、完善。当前国内外发达国家对工程投资较大,要求工程开展前做到“事前预测、事中控制”,但我国建筑投资中存在“轻决策、重实施,轻经济、重技术,先建设、后算账”的情况,导致建筑工程造价人员经济观念、造价意识较为薄弱,导致工程造价层层反超,为改善此类情况建筑业学术界自20世纪80年代相继提出了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控制方法相关概念,且相关部门也针对建筑项目的科学性进行研究,并结合预决算对建筑工程开展制定相关制度,将我国建筑工程造价管理提升一个新的高度,以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建筑市场工作造价管理[2]。

2工程造价文件编制质量的控制建议

2.1了解工程概况,收集有关资料

了解工程规划、项目背景,有条件最好能进行现场查勘,掌握工程实地现场情况,尤其是与编制造价所需的各种现场条件;调查收集工程所在地社会经济情况,交通运输条件。初步调查主要设备供货方式,主要材料供应能力、供应价格、运输方式等,以及供风、供水、供电方式。材料费是建安投资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建安工程投资所占比重一般在30%以上,尤其是那些用量多、对总投资影响大的主要材料。对主要材料价格必须进行多方面询价并对询价结果进行分析,根据已有的材料价格信息资料和工程施工后建筑材料供求发展趋势,确定询价时效和可能发生变化的趋势,使材料价格的取定趋于合理。

2.2查阅设计图纸和设计说明书,提取工程量

在工程造价文件编制过程中明确建筑设计图纸及图纸相关说明书,要对该设计的设计意图进行掌握,明确建筑工程枢纽布局、建筑结构形式,与建筑技术有关的数据,建筑导流,建筑总体布局以及主要机电设备技术,后根据工程造价文件编制相关规定对工程量进行正确处理。首先造价文件编制人员要明确该建筑工程工作量、部分、断面形式、截面尺寸等,而后对该工程文件进行编制。要求建筑工程质量与定额相符,并根据建筑图纸相关数据对造价文件进行修正,在修正中切忌照、抄、搬、用,要结合相关数据进行综合分析。最后建筑工程中的辅助工程、临时工程,设计图纸中多不会列出工程量,工程造价人员要结合实际情况对辅助工程、临时工程量进行计算,避免工程造价编制中出现漏项,影响整个建筑工程造价质量。

2.3熟悉施工组织设计,了解施工工序

工程造价与施工组织设计是密切相关的,施工组织设计合理与否直接影响着工程的造价、质量和工期。即使同一类项目,同一种施工方案,也会由于施工布置、资源供应状况、施工现场条件等方面的差异,而使施工工序不同,那么造价也就不同。严格按照施工组织设计中拟定的施工程序、施工方法,施工机械选用定额。这里需要指出的是一般施工方案中对主体工程进行了详细设计,而对辅助工程、配套工程往往不做描述,那就要求由造价专业人员根据经验结合现场条件确定施工方案。所以,造价专业人员必须懂得一定的施工组织设计知识,了解一些常用施工机械的技术参数。经常深入工地调查了解,使其尽可能贴近客观实际。

2.4熟悉施工组织设计,了解施工工序

施工组织的设计、施工成本密切相关,此外施工组织设计的合理性会直接影响整个施工质量、工期。即使是同一项目、同一施工方案,均会因为施工现场布置不同、施工资源供应情况等出现明显差异。因此在施工中要严格按照设计图纸中程序、方法,选择定额施工机械,此外施工方案均明确主体工程,对于工程中的辅助项目等均不作相关描述,为确保建筑工程造价质量造价人员必须结合以前的工作经验,现场勘察结果及其他条件来阐明总体施工计划,因此建设项目造价人员必须掌握建筑工程设计方法、建筑施工中常见机械参数,在施工中还要进行现场或工地勘察,以确保建筑工程造价合理性、客观性。

2.5合理选用定额并做好补充定额工作在了解了解工程概况、采集地质勘测报告、岩土信息、建筑设计图纸、施工工序后,便可以基本上掌握建筑工程的设计理念等有关信息,为建设工程定额的选择奠定基础。但是,在应用项目配额之前,应先进行配额说明和章节说明,以了解建设工作量计算方法、特殊规章制度,并对工程定额的适用范围、工作内容进行明确,避免出现漏算、误算影响建筑工程造价文件编制进度。在建筑工程开展中针对部分定额子项目要结合建筑工程设计计划、建筑要求和建筑物的结构特征,调整建筑工程资源的消耗。随着当前技术的发展,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不断涌现,从而导致了建筑项目中许多项目的配额,为确保建筑工程造价文件编制质量需对定额缺项进行补充。

首先,它可以使用相似的特性,相同的建筑材料,并且适合固定代发电,并且建造方法接近,定额子项目对或其他专业中定额项目对收费标准进行调整,确保建筑工程造价文件编制的合理性。一旦建筑工程与如果配额条件不匹配,可以准备补充配额。固定补充内容的编制应参照现行施工规范、操作规程、统计资料、类似工程等对各资源消耗量进行补充,确保建筑工程造价文件编制质量。

2.6进行造价指标分析,积累资料

造价指标分析是工程项目造价编制完成的自检过程,长期积累资料可以使造价人员从宏观上判断工程投资是否准确,同时也是为编制规划投资、方案比选投资提供造价指标的一个有效途径。所以,指标分析是保证造价文件质量的重要环节。造价文件编制完成后进行资料整理,将完成的造价结果,根据工程特性、功能等计算各项经济指标,进行指标分析。首先是工程内部单位工程、分部工程指标对比;其次是与类似工程项目进行横向比较。结合工程施工条件和物价水平对指标偏离进行分析,判断是否在合离范围内。

结语

在当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背景下,若想提高建筑工程施工质量就必要建立有效、科学、符合当前市场经济要求的建筑工程造价质量,完善建筑工程监督体系,促进建筑市场向经济化建设方向发展,在强化工程造价质量同时,对整个建筑工程进行宏观调控,在提高建筑工程造价质量同时,确保工程造价合理性。

参考文献

[1]胡永军.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分析[J].居舍,2019(12):4.

[2]杜映茹.概预算编制质量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影响[J].科技创新导报,2019,16(4):62,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