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创新成果推动我国皮肤医疗事业的发展 --记我国知名皮肤性病专家凌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8
/ 2

用创新成果推动我国皮肤医疗事业的发展 --记我国知名皮肤性病专家凌昕

魏勋

河北省众和科技 有限公司

专家简介:凌昕,我国知名皮肤性病专家,现任苏州市第九人民医院皮肤科主任,在荨麻疹、梅毒、药疹、痤疮等皮肤性病的诊疗方面拥有独到的理念。以扎实、渊博的皮肤科医学理论知识认真钻研,结合丰富的临床经验,不断总结新疗法,参与研究,开创了多种疑难病症治疗方法。在我国发现并报道了梅毒治疗失败的细胞免疫学成因,成功的使用非手术方法水剂青霉素治愈梅毒性脑树胶肿,创新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在国内率先开创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成功治疗重症药疹,为我国防治梅毒、慢性荨麻疹、重症药疹等皮肤性病做了重要贡献。先后在国内外著名学术期刊上发表相关论文近30篇,其中SCI论文6篇;受邀担任国际著名皮肤病期刊《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Dermatology》的审稿专家。因其在皮肤性病领域的杰出成就和贡献,分别被中国中药协会皮肤病药物研究专业委员会和中国非公立医疗机构协会皮肤专业委员会纳为会员。

首创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治疗重症药疹的新方法,为伴有糖尿病、高血压等基础疾病的重症药疹患者带来福音

重症药疹是常见的药物不良反应,主要特点为发病快、皮损分布广泛、全身中毒症状重,可继发肝肾功能损害、电解质紊乱等,严重时可威胁患者生命。传统治疗方法多为注射糖皮质激素、免疫球蛋白等,但激素治疗增加感染、败血症风险,延长住院时间,增加病人的死亡率,尤其是当患者患有糖尿病、高血压癫痫等基础疾病时,会加重患者原有病情,因此使用会受到限制。凌昕对重症药疹发病机制以及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的药理进行深入研究,2016年在重症药疹的治疗方法上取得重大突破。他创新性的提出超适应症使用肿瘤坏死因子(TNF)-α拮抗剂治疗重症药疹的诊疗方法,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避免了激素相关的不良反应,适用于大多数重症药疹患者,彻底解决了糖尿病、高血压等不能使用糖皮质激素治疗重症药疹的难题。经过北京大学第一医院、武汉市第一医院等全国各地多家医院临床应用后,证实了该方法可有效治疗重症药疹且可减少内脏器官衰竭、消化道出血等并发症,受到医生和患者的广泛认可。

提出慢性荨麻疹新治疗方法,使得慢性荨麻疹的复发率从36.7%降低到8%

作为皮肤性病专家,凌昕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上不断创新,虽然慢性荨麻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的过敏性皮肤病,但经久不愈并伴随明显瘙痒,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和心理健康。常规的治疗方法是采用第二代非镇静或低镇静的抗组胺类药物,但是该治疗方法效果差,复发率高。凌昕经过对大量病例的研究、分析和实验,在慢性荨麻疹的治疗方法上取得了新突破。2017年,凌昕首次提出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法。该治疗方法相比西医治疗方法有效率明显增加;相比中医疗法,该治疗方法也存在效果明显、见效快、而且恢复期短的优势。目前采用玉屏风颗粒联合枸地氯雷他定治疗慢性荨麻疹的方法被我国各大医院广泛应用,如苏州大学附属张家港医院皮肤科、湖北省荆州市荆州区皮肤防治院皮肤科、重庆市璧山区中医院皮肤科等,临床疗效显示该方法治疗慢性荨麻疹有效率从63.8%增至91.8%,复发率从36.7%降低到8%,使上万例患者受益,得到了医学界高度好评和一致认可。

参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项目,为皮肤抗病毒治疗研究靶点提供新方向

2018年,凌昕受美国杜克大学邀请在其皮肤科访学研究,参与了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资助的项目《Age and Circadian Regulation of Cutaneous Innate Antimicrobial Immunity》(1R01-AI139207-01),对皮肤抗感染和昼夜节律之间的联系进行研究。

凌昕在研究中发现皮肤中的抗病毒蛋白转录受生物钟严格调节。在原代人上皮细胞中,抗病毒蛋白转录遵循昼夜节律循环模式,与正向昼夜节律调节器BMAL1密切相关。此外,通过siRNA方法敲除BMAL1后,发现抗病毒基因转录显著下调。他的发现表明了昼夜节律与皮肤中抗病毒基因转录之间存在明显的调节关系。这种关系具有重要的基础和临床重要性,可以使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的皮肤如何根据一天中的时间来应对病毒挑战。启发可通过光线操纵或药理学等手段操纵昼夜节律,进而调控抗病毒免疫应答。这为在患者皮肤中诱导抗病毒基因表达提供了全新途径,有助于防止皮肤病毒感染。

发现梅毒治疗失败原因,为梅毒治疗和预判提供了重要理论依据

在梅毒的治疗和疗效预判方面凌昕也取得了重要突破。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引起的一种传染病,可以侵犯人体的任何组织和器官,甚至可危及生命。近年来我国梅毒的患病率不断上升,近年来的平均增长幅度为20%以上,治疗失败率也显著攀升。据统计,早期梅毒治疗后的失败率可达10%。我国关于梅毒治疗失败相关的细胞免疫研究多集中在发生血清固定后、没有与血清不固定组作对照,具有滞后性和对照不科学性,凌昕作为梅毒治疗专家,经过对梅毒进行长达两年的深入细致的研究和随访,他首次发现导致患者治疗失败的原因——细胞免疫失衡。该重大发现对预测梅毒治疗结果具有积极意义,解决了皮肤病行业内的梅毒治疗失败该如何前瞻性预判的问题,为降低梅毒治疗失败率提供了重要依据;除此之外,凌昕还对眼梅毒、神经梅毒等罕见梅毒进行研究,并成功使用非手术方法水剂青霉素治疗梅毒性脑树胶肿,该方法避免了由于误诊导致误手术,造成创伤的悲剧,被国内医院广泛应用并取得良好的临床效果。

人之可贵在于勇于发现和敢于创新,凌昕对中国皮肤科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一定的贡献。他将“发现”和“创新”演绎的淋漓尽致,以渊博的皮肤性病知识和研究成果,解决了皮肤科众多医学难题,为患者带来了福音,不愧为中国当代皮肤性病学研究先锋人物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