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7
/ 2

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研究

王付伟

身份证号码: 37072419820722****

摘要:当前,由于我国公路事业发展程度的日益加快,无论是在经济的投入层面,还是在新技术的应用方面,都使得公路事业的进程得到了推动。在具体的公路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连拱隧道是在我国高速公路施工建设中是一项被广泛运用的技术,主要是因为连拱隧道的外观简洁、占地面积比较小,除此之外对于空间的利用度也比较高,可以使洞口路基、大桥和洞外线路的衔接更顺畅,而且能够还能体现保护环境、节约投资的优势。本文从连拱隧道的优点出发,深入研究双连拱隧道的施工技术,希望对有关人员提供帮助。

关键词: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

中图分类号:U874.2文献标识码:A

1概述

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公路建设进入了新阶段。现阶段,由于社会进程推动速度的日益提升,我国现代化建设水平也越来越高,尤其是针对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其更是在公路施工中被广泛应用。目前,随着公路事业发展水平的提升,其对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在今后的施工阶段,为了能够有效的促进施工水平以及施工质量提升,还应该强化对这一技术的优化和改进,有效的对其不足进行弥补,以保证可以最大程度的降低失误对山体边坡的影响。所以我们在进行双连拱隧道施工时,要结合单幅隧道施工的方法,根据具体的施工条件和环境制定科学严谨的施工方法[1]

2三导洞法施工技术

三导洞法施工技术,顾名思义就是在连拱隧道的整体开挖面上挖一个中导洞,然后侧面各挖一个侧导洞,一共三个小洞室。三个小洞室各有各的作用,中导洞在连拱隧道中是起着交点支撑的作用,两边的侧导洞是起着边墙角支撑的作用。在施工时也是有顺序的,超前施工中导洞,然后是侧导洞。在进行两边侧导洞施工时要注意保证施工距离。和单幅隧道相比,中墙是双连拱隧道最重要的特征。在施工过程中,值得注意的是中墙上的围岩,这是隧道施工的薄弱环节。在隧道施工过程中,会出现三次以上的大幅度的扰动,如果操作不当就会导致中墙受力不稳,会有施工偏压荷载的情况发生。要想缓解双连拱隧道在施工过程中整体结构受力稳定的问题,就需要根据现场情况采取合理的施工方法。双连拱隧道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由于双洞间的岩柱换成了混凝土,就导致双洞的拱墙是相连的结构型式,且施工程序比较复杂,工期也较长,结构受力点会不断的因此施工的具体情况而变化。运用三导洞法进行双连拱隧道的施工可以大大提升施工进度,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性。三导洞提前掘进会在一定程度上对开挖的条件有改善。主要是因为提前掘进三导洞,相当于对隧道所处地质的起到提前预报的作用,且对没有开挖的围岩中的水分进行疏排。三导洞的初期支护会为后续的施工打好了基础,可以提早进行二次衬砌。如果是跨度比较大的隧道,利用三导洞法也可以保证其隧道的稳定性。除此之外,工期也可以得到保障,而且还能提升施工过程的安全性。

3中导洞拓展法施工技术

中导洞拓展法施工技术主要是对围岩条件好的情况比较适用。具体来说就是提前挖掘中导洞,再向两侧拓展新洞室的施工方法。需要注意的是在进行两侧洞室挖掘前要保持安全的施工距离。两侧每个洞室的施工方法和单幅隧道的台阶法施工大致相同。隧道台阶法还可以根据台阶的不同长度分为长、短和超短台阶法三类。选择台阶法有两个决定条件:一是时间要求,即在围岩初期支护时,闭合断面形成的时间长度,一般围岩条件好,形成闭合的时间就长;二是场地大小的要求,即在进行上部断面施工时,对于相关机械设备在使用时所需要的场地大小。如果围岩的条件比较好,那需要考虑第二个决定条件。这样就能提升机械设备的效率,从而提高经济效益。如果围岩的条件较差,那就需要在考虑第一个决定条件的基础上还要考虑第二个决定条件,从而保障施工过程的安全性[2]

4双导坑法施工技术

双导坑法是以一种不对称的开挖方法,在高速公路建设施工中比较普遍。主要是适用于隧道围岩条件较好,一侧洞室的开挖情况比较好,另外一侧开挖情况较差的情况,另外,使用这种开挖方法还可以解决中墙渗水、漏水的问题、施工工序多的问题。具体来讲,就是开挖条件较好用台阶法施工,另外一侧用侧导坑辅助开挖条件差的一侧进行施工。双导坑法施工所考虑的结构断面型式是按照两个单独的洞室进行施工的,两个洞室各自有独立防排水系统,施工方法是按照双洞开挖的,事实上,施工是按照具体的地形和地质条件用单洞开挖的方法进行施工的。高速公路设计施工用双洞法,可以使不对称结构的受力不对称问题得到改善[3]。先施工的洞室,如果左洞的主体结构有仰拱的现象,为了能够使整个结构达到完整的受力,就应该在施工中同时进行仰拱施工,从而提升受力的状态。为了使结构能得到平衡,需要中墙较厚,围岩用锚杆与中墙上部进行衔接,这样就能为左洞提供可靠的支撑,从而达到结构平衡。这个结构式可以改善双连隧道中出现的中墙渗水和漏水的问题。而在右洞施工的过程中需要注意的是装药量和爆破方法,装药量要严格按照标准进行控制,爆破方法应该采用损害最小的光面爆破和控制爆破,这样就能大大降低对已经建好的结构造成的损失

[4]

5中导洞CD

中导洞CD法它一般用于软弱围岩大跨度隧道中,即先开挖隧道的一侧,并在设计中间部位作中隔壁,然后再开挖另一侧的施工方法。以途径京福高速公路中文山下隧道为例,这个隧道是双洞连拱隧道,就是采用的中导洞CD法。隧道的两边洞口都是软弱破碎围岩,且有地形偏压的情况出现。在这种情况下,想要在确保安全和施工质量的前提下进行双连拱隧道的设计施工,就需要根据实地情况进行严谨周密的方案探讨。施工方案需要注意;中导洞开挖以及初期支护、中墙的浇筑问题、两侧左右洞左右导炕开挖以及初期支护问题以及左右洞二次衬砌的问题。在双连拱隧道施工中实施中导洞CD法的过程中,当对中墙施工结束后,将开始对左洞左导洞上导坑和下导坑按照短台阶的方法进行施工,与此同时,需要进行初期支护和右侧临时支护,将右洞右导洞和左洞左导洞进行对称施工,在此期间一定要注意左右洞室之间的开挖距离,然后为了尽快的形成闭合的环衬砌,需要尽早进行仰拱和二次衬砌的施工。中导洞CD法是对单幅隧道的施工方法的一种延伸,对于软弱的围岩地质情况非常适用。双连拱隧道在实行此方案时,采用人和机械设备同时配合施工,这样可以降低纯机械设备施工对于软弱围岩的扰动。这个方法不仅可以使施工质量有保障,而且能保证施工过程的安全[5]

结语

综合而言,在具体的公路施工工作开展过程中,对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进行应用,其存在了一定优势的同时,也难免会出现很多的不足。与以往的施工技术相比,对于双连拱隧道施工技术来说,其安全性较高,并且具有较为稳固优势,能够更适用于在山区等地质情况较为恶劣的地区中应用,为山区公路的隧道建设提供了较高便利,但是,与此同时,对于这一技术而言,其在应用以及设计阶段,要求相对较高,施工工艺也具有较强的复杂性,所以花费的施工时间也相对较长。需要明确的是:在利用这一技术时,还需要强化对排水问题的注意,保证结构具有较强的合理性,以便能够让公路隧道具有较强的稳固性。

参考文献

[1]常娅.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J].黑龙江交通科技,2020,43(01):166-167.

[2]姚士磊.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07+110.

[3]李进宏.公路隧道工程连拱隧道施工技术[J].山西建筑,2019,45(05):171-173.

[4]王友良.浅谈公路连拱隧道施工技术[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06):68+70.

[5]马玉祥,张丹锋.高速公路双连拱隧道施工的信息化管理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7(13):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