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解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6
/ 2

小学英语教学中情感态度的培养策略解析

郭芳

福建省 大田县太华中心小学

摘要英语是人们用来交流的工具,能够表达人们的情感。在核心素养的背景下,英语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础知识与技能,还要培养他们的情感与态度,这可以让学生掌握英语的语言文化,同时还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交际能力提高。因此,在小学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是必要的。

关键词:小学英语;情感态度;培养策略

引言小学英语在小学的课程中有着重要的地位,对学生以后的发展起到重要的作用。教师在教学中,要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态度进行培养,让他们可以用英语更好地与他人进行交流,提高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许多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并没有注重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只是注重他们的成绩,本文提出了几点对策来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

一、重视新课的导入

教师在英语教学时,进行良好的导入,这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同时这也是教师上好一节课的关键。教师在上课之前应该对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英语水平进行考虑,根据教材的内容设计导入的内容。在导入的过程中,可以使用多媒体中的音乐、视频、图片完成导入,也可以利用时事新闻、课本插图来完成导入,这些方式可以让学生对学习英语感兴趣,进而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欲望。例如教师在讲解外研版三年级上Unit 3《Colours》时,教师可以先问学生以下的问题“What color do you like?”“Why do you like this color?”然后让学生进行一定的讨论。在这个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展示不同颜色的图片,让学生对图片的颜色进行辨认,同时向他们讲述各种颜色所代表的含义。教师运用这些图片能够让学生对学习颜色的话题感兴趣,以此更好地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

二、运用任务型教学模式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下,教师会对课本的内容进行一定的讲解,这样的教学方式会使学生在学习英语时感觉沉闷,也不利于师生之间进行有效地交流和互动,会让学生在学习英语时缺少主动性,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态度。对于三年级的小学生来说,他们生性活泼好动,有着很强的好奇心,基于此,教师在培养他们情感与态度时,可以根据他们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年龄,运用任务教学法,加强与他们的沟通,这样也有利于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教师在运用任务型教学方法时,要根据教学内容来设定,在布置任务时,要考虑学生的学习能力,让他们能够在课堂中充分地进行互动和交流。另外,教师在使用这种方法时,要创设学生熟悉的场景,并将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明确每一位学生的学习任务,让他们能够多沟通、多交流,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例如,教师在讲解外研版三年级上Unit 6 《My classroom》时,可以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小组,让他们对教室中的物品用英文进行表达,最后看哪个组说出的物品名称最多,这样的方式可以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三、对教材中的情感因素进行充分挖掘

教师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可以对英语教材进行充分的挖掘,将学生的情感融入到教学中,以此促进他们更好地发展。在英语教材中,有许多的文化内涵,这些知识对于培养学生的三观有着重要的作用。以外研版三年级教材为例,其中教材包含的内容涵盖了实际生活中的许多方面,如向别人打招呼,过生日等内容,这些内容有着真实的语境,同时也包含了很深的文化内涵。例如,教师在讲解外研版三年级上Unit 2《Numbers》这一课时,要让学生知道在西方国家“13”这个数字被认为是不好的,而在我国“4”这个数字被认为是不好的,这样能够让他们对西方文化有更多地了解,使他们的视野得到拓展,增强他们的情感意识。另外,在英语教材中,也包含着许多的德育知识,这可以培养学生的英语核心素养,教师在英语教学中,要对教材中的德育知识进行充分地挖掘,向学生讲解教材中的德育知识,这有助于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促进他们的全面发展。

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要以学生为主体,这样也可以更好地对他们的情感态度进行培养。当前一些小学生生性活泼好动,有着很强的好奇心,教师要对他们进行一定的引导,当他们表现好时给予相应的奖励,这样可以激发他们学习英语的兴趣。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也要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详细的分析,当他们犯错误时,要进行一定的引导,而不是对他们进行批评,因为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还不够成熟,教师采用批评这种方式会让学生感到畏惧,同时也会让他们对学习英语失去信心,不利于培养他们的情感和态度。因此,英语教师在教学时,应该与学生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让他们感受到教师对他们的关爱,这样当他们遇到问题时,可以与教师进行沟通,以此激发他们内在的情感。

五、对学生进行正确的评价

教师在培养学生情感态度时,对学生正确地评价也是必要的,在评价时要坚持多样化和多元化的原则,要对学生的优点进行充分的肯定和表扬,这样会加强他们学习的自信心。教师在评价的过程中,也应该认识到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是有着差别的,对评价的标准进行细化,这样可以让他们知道如何更好地进行英语学习。同时,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参与到评价中的过程中来,让他们能够互评、自评,这样可以对他们学习的积极性进行调动,让他们能够知道自身存在的优缺点有哪些,进而对优点进行发扬,对缺点进行改正。这种方式,有利于学生与学生之间情感进行交流和碰撞,增强他们的情感意识。

结束语

教师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是必要的,这不仅可以让学生掌握英语基础知识,也会培养他们的跨文化交际能力,让他们更好地发展。因此,教师在教学时,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如可以对教材进行充分挖掘,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等。但教师需要注意的是,培养学生的情感和态度需要长期的坚持,不能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张珍凤.试论小学英语教学中的情感教育[J].中国校外教育,2019(15):106.

[2]毛进林.情感教育理论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解析[J].课程教育研究,2018(08):111.

[3]薛长芳.让“情感”之花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尽情绽放[J].小学教学研究,2018(0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