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探讨

王志梅

永德县明朗中学 云南 永德 677614

【摘要】在初中生物教学过中,培养学生的兴趣是初中生物课堂教学成败的关键。学生只要有了学习兴趣,就会在老师的引导下去探求、发现知识,并在此过程中逐步形成能力和发展智力。初中生物老师可以通过创设新颖导课、生动的生活事例、优美语言、教学媒体和教学环境等有效的实施兴趣教学。本文从重视引言的教学设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课堂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等六个方面对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 初中生物;教学;培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开发智力、挖掘潜能的钥匙,也是推动人们行动的动力。教育心理研究表明,当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有了兴趣,他就会积极、主动地学习,并且随时随地、自觉不自觉地去注意和思考他感兴趣的知识。只有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把学习看成为一种需求,并且这种学习需要是持久的、有效的。

一、重视引言的教学设计,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生物教学中,引言是每一节课的教学开端。引言如果能做得比较好,就能使学生在学习新课的开始就产生较高的学习热情,并进入良好的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应重视引言的教学设计。导入新课的方法很多。如:趣味式的提问常常用在新课的开始,目的在于引起学生的注意,利于学生生疑、知疑,使他们产生强烈的探索动机,通过判断、推理获得新的、独特的认知能力,从而培养和激发学生产生的学习兴趣。如在讲“性别决定和伴性遗传”时,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言:(1)动物为什么有雌雄?人类为什么有男女?(2)为什么10只黄猫9只雄,人类的秃顶性状多在表现男性?讲“植物光合作用”一节时,笔者没有急着进行内容讲授,而是先提出问题:“早晨锻炼好,还是晚上锻炼好?”又如讲到“植物的呼吸作用”时,提问:“为什么卧室里不应该养很多花?”……这样的问题激发学生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让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教学活动之中。

二、课堂教学生活化,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生活是教育的基础,学生对生活中的事比较感兴趣。教学时教师要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这是生物学的学科特征决定的。例如,讲蛋白质代谢途径时,教师提问:“为什么早上空腹喝牛奶的饮食习惯不好?”然后引导学生从蛋白质代谢的角度分析问题:牛奶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当空腹喝牛奶时,蛋白质就作为能源物质被分解以提供各项生命活动需要的能量,这对蛋白质是种浪费;喝牛奶前吃点面包就可以解决问题了。又如教授“生物的遗传”这节内容时,让学生调查自己和父母的一些性状:(1)看父母的耳朵是有耳垂还是无耳垂,对比看自己;(2)看父母的舌能否由两侧向中间卷曲,对比看自己;(3)看父母和自己的前额发迹是V字形还是一字形等……调查结果是:有的学生说自己的耳朵与父亲一样,有的则说自己的耳朵与母亲一样,还有的则说父母都是有耳垂,而自己却是无耳垂;还有的学生说父母都能卷舌,而自己却不能……。从而使学生们对生活的实实在在存在的现象感到很好奇,并特别想知道为什么会是这样。此时,教师就应该抓住时机引导学生,告诉学生这些现象就是生物的遗传,从而点明课题。因为学生都是带着特别想知道的问题听讲的,所以在整个听课过程中都特别认真,而且抱有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对知识产生了研究和创造欲望,培养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

三、恰当使用课堂艺术语言,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堂中恰当的艺术语言可以使生物课堂更加有活力,引起学生的兴趣。例如这样描述:一粒弱小的种子能顽强破土而出,捕获阳光之能量,吸空气之精华、吸土壤之营养而吐绿、生芽,开花结实,从而长成一棵参天大树。面对生命不畏艰难,在恶劣的环境下顽强地生长、发育、开花结实的生命活力,面对生命的适应性和坚韧性,生物教师和学习生物学的学子们,会引发一种怎样的情愫,人们感叹生命活力的同时,就已经思考并渴望探究;究竟是什么让生命具有生机呢?生命的本质是什么?这样让学生享受到生物世界美的同时,激发发了学生对生物学的学习兴趣。同时对一些枯燥、抽象、深奥难懂的教学内容,如果教师能恰当用比喻,让教学内容形象化,学生就容易接受保持学习兴趣。

四、重视教育教学艺术,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兴趣总是和成功的喜悦紧密相连。如果学生在学习上有所收获或进步时,往往能使心情感到兴奋、轻松和愉快,同时能对学习产生自信心和浓厚的学习兴趣。因此在初中生物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有丰富的知识功底,还要重视教育教学艺术,要创造条件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体会到成功的快乐,并且要不断强化,使他们的成功欲望越来越强烈,学习兴趣越来越浓,这样就会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充分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和智慧水平。教师就可以因势利导,逐步创造条件使学生不断体验到学习成功的快乐。

五、利用多媒体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在初中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充分利用多媒体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对感兴趣的事物首先表现为集中注意力。人的注意力是有选择性的。教师讲课时如果讲的内容不生动活泼,就不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学生的注意力就会分散,学生对所学内容就不能深刻理解和牢固记忆,更谈不上对知识的创新学习。一般地说,有形的具体的事物比无形的抽象的事物更能吸引注意力;动态、新奇的事物比静止的常见的事物更具有吸引力。所以有形的材料要比无形抽象的语言更能引起学生的兴趣。

六、认真开展课外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课外活动是教育体系的组成部分。课外活动的开展既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巩固,又可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生物学课外活动的形式应多种多样,教师可以组织开展科学小实验,参观生态馆,观看标本,走进大自然,到农田、草地等观察动植物的生态环境。

总之,在初中生物课堂教学中要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一定要重视引言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生活化,重视教育教学艺术,利用多媒体教学,认真开展课外活动。教师只有结合所学的内容和学生的认知起点,确定合适的教学策略,才能做到对症下药,才能充分发展学生的思维,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参考文献

【1】方云山 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研究【J】中国教育学刊2006(06)47-48

【2】谷海军 初中生物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探讨【J】教育研究2007(03)32-32

【3】王建军 初中生物教学中的学习兴趣培养研究【J】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07)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