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信息化时代下矿建建设机电的管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探究信息化时代下矿建建设机电的管理

杨 磊

山东黄金矿业(莱州)有限公司焦家金矿 山东莱州 261441

摘要: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发展进步,各行业各领域都呈现出突飞猛进的态势。信息化手段的合理运用,可有效提高煤矿建设运行效率以及管理规范性,能够实现对机电设备的智能化、全面化管理,管理效果较为理想,是煤矿企业研究重点内容之一。通过对机电信息化管理重要性以及功能目标的介绍,对现阶段矿建煤矿建设机电管理现状展开分析,并对信息化时代下机电管理方式方法展开深度解读,旨在提高矿建煤矿建设机电管理信息化水平,实现理想化矿建煤矿建设机电设备使用模式。

关键词:信息化;矿建建设;机电管理

引言

近些年来,虽然国家对生态环保给予了高度的重视,但是煤炭资源仍然是经济社会发展中不可或缺的一类资源,而机电工程在煤矿开采阶段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实施阶段,可能会因为各方面因素的影响,而导致煤矿机电工程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本文将会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分析,并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解决措施,以此来有效提高煤矿机电工程管理效率,提高煤矿企业的经济效益。

1煤矿加强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

煤矿企业运用信息化的手段,可以以工业化带动信息化,这也是提高煤炭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煤矿的信息化建设就是对“采、掘、机、运、统”进行信息化和规范化的管理,把整个规范的操作规程实现信息化。对于矿井的瓦斯进行检查,对井下的放炮以及机电设备进行巡检,对安全隐患进行检查,对一些违章检查等人员进行约束,实现责任明确,责任人电子签名制。加强对煤矿的信息化建设,运用计算机监督的先进模式,实施监督管理的实效,提高安全管理的水平,杜绝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保障整个煤矿安全的生产。加强对煤矿的信息化建设,就可以改变传统的数据采集模式,一些传统的数据采集模式下,矿井下的工作条件十分恶劣,采用纸质的进行记录,很容易出现污损和缺失,影响数据收集的完整性,信息化的井下数据采集可以对井下的人员进行有效的规范,保证数据足够的完整,提高井下人员工作的效率。

2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之中存在的问题

2.1管理制度有待完善

目前,从事煤矿行业的员工对机电管理缺乏足够的认识,导致机电设备不能有效地维护。同时,从目前煤矿机电管理系统建设情况来看,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人才亟待补充,专业领域人才对煤矿企业的机电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同时,由于缺乏科学高效的企业管理体系,煤矿机电设备的使用、维护和管理成为企业管理中更加薄弱的环节。一些煤矿企业虽然建立了机电管理制度,但大部分都是面子工程,在面对检察人员时,这些制度往往漏洞百出且不堪一击。此外,煤矿企业工作人员也不能将实际操作与现行制度结合起来,导致煤矿生产延迟,严重影响了企业的生产效率。

2.2安全投入不足

机电设备是煤矿企业生产工作得以顺利进行的关键,然而现有大部分煤矿企业的机电设备存在杂、旧、带病运转等问题,而且与机电设备相配套的安全投入也不够,从而导致机电工程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同时,并未定期对井筒保护设备进行除锈工作,出现了电流表整定过大现象,甚至会选择铁丝和铜丝作为保险丝。此外,在煤矿机电工程实施阶段,漏电保护、照明信号综合保护、煤电钻综保、风电闭锁、输送机保护等也存在安全投入不足的问题,这些都会对煤矿机电工程管理产生不利影响。

2.3机电队伍整体素质和信息化水平不高

煤矿之中的不安全的因素较多,一些技术和水平很高的技术人员都不愿进入煤矿企业工作,很多的煤矿企业普遍认为,机电的维护和管理知识一种辅助的手段,一些维修人员的素质也较低,对于一些机电设备的故障不能进行及时的排除。尤其是在现今的信息化在煤矿的机电设备管理方面得到普遍应用的情况下,一些企业不愿采用计算机参与设备的现代化管理,导致实际采用和有效利用的信息化水平较低。

3信息时代下矿建煤矿建设机电的管理

3.1优化管理环境,完善管理机制

为妥善解决机电设备管理所存在的各项问题,确保信息化管理模式各项优势能够在煤矿机电设备管理中得到充分发挥,各煤矿企业一方面应加强对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关注力度,要在现有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基础上,按照企业生产要求以及煤矿生产特点,制定出较为科学的机电设备信息化管理方案以及配套管理机制,以利用机制对管理工作开展,形成有效引导与指导,确保各项工作可以真正落实到位,保证安全距离控制合理性以及机电摆放位置准确性,确保原有各项机电使用问题能够得到妥善处理;另一方面应构建起健全的设备监管机制,不仅要对设备源头追溯制度展开优化,对设备检修内容、人员以及实践等内容展开精准定位,保证责任追究工作展开准确性,提高人员责任意识以及设备管理意识,同时还要设置健全设备动态检测机制,要对机电设备展开动态化监测与管控,科学对质量标准以及设备管理规范进行运用,进而达到降低故障发生概率、延长设备使用寿命的目标。

3.2加大安全投入力度

目前,大多数煤矿企业可能还存在一些旧的或较新的机电设备,此时就需要管理人员对其进行安全检修与维护工作,避免由于机电设备故障而诱发一系列的安全事故。同时,还需要增加机电设备安全投入力度,定期淘汰老旧设备,购置新设备,并做好机电设备的档案记录工作,这样不仅可以充分发挥机电设备的性能,而且还可以提高其运行效率

3.3提高机电队伍素质加快机电信息化建设

煤矿之中采用先进的技术装备,需要一些具有高技能、高素质的操作人员,否则,这些先进的技术装备根本无法发挥其强大的功效,提升实际作业和运转的效率。基于这样的认识,我们认为在信息化的背景下,要实现机电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就应该提高机电技术队伍方面的素质建设。煤矿企业之中的机电管理的决策层怎样更好的做好指挥,关系着设备运行的状况。相关的管理者应该树立起超前的思维观念和创新思维观念,把握住进行工作的实际主动权。还需要善于运用超前的意识以及一些新的思想观念,去观察矿井机电设备工作出现的一些新的问题和新的情况。不断的发挥管理者的创新意识,敢于进行突破,在批判之中进行继承,在整个继承的过程中实现创新,在这样的创新过程中实现发展。管理者要善于革新观念和意识,并在不断的学习中转变观念,树立起科学管理的理念,掌握科学的管理方式方法,这样才能走出一条通过机电管理实现企业效益提高的光明大道。

结语

信息化管理模式已经成为现代煤矿机电设备管理必然趋势,煤矿企业应加大对设备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的关注力度,要在对现有管理工作基本情况展开综合分析的基础上,按照具体管理问题,制定出可行性较高且针对性较强的设备信息管理方案,进而通过对信息管理系统的建设与运用,将信息化管理模式科学运用到机电设备管理工作之中,达到理想化设备管理效果,以在设备运行监控系统以及物流跟踪系统等信息化管理手段的作用下,为煤矿企业生产提供可靠机电设备方面支持

参考文献

[1]石宏杰.基于大数据时代下煤矿管理信息化系统规划[J].通讯世界,2018(14):254-255.

[2]高记雷,武福现,李正华.煤矿机电本质安全管理实践探讨[J].河南科技:上半月,2018(8):201-202.

[3]黄永安.综合自动化管理系统在矿井的应用[J].煤矿机电,2019(4):74-76.

[4]田旭东,董军,闵祥晟.煤矿井下智能化中央变电所的研发与应用[J].煤矿现代化,2019(3).

[5]尉宁.煤化工基建项目档案信息化管理与建设[J].城建档案,201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