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技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1

浅谈装配式叠合楼板施工技术

马超 刘光伟

苏州第一建筑集团有限公司 215123

摘要:在国家降产能的大趋势下,装配式建筑近些年来得到快速发展,但是作为新型工艺,大多数施工企业对其施工重难点的把控还不足,本文以实际项目为例对装配式叠合板的安装过程控制进行浅析。

关键字:叠合板 ; 安装; 验收; 板带漏浆; 施工顺序

一、叠合板施工概况介绍

苏州外国语学校项目地处昆山市花桥经济开发区,建筑面积约76000㎡。本项目为我公司也是昆山花桥地区首次采用装配式构件的工程项目,主要装配式构件为叠合板(如图4-2),叠合板总体尺寸控制在2.5m×4.5m×0.06m,单块重量控制在1.4t左右,整个项目用量约1100m³,如此大批量的应用也显示出叠合板施工质量的重要性。

二、叠合板施工重、难点

1、安装精度高,校正难度大

预制构件与现浇结构连成整体后,无法通过后期处理校正偏差,现浇结构浇筑前与浇筑过程中,必须控制好预制构件的安装精度。

2、施工措施多,施工准备久

为保证施工安全有保障,质量受控的前提下顺利推进,前期施工措施和施工技术准备工作量大。

3、施工工序多,工序协调难度大

预制构件从吊装至现浇结构砼施工完,其间的施工工序多,工序之间存在着先后顺序和间歇时间,要保证各工序的合理推进,避免不必要的窝工,对现场施工协调工作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机械化程度高

叠合板安装大量依托于起重机械施工,附带人工辅助精确定位,施工机械性能直接影响叠合板吊装的安全及质量。

三、生产厂家生产管控提前介入

1、预制构件生产厂家的考察要点

构件厂的综合实力、管理能力、生产工艺及实力、成品堆场规模、钢筋等隐蔽工程施工质量控制、养护间规模及成品外观。

2、构件生产进度的跟踪

建设项目的增多加上构件生产厂家的紧缺,致使各构件厂生产量大大超出其原有生产能力及储存能力,若不进行生产进度跟踪首先影响项目安装进度,其次生产厂家会在施工单位的催促下减少养护周期致使强度未达标板材提前运至施工现场。

四、施工现场安装准备

1、施工平面布置的优化

1)科学的起重机械选型

施工单位主要借助塔吊进行相关预制构件的吊装,因此在塔吊选型前应优先根据叠合板在楼面的布置情况对塔吊定位级性能进行确定。对于20m以下小范围叠合板吊装作业可考虑采用汽车吊灵活调用。

2)施工道路及场地的设置

叠合板运输大多数采用加长车辆,因此在场地布置时在转弯角半径不小于20m,同时设置专用叠合板临时堆场,便于构件的预存及调运。

2、施工技术准备

1)项目负责人提前做好专项施工安全及技术交底,并根据施工方案及图纸认真地做好现场安装计划。

2)相关技术施工人员要详细阅读施工图纸及规范规程,熟练掌握图纸内容,列出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图纸不明确的地方及时与建设单位工程部及设计院沟通。

3)掌握叠合板相关知识,了解叠合板构造以及施工的难点和重点,借鉴其他项目的施工经验。

五、叠合板首件、首层施工验收加强

1、预制构件产品进场验收

预制构件产品进场由建设单位 组织施工单位、监理单位、预制构件生产单位进行全数检查,验收内 容包括构件生产全过程质量控制资料、构件成品质量合格证明文件、 型式检验报告、结构性能检验报告、预埋件、预留孔洞、外观质量、 结构性能检验报告等。

2、现场首层或者首个施工段预制构件验收:

由建设单位组 织设计、施工、监理和预制构件生产单位共同验收,重点对连接质 量、防水处理、水电安装、预留预埋件等进行检查,并形成验收文 件,合格后方可进行后续施工。

3、施工、监理单位对每一个连接接头质量、接缝处理等进 行隐蔽验收,并有相应的影像资料。

六、常见施工工艺及流程改进

1)叠合板预留钢筋与主次梁钢筋绑扎先后顺序流程梳理

苏外校项目六西格玛小组重新梳理了实际应用效果较好的叠合板安放工艺及工序验收流程,通过施工工艺改善解决了叠合板预留钢筋弯曲问题。

作业人员先将叠合板预留钢筋向下弯折90度

梁钢筋绑扎完成

与叠合板施工班组交接检结束

组合 343

自选图形 340自选图形 341自选图形 342

1 工序流程图

2)叠合板板带间漏浆问题的处理

架体支撑方面:叠合板板带间模板支撑下部全部待用双扣件进行扣接,避免因扣件下滑造成板带接缝扩大引起的漏浆。

模板支撑后密封处理:板带模板支撑完成后,施工员按照深化图纸对叠合板位置进行定位放线,叠合板安装人员沿线通长贴4mm厚泡沫胶

组合 363

2 模板铺贴泡沫胶条

七、结语

本文从构件生产厂家预控、施工现场管控方面对叠合板施工进行了简述,并针对现场常见的两个问题进行了经验梳理,形成了一套可用流程,对后续施工起到了一定知道作用。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