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预算管理研究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探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水利工程管理单位预算管理研究生态水利工程建设探析

林海

45052119750429**** 广西强冠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壮族自治区北海市 536000

摘要:水利工程预算管理当中迫切需要完成的任务就是不断的加强并完善水利工程的预算造价管理,有效的控制并确定水利工程的造价,充分的保证水利工程预算造价的科学性和准确性,这就需要我们首先从水利工程预算管理较为常见并且较为普遍的问题开始着手,采用科学的方法对造成工程预算不合理的因素进行分析,找出工程预算失效的具体原因,最终目的是建立能够加强水利工程预算管理有效性的方案与策略,同时在水利建设中对于生态水利进行研究与探讨。

关键词:水利工程;预算管理;问题;对策

一、水利工程预算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近些年来,许多水利工程项目频频出现概算超估算、结算超预算、投资失控等状况,通过对这些状况原因的分析,发现它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1.水利工程预算管理者的综合素质偏低   由于水利工程的预算管理人员综合素质不高,导致水利工程预算工作频频出错。预算管理者素质偏低体现在:(1)不能有效的协调以及组织水利工程各个主体之间的关系;(2)水利工程管理者缺乏专业的技术素质,无法较为果断的对水利工程的技术性问题进行处理;(3)水利工程的预算管理者投资预控的能力偏低,导致大量工作仍然处于事后处理阶段;(4)水利工程预算管理者法律与经济方面的知识缺乏,在处理水利工程索赔的事情时,往往表现非常差。   2.水利工程施工阶段方案设计变更较大   由于工程的施工单位急于建设施工,没有严格的对招标投标文件、建设标准、承包合同、投资金额的控制要求、设计深度的审查等工作进行把关,没有做好工程开工前期的准备工作,最终导致工程的后期建设工作无法顺利的进行,出现了边施工边变更的情况,甚至有些水利工程项目持续不断的改动,延误了水利工程的建设工期。   3.现行的定额单价已经过时   随着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水利工程的施工单位也逐渐的开始了对新材料、新技术以及新工艺的开发。在水利工程的编制预算过程当中,需要时常的对定额进行准确的换算,然而,由于当前我国国内大多应用的都是较为静态与滞后的工程预算方法,定额的单价一般都是以过去的机械、材料以及人工的价格统计为标准,而且最新增加与补充的定额通常都缺少一定的代表性,使得工程取费不断的出现差错,给水利工程施工企业与单位预算管理工作的开展带来了严重的负面性影响。   二、解决水利工程预算管理问题的措施   1.培养高综合素质的预算人才   加强水利工程预算管理质量的根本保证就是全面的提升水利工程预算人员的综合素质,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预算人才。高综合素质的预算人才不仅要熟悉工程的施工方案、掌握良好的工程施工知识,而且还应该能够做好预算编制与定额的工作。除此之外,高综合素质的预算人才必须深入的理解法律知识以及经济知识。高综合素质的预算人才必须有扎实的预算知识,能够编制出与实际水利工程相符合的工程预算,从根本上起到较好的成本核算与指导工程建设的积极作用。   2.加强整个水利工程建设的预算管理   加强水利工程整个过程预算管理的措施有:(1)在水利工程施工之前,有关单位应该对工程预算进行准确的编制,要以工程的施工组织设计文件、施工图纸以及施工定额为主要依据,严格的对水利工程的成本进行控制,经过对工程的预算,确定出工程所需的材料、机械和人员的数量,制定出科学的投资估算指标;(2)水利工程竣工之后,要严格按照工程的设计方案对工程进行检查与验收,并认真的核算工程造价,全面的审查工程的所有环节。   3.加强水利工程预算与结算过程的管理   在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监督部门必须及时的了解成本的最新动态,并对工程进行准确的结算,实现工程成本管理的最终目标。为了避免其他因素对工程造成不必要的损失,工程开工之前要做好工程的成本预算,并对工程采取必要的保险措施。此外,由于工程的预算以及结算缺乏秩序,一方面要加强对工程预算人员的管理,另一方面要加强对工程项目的监督,彻查工程的预算以及结算的实际情况[2]。   4.制定合理的设计方案   要从实际出发,不断的优化工程的设计方案,全方面的减少水利工程的造价。工程的设计部门应按照投资估算、设计任务计划与施工设计图,应用价值工程的原理分解水利工程的造价,并充分的对多方案的技术经济进行比较,在确保不影响工程质量的前提之下,应用新材料、新技术、新工艺,从根本上实现节约水利工程成本的目标。

三、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未来将面临的问题   由于生态水利设计不仅需要考虑生态目标,也要保证水利设施的实用性,因而在保证水利设施在经济回报和环境成本之间取得合理平衡的过程中,生态水利工程的设计将要面对缺少恰当完备的评价标准、新的生态水利工程与原有水利设施如何协调等问题。但随着科技的发展和经验的积累,这些问题必然会得到合理的解决。 四、生态水利建设的优越性

1、保证河流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   与传统水利工程不同,生态水利工程在设计的时候要考虑到保护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功能,即维持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3]。在这方面,人工构筑物能够起到的作用十分有限,而自然因素经过长期自然选择之后形成的生态圈却能够发挥良好的效果,因此,在工程设计时应避免绝对化人为的力量,而将人为的力量与自然的影响相结合,依靠生态系统的自组织、自设计功能,从自然界中选择合适的物种,形成合力的结构,这样不仅能够在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的方面取得良好收效,还能够节约成本、降低工程造价。   2保证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不被破坏   在以往的水利设施建造过程中,水体常常被分割为功能不同、相对封闭的小区域,割裂了水体间的相互联系,降低了水体内不同小环境之间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速度,破坏了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稳定性。而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则要充分掌握生态系统各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方式,尽可能的恢复水体的原始状态,维持河流生态系统的整体性不被破坏,而不是单纯的考虑河道水文系统的修复或修复河岸植被。   3 保证河流生态系统与水利设施间的反馈机制   生态水利工程设计是以成熟的河流生态系统为参照,利用生态学的理论和环境工程的技术,打造出一个健康的、可持续的河流生态系统,令设施内部的自然因素能够在不需要人为干预的前提下自发进行活动,维持河流的水体质量和生态环境的稳定。而这种自发活动的方向往往不是单一的,这种不确定性使得生态水利工程设计呈现一种“反馈调整”式的设计方法。即,在设计执行之后,依然要对水体的水环境状况进行长期的监测与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对项目不断进行调整与完善。   结束语   为了全面的加强水利工程的预算管理,加强预算工作的合理性及有效性,充分的发挥水利工程预算的控制作用,在实际的预算管理工作当中,应当积极推广限额设计并实现工程的限额设计,还应实现基于整体预算过程的造价管理。同时合理的规划生态水利的建设,有利于水资源的利用,对于生态环境的保护有着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黄惠宁.全面预算管理在水利工程管理单位中的运用[J].发展研究,2006(12).   [2]赵娜,王通.谈水利工程管理单位固定资产的审计[J].河北水利,2007(10).   [3]董哲仁.生态水工学的理论框架[J].水利学报,20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