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5
/ 2

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袁俊明

沂水县自然资源和规划局 山东临沂 276400

摘要:我国经济飞速发展的背景下,国内的项目建设也随之越来越多,土地是项目建设发展的前提,当前我国的土地管理工作现状不容乐观,由于管理体系落后、科学管理规范缺乏等因素影响,滥用土地、违法用地的现象非常普遍,这使得我们不得不考虑如何强化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问题。文中分析了土地管理的现状,并进一步对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策略进行了具体的阐述。         关键词: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

土地是人类社会生存的根本,直接关系到社会经济的发展,在人类发展过程中具有不可替代性。当前我国土地资源利用资源不高,在土地管理工作还存在许多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切实可行的措施加强土地管理,全面提高土地利用水平,实现土地资源的永续利用。

 1土地管理的背景及其意义分析         1.1土地科学管理的背景介绍         对于土地科学化管理,在当前主要是针对城镇化发展大背景下的土地资源大量使用和当前我国土地资源的存量不足之间的矛盾等,对于这些问题,从宏观角度上来看,我国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间主要是发展城镇化,通过城镇化进程对我国的经济发展进行集中,但城镇化发展的过程中又会对当地的土地资源进行开发和利用,造成双方之间的矛盾难以消除。而我国城镇化发展是不可避免的,在这种形势下,如何满足城镇化发展的土地需求和农民生存的土地需求对我国的经济持续稳定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而从客观角度上来看,我国的土地资源经过多次改革,尽管在约束力方面得到了一定的提高,但同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在管理信息化程度上以及公众参与等方面还存在着较大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的土地资源非常有限,另一方面则是我国对土地资源的管理水平较低,造成我国的土地资源管理无法满足当前的经济发展需求。         1.2土地科学化管理的重要意义         对于我国土地的科学管理,其作为一种资源,本身具有一定的价值,在进行土地管理的过程中,有限的资源不仅需要满足人们的生存需求,同时还需要将土地资源的作用发挥到最大。另一方面,土地资源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地位,科学化的土地管理意味着能够对土地资源进行更加充分的利用,一方面能够推动人们的生产生活,另一方面还能够对人们的生活水平进行提升,因此,在我国当前的土地资源管理中,如何开展科学化的管理措施对我国的土地资源利用等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土地管理工作的现状         2.1土地管理体系有待完善         近年来城镇化建设进程不断加快,基于土地为基础所开设的建筑项目不断增多,这也使土地管理体系越来越无法满足当前人们对土地的需求,导致土地利用水平降低。当前土地管理体系中存在管理方式和管理理论落后的情况,不仅无法与人们日益增长的土地需求相符,而且土地管理工作效率处于较低水平,这对于提高土地利用带来了较大的阻碍。         2.2科学的管理规划相对缺乏         当前我国的土地资源使用没有与之针对的管理体系,大部分地区对于土地的利用还是相当分散和浪费的,没有形成良好的土地集约化管理意识,这样的用地做法是非常不科学的。个别发达地区直接将土地资源消耗当成经济收入增加的重要举措,殊不知这样的做法损害了广大农民的利益,使得城市发展与农民之间的矛盾越发地不可调和。有些地区还肆意对土地资源进行开发,甚至不惜牺牲环境为代价求得经济的发展。导致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科学的土地管理规划相对缺乏,因为缺乏,所以指导不了土地资源的良好高效利用。         2.3土地管理水平相对落后         传统的土地管理技术在实际测绘和管理应用上还存在着各种缺陷,但是目前我国多数城市依然沿用这种土地管理技术,特别是经济还不是很发达的地区更没有其他选择的可能。事实上,土地管理工作涉及的地域十分广阔,实际的工作量大且工作需求较高,土地管理工作对于相关工作人员的水平要求也是比较高的。但是很多相关工作人员的管理水平还是停留在旧技术层面上,对新的管理技术还没有完全掌握,数字化遥感技术、热能成像集成技术等这些新技术并没有得到广泛应用。         2.4土地管理缺少前期规划         在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不仅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而且土地管理人员思想也较为落后,再加之土地管理体系不完善,因此导致当前土地管理工作中缺乏系统性的前期规划。由于前期规划缺乏系统性和科学性,因此导致土地管理工作中存在无序现象,虽然工作人员能够快速的完成土地管理工作中的一些基础性工作,但针对于一些新项目或是土地利用规模不断扩大的情况,则会造成管理工作无序现象发生,不仅土地管理效率降低,而且土地利用水平也会受到较大的影响。同时在实际土地管理工作中,过于重视眼前利益,对于土地资源利用的长远性考虑不多,从而致使土地资源得不到科学利用。

 3加强土地资源管理的策略          3.1加大土地资源管理政策宣传力度          目前,我国虽制定了与土地资源管理相关的法律法规,但广大人民群众对此并不了解,因此,政府部门要积极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向民众宣传土地管理政策法规,并对部分违法使用土地资源的行为进行曝光,以此来加深公众对土地资源管理重要性的认识。          3.2统筹城乡发展          现阶段,我国东部、中部与西部区域所存在的土地资源管理问题各不相同,东部区域土地价格呈现出明显的减弱态势,而中、西部区域土地价格呈现出明显的增长态势,加之全国土地供给紧缺问题凸显,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土地资源优势的发挥。而统筹城乡发展的实质是转变经济结构,促进城乡经济的发展,土地资源作为城乡经济建设的基础前提,因地制宜地给予调控管理对促进区域土地资源优势的发挥具有重要意义。          3.3逐步完善土地市场管理体系          土地最为资产的一种,必然会进入价值管理行列。在土地资源管理中引入市场机制,逐步完善土地市场管理体系与管理制度对提升我国土地管理效率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其具体措施为:组建政府领导班组,采用垂直领导与双重领导相结合的方式的方式加大管理力度;严格控制土地使用总量,增强对土地使用途径地管控;政府拟定必要的土地管控指标,完善土地市场法规,并建立对应的约束机制。          3.4完善土地资源管理规划,加大土地资源管理监管力度          城镇化建设进程的推进与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加剧了土地供求矛盾。因此,完善土地资源管理规划,以规划作为整体土地资源利用的起点,合理调控安排土地资源,积极引导人口向社区与城镇集中,对缓解土地供求矛盾问题具有重要意义。另外,政府部门还需加大对土地资源管理地监管力度,对各类违章建筑强制拆除,对违反土地资源使用规章制度的人员要给予必要的法律处罚,并追究土地资源管理人员的责任。          3.5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现代化水平          信息时代的带来,为社会生产生活带来极大的便利。面对当前我国部分区域土地资源管理现代化水平低下的现状,更应积极构建土地资源管理网络体系,加大推广数字化地球技术、遥感技术等,从而提高土地资源管理的精确性与高效性,提升工作实效。 

总结语         随着城镇化建设水平的日益加快,人们对土地资源的使用需求也在逐步提高,由于我国土地资源管理集约化程度普遍偏低,且土地市场建设不完善,导致我国土地资源供求矛盾日益凸显。因此,各级相关部门应当对土地资源管理问题现状给予高度的重视,打破传统的利益格局,进一步加强对土地资源的管理力度,构建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高土地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参考文献:         [1]张立.浅析土地资源管理的现状问题与解决对策[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29).         [2]杨丽娜.加强土地管理,提高土地利用水平[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6(02):18+83.         [3]高文凯.城乡土地管理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方法探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12).         [4]李国志.浅析土地管理现状和提高土地利用水平的思路[J].科技经济导刊,2017(11):186-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