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建议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分析与建议

唐宇

湖南省辰溪县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湖南辰溪, 419500

摘要:新时期,建筑行业面临很多发展机遇和挑战,与此同时,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动了很多新兴科技产业,有些行业与建筑行业密切相关。在此背景下,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必须加强创新,在施工管理中不能仅采用传统的安全管理方式,而是应积极创建新型安全管理方法以及技术,构建系统性安全管理体系,提高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水平。

关键词:建筑;安全管理;现状与建议

1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现状

1.1新形式下开工前安全条件审查与实际连接不畅

开工前安全条件审查是对项目在建筑工程施工许可发放前的重要前置条件和是否能够安全开工的第一道核查程序,但由于疫情的影响和行政审批‘放管服’服务前移的要求,开工前安全条件审查变成了事前承诺制,那么在施工许可证发放后,项目已具备合法施工的许可,安全开工现场条件措施是否能够达到要求就很难以控制。如果几个项目同时取得施工许可证,质量安全监督部门后置现场核查跟不上,很有可能就造成项目一开工就是不安全运行。

1.2责任主体对季度质量安全考评认识不够

季度质量安全考评是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监督机构除专项和常规检查外,对建筑工程五方责任主体(勘察、设计、建设、监理、施工)监督的重要手段。但相关企业在实际过程中规范标准意识淡薄,施工、监理企业及相关管理人员存在尚停留在不受规范标准约束的“自由施工、自由监督”状态,对于按规范标准尤其是主控项目、强制性条文逐条进行检查、验收、监督和评价不情愿、不习惯,甚至有对立情绪;对于质量管理标准化考评的意义、做法等认识不深、重视不够;消极等待、流于形式的多,主动作为、真心实干的少。自评考评流于“打勾凑分”,大部分施工项目部及企业只是在自评表“打勾凑分”进行自评,未通过自评查找问题、未通过考评促进自评,达不到促进项目质量标准化管理和安全标准化生产提升的目的。

1.3施工单位安全教育开展落实不足

建筑工程施工安全管理,还需要开展安全教育的相关工作,这是安全管理的基础所在,也是建筑工程现场人员意识提高的重要助推手段。因为对于参与施工的人员来讲,应该具备一定的安全意识,形成安全素养,这样在施工中才能注意保障安全,避免出现相关的问题。然而从目前建筑工程施工实际来讲,安全教育的开展,存在落实不足的问题,并未在施工过程中对施工人员进行持续性的安全教育,这导致施工人员的安全意识不高。具体来说,目前安全教育的开展,往往就是在施工前对施工人员进行集体安全教育,而在施工开始后,安全教育的开展就缺少了,没有保持下去,导致思想意识滑坡,隐患得不到重视,造就事故发生的条件。

2建筑施工安全管理相关建议

2.1明确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责任

建筑工程建设中,强化安全监督与管理工作时,要明确工程施工安全监督管理的责任。建筑施工期间,建筑企业与政府相关部门,都要加强对施工各环节的重视,从整体上做好对建筑施工的监管。建筑施工地区的政府相关部门,要完善安全监督与管理制度,优化安全监督与管理的流程,通过规范性的管理制度,确保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安全。尤其是建筑工程中的管理人员,在开展管理工作时要严格遵照政府相关部门所出台的制度。同时,政府也要对建筑施工单位的责任加以规定,以考核的方式明确建筑施工的安全意识。通过加强宣传培训等方式,使建筑工程各部门人员,包括管理者、技术人员、施工人员等,都可以清楚自身职责、责任,对自己在施工中的工作负责。

2.2加强施工现场巡查

在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安全管理中,监理单位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但是有些监理方在行使权利时,存在一些弊端,无法及时发现安全隐患问题,不利于施工安全管理工作的有效落实。对此,应加强监理机构改革创新,避免施工单位以及监理单位产生利益关系,在施工安全管理中,对施工现场技术人员的操作行为进行监督管控,同时还需对施工人员安全防护措施进行监督。如果施工人员未佩戴安全设施而进入施工现场,则应予以罚款;如果发现施工技术操作不当,则应根据相关条例对施工人员进行处罚。在对施工现场进行安全管控时,安全巡查也是十分重要的内容,在安全巡查过程中,要求对施工现场各类机械设备以及临电线路进行检查,避免各类机械设备带病运行和临电出现私拉私接等问题。

2.3完善监督机制,改进监督方法

建设主管部门和监督机构应该结合社会综合评价,实现信用评价体系在建筑领域的应用,加强执法力度,严格按照标准,量化评价责任主体诚信行为。如福建省建设工程质量安全动态考评机制,工程建设过程中以建设工程实体质量安全为重点,对责任主体质量安全管理职责采取记分行政处理和信用评价相结合方式进行监管。把监督的记分值应用于工程建设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的组成部分,当企业记分值连续排名前列的企业进行差异化监管,把监督记分值和合同履约等信用评价应用于招投标工作中,建立完善守信联合激励和失信联合惩戒制度,对屡教不改和违法失信企业实施建设工程责任主体不良记录“黑名单”,以及对“黑名单”企业采取限制施工的行为。借助现代化的监督方式和手段,使用科学精密的仪器,采用科学高效的检测方式,对承重结构的混凝土强度、楼板厚度等进行检测,保证监督工作的科学性和高效性。在工程建设过程中安装远程监控系统,应用监控的方式对现场进行监督管理。引入高科技技术,建立互联网信息平台,建立符合时代潮流的监督管理模式。应用互联网技术,保证监督检查工作公开化、透明化,通过互联网动态信息采集,实现监督工作信息共享。

2.4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情况不好,需要根据项目要求进行调整,确保制度与项目紧密相连,并能落实到每一个工序,这样才可以使安全管理人员可以依凭责任制度进行施工监督,但是目前由于负责安全管理工作的人员管理意识淡薄并不能按照制度内容,开展现场监督工作,从而使工程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因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不到位,使得工程项目质量也存在极大问题。企业进行安全管理工作时,需要明确安全生产责任制在安全管理期间的作用,同时还发现以往工作期间存在的问题,因此需要在施工作业期间,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度落实力度,建立建筑施工企业安全源头管理控制机制。由于目前大部分建筑施工属于露天高空作业,另外施工现场交叉、作业繁多、人员密集、工作环境恶劣,这些因素的出现,都在极大程度上增添施工的危险性,为了降低安全生产事故,发生概率必须要加强安全生产责任制落实力度,确保工作职责落实到每一部门,每一项目每一工作人员身上,当事故发生后可以及时找出责任人,通过这种方式,确保工作人员可以按照要求认真完成作业,避免人员因素对施工造成干扰。班组是企业安全管理的最基本单元,加强班组建设更显得尤为重要。只有稳定队伍,明确职责,搞好安全管理,才能确保企业效益稳定增长。

结语

综上,随着工程建设规模的逐年增加,质量安全监督任务和责任的加大,如何形成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监管机制和模式,并使之运用于实际的工作中,从而进一步提升监管水平,减少质量安全事故的发生,是摆在每一位工程质量安全监督工作者面前的一道难题。相信随着国家建设法律法规的逐步完善和建设市场的进一步规范,促进建筑行业健康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徐德品.浅谈建筑工程质量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策略[J].江西建材,2018(1).

[2]宋耀辉.浅析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研究[J].河南建材,2018(6):163-164.

[3]黎卿.如何做好建筑工程现场施工安全管理的策略[J].江西建材,20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