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 EPC施工合同风险规避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探讨 EPC施工合同风险规避

李希朋

陕西省土地工程建设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汉中分公司 陕西 汉中 723299

摘 要:国际上通用EPC施工总承包模式和传统意义上的工程总承包模式不同,这种模式通常是由承包商进行全部设计、采购和施工。与传统承包模式相比,总承包商承担风险较大、计价模式存在差异、发包人介入实体施工少等特点。工程施工总承包是近年来被企业合作所推崇的主要承包方式,但随着企业工程施工总承包合同中的工程质量、竣工时间、工程试验等关键条款的设置要求不断增多,使其发生总包合同纠纷风险的可能性日益增加。基于此,本文主要针对EPC施工总承包合同风险进行讨论,并提出相关建议和意见[1]

关键词:EPC施工合同;风险;规避;控制

  1. EPC施工总承包

EPC(Engineering Procurement Construction)是指公司受业主委托,按照合同约定对工程建设项目的设计、采购、施工、试运行等实行全过程或若干阶段的承包。通常公司在总价合同条件下,对其所承包工程的质量、安全、费用和进度进行负责。

在EPC模式中,Engineering不仅包括具体的设计工作,而且可能包括整个建设工程内容的总体策划以及整个建设工程实施组织管理的策划和具体工作;Procurement也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建筑设备材料采购,而更多的是指专业设备、材料的采购;Construction应译为“建设”,其内容包括施工、安装、试测、技术培训等。 还应包括全部正常达标,接手就可正常使用。交付前应做无负荷试运行、还包括带负荷联动试运行、试生产直至达产达标,正常生产为止[2]

2 EPC施工合同风险讨论

2.1 项目合法性风险

EPC项目通常为政府政绩工程,政府各部门会对项目的建设开辟绿色通道,即使该项目未取将国有土地使用权证、建设工程施工许可证,政府也允许先进行招投标、进场施工后补办,这样就容易使得项目建设在未取得合法手续的情形下就动工建设,甚至有的项目在完工时仍因手续问题无法办理竣工结算,除可能被上级主管部门或者监察部门变更的风险外,总承包商将因此承担工程款无法回收的较大风险。因此,总承包商在该项目招投标期间就要关注该项目的合法性。

2.2 业主方资信风险

对于EPC项目而言,由于规模较大,业立方大多采用对外融资进行建造,因此在一个EPC总承包业务的开始阶段,对业主方资信调变就显得尤为重要。在此过程要对业主方的经济实力、过往商誉、项目背景及立项,甚至于业主方公司运作管理等加以充分了解,根据实际情况为后期项目的建设制定相应预案。

2.3 项目地域风险

相较于普通的建设工程,EPC总承包项目的承包方等要负责将项目整个建设周期完成并交验,因此在签约前,总承包商需要对建设项目的周边支持度进行详尽调查,论证后期施工进度能否将到落实。比如,在前期调套阶段应当考虑到施工之前是否会涉及拆迁以反拆迁困难程度对项目正常施工的影响,是否会产生较多的民扰情形等等情况。

2.4 设计风险

EPC项目预期目标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设计的合理与否,设计风险是EPC项目履约过程的主要风险。就EPC总承包商而言,若前期设计阶段不能呈现精确完备的设计成果,将可能导致频繁的设计变更乃至现场罢工等现象的出现。在设计阶段,应该用“价值工程”优化设计,在满足业主功能要求的前提下,合理降低成本,使功能和成本达到科学配置。在施工中应尽可能减少设计变更,减少工程变更费用,合理组织施工,加强成本、质量、进度控制。将项目的设计、采购、安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以确保总承包人的实施效益[4]。 2.5 采购风险 基于EPC总承包合同中,材料设备占用整个工程总投资额的比例较高,对采购过程中风险的分析与预防就显得尤为重要。选出最优材料、设备供应商,满足现场要求。总体而言,采购风险有: (1)采购质量风险。材料、设备质量关系到工程是否能够达到设计水准。满足寿命使用要求,是材料、设备采购所面临的首要风险。因此,在采购环节,要明确产品标准、质量要求,既要在合同中明确,又需要在实施过程中严格把关。 (2)采购进度风险。工程项目的设计不充分、实施准备时间过短。各项资源不能满足项目进度计划要求等都容易造成工程进度延期,如果总承包商支撑的进度计划弹性很小,则可能产生链式反应,造成项目整体进度延期,增加项目总成本。 (3)采购成本风险。EPC项目往往施工难度较大,战术复杂,经常需要一些专业的材料设备,而此类材料设备市场价格大多不透明,没有现成的数据可参考,造成实际采购价格与预算价格出现较大偏差。因此,对于材料设备的选择就需要在设计阶段就明确品牌、型号、技术参数等指标,提前进行询价和比选,降低后期采购风险。

2.6 成本控制风险 EPC项目相比传统施工总承包项目,更加考验总承包商的成本管控能力设计、采购、

施工等方面的各种影响最终都将反映在项目成本中,如设计不够合理导致修改设计、采购价

格波动。施工工艺流程变、管理不力造成的成本增加等等。能否更好地控制成本支出关系到项目预期目标的实现与否,而EPC项目往往概算控制,调概难度较大,因此,合理控制是EPC项目的管控重点。一方面要高全体管理人员的成本意识,另一方面要建立成本相关的责任管理机制,用制度保障成本竞任落实。总体操作方面,项目可通过提高设计水平减少后续设计修改,通过提高预算准确性合理控制成本波动。加强工期成本管理、加强税务管理、采用绿色施工。科技创新等各类措施,加强低成本竞争意识,降低成本风险。

2.7 工期控制风险 EPC项目对总承包商的组织协调能力及资源配置整合有着更高的要求,易出现因此类

不足导致的工期延长,而EPC总承包合同一般规定了合同工期并对此设定严格责任条款。

对此EPC项目要将设计、采购施工各环节都作为工期履约控制重点。

2.8 责任转嫁的风险 在整个EPC项目周期内,业主等要完成前期项目开发、融资、征地、支付总承包商的

工程款等内容,而总承包商要在合同范围内对整个工程承担全部责任。虽然合同中对于总承

包商和业主方的合同责任已划分清楚,但鉴于项目前期研究的深度、征地情况、融资情况均会对项目进程造成影响,若由于该类原因影响了工程进度,业主方是否会承担相关责任尚不确定,不排除以相应理由导求由总承包商共同承担的可能性。

2.9 权利义务不对等风险 在EPC项目中,总承包商应处于项目实施的主导地位,在设计、采购和施工方面具备

更大的自主权,其在资源调配、供应商选择等方面可根据项目的主要好统计,不受发包人过

多的干涉,而发包人并不介入工程实际实施,一般仅通过制定目标原则和设定功能标准和施

工方面具备更大的自主权,在项目实施过程对总承包人的工作进行监管等方面实施管控。因

此, EPC合同主要严格限制发包人对项目的干预权,确保总承包商权利义务对等[3]

3 结语

EPC施工合同模式有弊更有利,选择EPC施工合同模式有助于转变总承包商工程建设

项目组织实施方式,提高工程建设管理水平,保证工程质量和投资效益;总承包商调整经营结构,增强综合实力,加快与国际工程承包接轨;有助于总承包商向国际上先进的项目管理理论学习,加快与国际管理模式接轨;有助于总承包商实现资源优化更置,降低施工成本及项目风险;有助于总承包商培养更多高素质的复合型管理人才[4]

参考文献

[1] ] 蒋蕾.国际EPC工程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分析[J].珠江水运.2018(12).106-107.

[2] 史春勇,吕剑.EPC总承包项目合同管理关键要素分析[J].中国水运.2017(06).21-22.

[3] 余小茜.建筑施工企业合同管理法律风险及防控措施[J].品牌研究.2018(03).189-190.

[4] 陈洁.建设施工项目合同法律风险及预防对策分析[J].法制博览.2018(09).5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