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融合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特征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媒体融合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特征分析

丁志成

潍坊电视台 山东省潍坊市 261061

摘要:媒介融合就是指当前在数字化、网络化技术的推动下,不同媒介之间的边界逐渐模糊甚至消失的现象及过程。随着近些年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人习惯于通过手机获取信息,这为短视频行业的快速发展创造了良好机遇,众多新闻资讯类短视频应运而生。因此,研究媒介融合背景下我国资讯类短视频的内容,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媒介融合;资讯类短视频;内容

1、从形式严整到边界淡化

传统媒体有着专业性、主流性、权威性的特点,同时有着多年工作积攒下的新闻生产习惯,生产的新闻报道多内容严肃、形式严整、字正腔圆的播报,四平八稳的镜头,出镜记者的强势表达是传统媒体专业性的体现,但工业化流水线式的生产往往给人“重要而不好看”“严肃而不活泼”“板着面孔说教”等印象,难免会因呆板使观众厌倦,很难吸引受众注意力。因此,资讯类短视频要想持续吸引受众关注,首先要淡化形式的边界,拉近视频内容与用户的距离,消弭二者之间的疏离感。由于互联网海量信息和丰富服务的提供,消费场景由室内固定收看到移动互联全场景覆盖的转变,传播内容和受众时间越发碎片化,受众注意力会频繁转移,因此短视频要想获得更高的点击量和更广泛的关注,必须在开头几秒内引起受众强烈兴趣,而相比传统新闻由导语引入或记者出镜式的开头,直击现场的画面和声音显然更能够抓住观众视线,增强交互感。因此,在一条资讯类短视频中,事件现场画面通常占较大比例,信息含量较少的空镜头在资讯类短视频中很少出现。在梨视频《为矫正口吃,大四男生轻轨上演讲:目标是2018年演讲1000场》 视频中,开头没有记者出镜和任何声音或文字介绍, 而是直接选取了20 秒的主人公演讲现场的画面和同期声,在对主人公进行了5秒的简要文字介绍后又选取了其他有故事性和代表性的演讲画面,大量的现场画面既能在开始吸引观众注意力,又能持续使观众产生代入感。此外,与以往的新闻报道相比,资讯类短视频的拍摄者除了专业记者外,更多是事件发生时的现场群众,未经专业训练的普通群众所摄画面往往会存在摇晃不稳、焦点模糊等问题,然而在不影响视频主体内容呈现的情况下,略有瑕疵的画面与人眼的观看习惯相似,拉近了观众与现场的距离,增强了视频的现场感和代入感。同时,现阶段受众的消费场景的复杂多样也使得传统新闻的播报形式越来越无法适应,梨视频创始人邱兵在一次访谈上谈到:“很多人需要在关闭声音的场合看视频,那就要解决在无声环境下的信息接收问题,字幕必须做得很充分”。在无声环境下,传统视频新闻的画外音形式的解说词内容显然无法有效传达,此外,解说词作为声音语言,会占用大量时间,不符合短视频的传播规律和网民的消费习惯,因此,资讯类短视频大都不会采用播音员播报的形式,而是将画面无法明确表现的信息通过大号字幕的形式展现给受众。其次,在媒体融合时代,不同媒介的媒介形态、组织结构等要素相融合,媒介产品呈多样化发展。资讯类短视频不同于过去有着明确形式特征的传统媒体新闻,在媒体融合发展过程中,充分吸收影视、动画等其他媒介产品元素及特点,加以融合创新, 使自身的形式边界逐渐淡化,视听元素趋向艺术化。

2、从固定接收到伴随场景

场景不同,此场景中的人的行为模式也就不同。互联网普及之前,人们习惯于通过报纸、电视等渠道接收信息,接收环境一般在客厅、卧室、卫生间等固定场景,阅读和观看相对稳定,时间较长且较为完整。而随着互联网的普及,尤其是移动互联技术的快速发展,手机、平板电脑等智能终端入侵至人们的诸多生活场景中,充斥在人们的卧室、客厅、办公室、上下班路上,正如麦克卢汉在《理解媒介》中提出的观点——“媒介即人的延伸”,手机等智能终端已经成为人身体的一部分,伴随着交通工具、吃饭、甚至伴随工作与学习。移动终端把人们每天的碎片时间都利用了起来,但它也把固定场景中的完整时间切割成了很多碎片,加之网络平台为人们获知信息提供了更为方便快捷的渠道和智能丰富的服务,人们注意力转移的频率越来越高,阅读越来越呈现出碎片化的状态。面对碎片化阅读这一必然趋势,各大媒体变革新闻生产方式,将信息压缩成时长较短的短视频进行传播,使人们能够充分利用等车、地铁上、午休时等碎片时间,在有限的时间内尽可能多地获取信息,满足了人们碎片化阅读的需求。时长缩短的资讯类短视频与大众新的消费场景和媒介使用习惯相契合,因此获得快速发展。路透研究院的一份报告显示,“成功的离线视频新闻的一大特点是短,时长大多在1分钟以内”。时长的缩短必然会限制视频内容的呈现,地铁、街道等喧闹的消费场景和碎片式的阅读习惯也使人们很难进行深入思考, 因此相比于传统新闻讲究的逻辑链条完整性、横向纵向叙事的全面性,资讯类短视频大多会选择事件最突出、最吸引人注意力的片段或将完整内容切割进行碎片化展现,内容上更倾向于直接展现事件现场,对于事件的背景、产生原因、影响等着墨较少。

3、从机构生产到社会协作

在当今移动互联网新技术主导的传播环境下,新闻资讯的生产主体发生了重大改变。在互联网普及之前,信息主要通过报纸、广播、电视等渠道进行传播,这类传播媒介有着高度理性化、制度化、精英化的特点,媒介机构拥有对信息的垄断和独占性,普通人难以触及。因此,资讯生产多为PGC(专业生产内容)模式,以组织化的媒介机构和职业记者为主体,新闻从业者从海量信息中筛选出符合主流价值观的信息进行传播,完成“把关”。而随着新技术的发展,特别是手机等移动智能终端的出现、4G 和Wi-Fi的迅速普及,普通民众有了更为便捷的信息接收渠道,且传播渠道不再为专业的媒体机构所控制,传播门槛大大降低,个人操控社会传播资源的能力被激活,普通人也能以短视频的形式自 行拍摄身边的新鲜事,并通过互联网平台广泛传播,个人开始成为资讯类短视频的生产主体。相较于更为严肃深刻的传统视频新闻,时长较短、体量较小的资讯类短视频更偏向于突发事件现场的记录,贴近普通人的日常生活,因此,事件现场的目击者、生活在世界各个角落的普通民众也就成为了资讯类短视频的最佳记录者。然而,在突发事件的捕捉上,在对于个体而言,个人生产者由于专业知识和能力的缺乏,制作的资讯类短视频往往存在着信息不实、以偏概全、重点不突出等问题,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传播效果, 并可能对我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不利影响; 对于组织化的机构而言,即使实力再雄厚、人员再多,也不可能记录下每时每刻发生的海量事件,大量转瞬即逝的事件第一现场被错过,只靠机构内的工作人员难以满足短视频平台每日的发布需求。因此,媒体机构想要在资讯类短视频领域有所作为,就必须要充分利用UGC(用户生产内容)内容,通过广泛的社会协作弥补各自的不足。

结语:随着移动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以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产品为终端的移动传播完成了全时空覆盖,人们获取信息的场景发生了很大改变。在媒体融合的大背景下,资讯类短视频应运而生并融入互联网思维进行积极创新,内容上摒弃了更加全面深入的宏大叙事而更多选用平民化的微观叙事模式,并根据消费场景的变化对视频时长进行了缩减,将完整内容切割进行碎片化传播,依托互联网时代的网状传播格局, 利用每个个体节点的社交互动进行内容生产与传播。

参考文献:

[1]肖梦旋,王亿本.新闻资讯短视频的发展研究—以“梨视频”为例[J].新闻研究导刊,2017,08(08):38-40.

[2]刘冲,刘娜,尹微. 探索新媒体移动短视频发展策略[J] .才智,2019 (16):242.

[3]华金香.移动短视频社交应用现状及未来发展探析[J].出版广角,2018 (14):68-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