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水县建设高标准农田 项目的若干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建水县建设高标准农田 项目的若干思考

万毅

云南省红河州建水县水电勘测设计队  邮编: 654399

摘要: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不仅仅是一项田间工程,更是保证我国农业高产稳产的一项重要的惠农工程。农业作为建水县的支柱性产业,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促进农民群众的增产增收等势在必行。基于此,本文首先简述了建水县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基本概况,并重点探讨了该项目建设取得的效益及存在的问题,最后提出几点有效建议,以期能够为提升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水平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高标准农田;项目;成效;问题

1项目概况

本项目建设地点主要位于曲江镇西山村委会,项目建设总规模为0.61万亩,总投资为905.85万元,其中财政资金905.85万元:中央投资549万元,省级投资247.05万元,县级投资109.8万元。本项目主要包括水利建设、田间道路建设、科技推广措施及其它工作。其中项目区计划建排洪渠2条,长为2.09km,输水干渠2条,长为3.08km,输水支渠3条,长为0.82km;规划修建干路7条,总长为4.51km;另外,开展测土配方施肥,并增施有机肥,还积极推广应用“三诱技术”,并引进高效低毒生物农药、性诱剂(诱捕器)、黄板(蓝板)等新技术进行示范;同时还开展2期技术培训,培训群众100人(次),并印发1500份技术资料。除此之外,项目区还积极开展项目管理与工程管护。本项目建设单位为建水县农业综合开发办公室,设计单位为建水县水电勘测设计队。通过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年新增总产值为702.41万元,年增加农民纯收入365.61万元。

2建水县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取得的效益

2.1经济效益

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区的综合能力将得到显著提高,主要经济效益:新增农产品产量342.58万公斤,其中:新增粮食100.38万公斤,水果47.60万公斤,新增蔬菜194.60万公斤。每年项目区可比实施前新增产值702.41万元,农民直接增加纯收入265.61万元,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2.2社会效益

项目建设完成后,项目区的社会效益显著。一是改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项目区受益灌溉面积0.61万亩,其中:改善灌溉面积0.22万亩,新增节水灌溉面0.08万亩,改善除涝面积0.15万亩,年节约水量12万立方米。新增机耕面积0.14万亩。通过工程项目的实施,项目区农业生产条件进一步得到改善,建成能够发挥效益的工程,并起到良好的辐射带动作用。二是提高项目区抗灾能力。规划的水利工程措施重点是解决耕地用水困难,并推广节水,大大提高耕地抗旱能力;整治排灌系统,大大提高耕地排灌能力,项目区田间道路的配套建设有效改善农产品运输和乡村的交通条件,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通过项目的实施,可改善农户的生产生活条件。三是通过项目实施,逐步探索 “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经营新模式和经验,为其它地区提供指导。

2.3生态效益

项目建设完成后,将使项目区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一是水利设施建设解决了项目区的旱涝灾害,减少了水土流失。二是改良了土壤,土壤活土层不低于25-30cm,土壤耕作层有机质含量提高0.1个百分点,增加了土壤的营养成分,提高了土地产出率。三是通过推广无公害蔬菜种植,选择低毒、低残留农药和减少化肥用量,极大降低环境污染,改善农田生态环境。

2.4经济评价

项目建设完成后,将提高项目区抗灾能力和水利化程度,田间道路的配套建设有效改善农产品运输和乡村的交通条件,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同时项目区农民群众栽种水平进一步提高,从产能和节约成本、劳力方面创造出更多的效益。

3项目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1未及时做好宣传工作

从理论角度而言,高标准基本农田项目建设能够为民众带来实质性的经济利益,理应受到广大民众的支持。然而实际情况却不尽人意,主要表现在广大民众的参与积极性不高,部分民众未能清楚地了解与掌握该项目建设情况。这一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在于宣传工作不到位,相关政府部门在申请项目立项时,为保证项目的成功审批,往往未经村民的同意就编制申请意见书,进而导致出现村干部全权代理,而村民不了解情况的现象。一旦出现这一现象,尽管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被成功审批,但是还会出现后期民众支持不够,进而导致项目建设的难度大大增加,同时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也将由一种利民行为而转变为一种政府性行为。3.2项目建设存在着规模大、难度高等问题

高标准农田建设是一项综合性较强的系统工程,对专业性的要求比较高。而且,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会涉及法律法规、财政预算、质量标准与管理制度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另外,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也涉及到多个职能部门,包括财政部门、消防部门、监理部门、施工部门、设计部门、勘察部门等,由此可见项目建设的规模之大。在这一背景下,一旦某一部门或环节出错都必将会严重影响到项目建设的施工进度与质量。而且,在此过程中若生成有不利于项目正常开展的因素,既会明显提升项目建设成本,又将延迟竣工验收时间,最终导致项目建设的成效不尽人意。

3.3项目建设重设施,轻土壤

就当前的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而言,大多数地区在设施建设上投入较多的资金,然而却忽略了土壤质量问题,最终导致项目建设的有效性明显降低。实质上,大多数用做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地块,其自身的基本设施均比较完善且基本达到自然平衡,再对其进行设施建设并不是必要的。但是土壤质量也暴露出了严重的问题,主要是由于大量农药、化肥的使用,导致土壤污染严重对农作物的品质与产量产生了严重影响。因此,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与项目建设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科学、完善的方案,针对设施不够完善的项目强化其基础设施建设,而对土壤问题严重的项目必须采取有效措施改善土壤质量,以高效推动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

4建水县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的几点建议

4.1强化宣传教育

在建设高标准农田项目之前应当强化当地民众的宣传教育工作,使当地民众能够充分意识到该项目建设取得的经济、社会与生态效益等。只有民众认可该项目建设,才会积极参与到项目建设及后期管理、维护工作当中,进而实现项目价值的显著提升。

4.2制定科学、合理、完善的施工方案

制定实施方案是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申报的一项关键因素。因此,在项目建设过程中,应当与项目区域的实际情况相结合制定出科学、合理的设计施工方案,严禁所有区域都按照相同的模式开展施工工作,虽然表面壮观,但是对项目建设并没有实质性的帮助。作为建设单位应当积极配合设计单位的相关工作,既要向其提供有效的数据信息,又要明确向其告知自身的诉求。作为设计单位在掌握项目建设的基本资料后,既要积极做好实地勘察与土质取样等工作,又要研究该方案的可行性,以确保实施方案的精确性与完善性。在交通与灌溉设施较为便利的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时,应当重视改善土壤质量问题,以优化当地的生态环境;而在交通与灌溉设施不足的地区开展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时,应当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积极对农田所在区域的沟渠与道路建设进行完善。

4.3严格做好施工管理与后期管护工作

由于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的工程量较大,且施工工序较为复杂,而且还会受到气候、环境与地质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项目施工的技术水平提出了高标准要求。这就要求项目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做好相关的管理工作,确保各施工环节均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施工。另外,项目建设完成之后,还要严格做好相应的管护工作,可以将项目管护职责具体落实到村集体经济组织及各个成员身上,既能够培养其责任意识,又能实现项目管护效果的显著提升,进而确保高标准农田项目建设保护农田、助农增效与服务“三农”的功能得到充分发挥。

参考文献:

[1]李鑫贤,田旺海,尹志涛等.新平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探讨[J].南方农业,2019(9):174-175.

[2]高波.张掖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思考[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7(22):18,21.

[3]孟玉山.长寿区农业综合开发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思考及建议[J].农家科技,2018(10):9-10.

[4]陈燕红.高标准基本农田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南方农业,2019(26):174-175,

作者简介:万毅(1970-),女,汉族,云南,本科学历,助理工程师,从事勘测设计、工程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