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4
/ 2

体育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1 黄赛 2 杨磊

1 北京市顺义区东风小学 2 北京市顺义区建新小学 101300

摘要:“生活即教育”是陶行知教育理念的核心关键,数学本身源自于生活,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结合生活实际情景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小学数学中很多知识都可以和体育情景相结合,因此,从体育情景的应用作用入手,分析具体的应用方向和应用方式,以此推动小学数学教学质量得到提高。

关键词:体育情景;小学数学;教学效果;教学氛围

引言:情景教学法是小学阶段常见的教学方式,是指教师从学生的生活出发,选择学生感兴趣的场景设计教学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体育情景可以说是情景教学法的分支,强化体育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不仅具有激发学生数学学习兴趣的作用,还能够强化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识。

一、体育情景的应用作用

数学和体育之间有着无法分割的关系,二者相互促进、互相影响,将体育情景应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可以改变数学教学现状。从理论上讲,体育情景是情景教学法的一个分支,二者对数学教学的促进作用相同。但体育情景更为特殊,其不仅可以营造出轻松快乐的氛围、调动学生注意力、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力乐趣,同事还能够强化学生对体育项目的认识,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为体育教学活动的开展奠定基础。小学阶段,学生的好动、爱玩,相比较其它生活场景而言,体育情景更吸引学生。而且一些体育情景可以通过自身的实践完成,在实践过程中,学生会对数学知识形成更加深刻的影响。总的来说,体育情景对数学学习而言是具有促进作用,可以让数学教学效果得到最大的提高,从实际应用效果来看,学生的学习质量也会得到提高。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体育情景的应用

(一)数学导入中体育情景的应用

很多学生对新知识的学习存在畏难心理,但教师如果可以借助和学生生活相贴近的情景,学生对新知识的接纳程度也会随之提高。比如,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面积》求解过程中,教师借助学生最熟悉的篮球场展开教学,全部使用体育情景,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也是对学生数学应用意识的一种培养,让学生逐渐习惯用数学思维去看待生活中的事物和场景。小学数学并没有较多的学术问题,在这个阶段引入体育情景最为合适,体育项目种类繁多,在不同的项目中都蕴含着一定的数学知识,能够在不同的数学教学中应用,比如,田径类运动可以应用在方向学习、小数的初步认识中,举重可以应用在吨的认识方向,而在拳击、的跆拳道等计点类项目则可以应用在数据整理数学课堂中。教师在数学教学中创设体育情景,可以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让学生在一个熟悉的环境中学习知识,学习效果能够得到更好的发展。

(二)数学教学中体育情景的应用

数学教学本身较为枯燥,现如今,社会上经常会出现数学无用论,学生认为自己学习到的数学知识不会应用在生活中,但数学源自于生活,只是因为学生没有发现。因此,在数学教育中应用体育情景,强化学生动手操作,可以让学生更好的了解记忆数学知识。比如,在《圆柱与圆锥》一课中,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足球场模型,动手实践的过程中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足球训练标志桶是在体育训练中最为常见的到道具,教师在课堂上拿出学生熟悉的道具进行讲解,可以让学生对立体几何图形留下深刻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找出足球运动中的圆柱体,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在课堂的最后,教师组织以小组为单位,进行指尖足球比赛,利用学生自己制作的球门、足球、等道具展开游戏。整个制作工程学生对空间几何体的结构特征形成了更加全面地了解,而之间足球比赛的设计,能够让知识更长时间的留存在学生的记忆中,相比较传统的教学模式而言,这种教学模式更贴合学生的实际需求。

(三)数学总结中体育情景的应用

在总结阶段应用体育情景可以强化学生的数学学习自信,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体育情景学生最为熟悉,而且具有极强的实践性。比如,教师可以在课堂导入环节设计一个体育情景问题,在完成所有的教学任务后,让学生以自己的方式解决这一体育问题,能让学生产生成就感,强调数学学习价值,感受到数学知识在生活中各个方面都可以得到应用,正确看待数学,主动投入到数学学习活动中。又比如,教师可以选择一些具有代表性的运动员,从情感角度,引入体育知识,同时展开素质文化教育。某小学教师在“时、分、秒的认识”数学课后总结阶段,为学生播放了一次球赛的短视频,介绍了球赛中运动员在球赛结束前最后一刻进球场面,在介绍这名球员优秀表现,传递体育精神,落实品德教育的同时,让学生读出球赛时间变化,深层次感悟时、分、秒的价值,强化数学知识。

(四)数学练习中体育情景的应用

数学知识需要学生反复的练习巩固,以此形成数学逻辑,在解决问题时可以第一时间反映出需要应用到的数学知识。数学课堂中必然会设置练习环节,采用变式练习的方式,巩固记忆,提高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强化创造性和发散性思维。比如,在《折线统计图与可能性》一课的课堂练习中,教师可以给出学生体育课上的短跑成绩表,按照总成绩为学生制作这项表,同时给出学生体育课上的跳绳成绩,让学生自己制作折线统计图。以短跑为例,其中很可能遇到成绩相同的情况。此时教师就可以引入田径运动规则,当十分位、百分位相同时,要进一步查阅千分位。如,小明和小红的成绩均为10.9s,进一步查看成绩后发现,小明的成绩为10.96s,而小红为10.94s。通过这种方式引导学生对折线图进行完善,也在无形之中,将一些体育知识传递给学生。

总结:综上所述,在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中明确指出教师要让学生充分参与到课堂中,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培养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体育情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可以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积极创设体育情景,借助学生感兴趣的体育项目,设计数学问题,丰富学生的知识积累,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郝研.探究核心理念下小学数学与体育教学的有效结合[J].华夏教师,2019(19):29-30.

[2]宋成龙.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策略探讨[J].中国校外教育,2018(08):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