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干预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0-09-12
/ 2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干预分析

陈丽

道县西 洲 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 湖南 永州 425300

[摘要]目的: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干预效果。方法:选择2017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手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66例,采用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及优质护理措施,分析植皮效果及VAS疼痛程度。结果:观察组植皮总有效率92.42%(61/66);治疗后3d及7d的VAS疼痛评分均高于治疗前(5f5c79426f330_html_50f5ca8e4705d1ba.gif <0.05)。结论:负压封闭引流术在手外科中使用后可有效减轻护理人员工作量,有助于缩短恢复时间,节约医疗资源,值得进一步在临床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手外科;护理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VSD)是当前应用较为广泛的一种创面治愈技术,它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干预过程中,具有显著的治疗效果,不但有效降低组织水肿发生率,还有效促使局部血液循环。护理是临床工作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优质护理措施不仅能够保证临床效果,还能减轻患者因对病情、治疗等相关知识不了解,或因临床表现、陌生医院环境等方面引起的焦虑、不安、烦躁等负面情绪[1]。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手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66例,在常规治疗及护理措施的基础上来能用负压封闭引力技术,获得良好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选择2017年3月-2019年2月在我院手外科接受治疗的患者66例,男32例,女34例,年龄16-65岁,年龄平均(35.84±6.76)岁;手部软组织受损32例(48.48%),皮肤脱套伤19例(28.79%),手部软组织及肌腱损伤15例(22.73%)。纳入标准如下:(1)临床资料完整,明确手外伤诊断;(3)精神系统无异常,能够与人正常交流,人格行为正常,能够与阅读文字资料;(4)入组前未接受任何对研究结果造成影响的治疗措施;(5)能够耐受本次研究,研究中途无脱出;(6)本次研究对象均对研究内容知情,自愿参与,并同医院签订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如下:(1)凝血障碍、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2)不耐受本次研究,本次研究使用药物严重过敏者;(3)突发性全身严重感染,突发性外伤;(4)心肝肾等重要脏器严重疾病;(5)传染性疾病,肿瘤。

1.2方法

所有患者均施行负压封闭引流术及综合性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内容。

1.2.1负压封闭引流技术

局部麻醉后,先使用生理盐水冲洗创面后,再经双氧水及碘伏依次对创面引流、消毒,去除创面坏死组织。按照手部创面大小,剪裁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专用敷料,覆盖创面;选择含有聚氯酯及丙烯酸的透明生物膜覆盖于敷料外,保证手部创面的封闭性;连接引流管及三通管,开通负压封闭引力装置,7d后拆除;适当抬高易受压部位,每日定期清洁手部创面,注意皮肤清洁。

1.2.2护理措施

护理措施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手外伤常规护理,部分患者手外伤出血较多,甚至可引起其失血性休克,需立即建立静脉通路,快速扩容、纠正其通路,与医师及时沟通交流,同时进行初步包扎止血;术中与医师默契配合,完成负压封闭引流术;按照不同病情行常规护理方案,持续观察患者手部局部症状,比如是否存在麻木感、肌腱是否粘连、手部关节活动情况,而手部石膏固定,则适当抬高患肢,降低肿胀以及出血等不良反应发生风险,一旦发现,及时与医师沟通,充分交流,给予针对性处理。(2)疼痛护理,手部受伤后,局部多疼痛,且伴发痛苦表情,焦躁、焦虑等负面情绪,手部关节活动受限,而且或呈被动体位,故需患者临床表现,观察是否固定不合适,需及时处理;保证患者体位合适;若患者需翻身,则需保护其术肢。(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掌握患者临床资料,判断其能够接受的语言及非语言方式,态度温和、亲切,尤其是手部损伤多为急性意外伤,需避免刺激患者,使得患者获得安全感及被支持感,保持情绪稳定,焦躁、抑郁等负面情绪得以有效改善[2]。(4)手部功能锻炼,治疗后第1d,按照不同病情,指导并协助患者开展手部功能锻炼康复训练,比如手部各关节屈伸活动,手部肌肉收缩运动,需要注意的是,手部功能康复训练需循序渐进,而且对负压引流技术影响小;(5)持续监测患者病情变化,加强病房巡视,保证引流导管不受压迫,或折叠;如发现异常情况,需立即给予针对性治疗及护理措施。

1.3观察指标

本次研究观察指标包括植皮情况,以及VAS疼痛自评分;植皮判断标准:(1)优,皮瓣完全存活,无异常分泌物,未发生并发症;(2)良,所有皮瓣大致存活,仅有少量分泌物,未发生并发症;(3)差,所有皮瓣存活不足一半,甚至无任何皮瓣存活,大量异常分泌物,或伴发并发症。治疗后3d、7d的VAS疼痛自评分,在治疗后3d及7d由患者在0-10分选择合适的分数代表疼痛评分,0分无痛,10分剧痛。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研究选择SPSS21.0软件分析数据,经率(%)及(5f5c79426f330_html_3d8198c7f07594d9.gif )表示计数资料及计量资料,采取5f5c79426f330_html_6c7cee7bab5aa84e.gif 检验,当5f5c79426f330_html_42ac4f19b359ee28.gif <0.05,提示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1. 结果

观察组植皮总有效率92.42%(61/66),优38例(57.58%),良23例(34.85%),差5例(7.58%);治疗后3d、7dVAS疼痛评分分别为(6.15±1.33)分、(2.02±0.77)分均高于治疗前的(7.95±1.58)分:(1)治疗后3d与治疗前,5f5c79426f330_html_fe9aaa3595c835e7.gif =7.0806,5f5c79426f330_html_568021f823a106a0.gif =0.0000;(2)治疗后7d与治疗前,5f5c79426f330_html_fe9aaa3595c835e7.gif =27.4092,5f5c79426f330_html_568021f823a106a0.gif =0.0000。

  1. 讨论

手外科患者在临床中应用最为广泛的清创方法——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可保障其愈合周期进一步缩短,改善其创面皮肤学业循环不畅状况,保障细菌滋生状况被抑制,避免创面出现感染。负压封闭引流技术主要时模拟皮肤设计的双层结构,应用复合型敷料有很高的透气性,保障细菌被阻隔于外部,保障组织、皮肤表面水分可透出,可进一步减少组织感染,保障手术创面的引流,去除坏死组织、病菌、毒性产物,可减少机体再吸收毒性产物,减少组织水肿[3]

为保证皮瓣存活率、减少并发症,故在常规治疗及护理基础上联用负压封闭吸引术。负压封闭吸引术在封闭创面内施行全方位引流,同时去除致病菌,毒性物质以及坏死组织,避免毒性物质被皮肤重吸收,同时还可减轻局部水肿程度,患者手部缺氧及缺血情况[3]。本次研究中使用的透明生物膜具有良好的选择穿透性,不阻碍创面皮肤代谢,还能抵挡外界致病物质侵入,有利于组织恢复;持续负压吸引装置能够保证分泌物及坏死组织及时被清除干净,对局部创面产生一定的刺激作用,加速血液循环,加速肉芽组织生长速度。本次研究选择66例手部损伤患者,在使用封闭负压吸引技术的同时联用综合性优质护理措施,治疗后其恢复情况良好,而且治疗后7d、3d的VAS疼痛评分均显著高于治疗前(5f5c79426f330_html_42ac4f19b359ee28.gif <0.05),而且治疗后7d分数更低,提示治疗后恢复情况良好。

综上所述,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干预治疗效果显著,植皮效果明显,皮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方琨.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分析[J]. 生物技术世界,2014,04:118.

[2]刘春秀.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在手外科的临床应用及护理[J].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6,20:206-207.

[3]张小楠,曹建华.手外科患者对于个体化护理的感知度及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J].实用手外科杂志,2018,32(04):487-489.